玩家|从画面玩法与社交,来看《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忽视的创新元素

9月9日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正式上线 。 一时间 , 网络上关于该游戏的讨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开学”、“霍格沃茨新生报到”等相关话题热度在开服当日迅速飙升 , 多个话题登上热搜 , 游戏本身也成为这段时间整个行业热议的焦点 。

玩家|从画面玩法与社交,来看《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忽视的创新元素
文章图片

观察《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开服至今的话题指数 , 会发现游戏用户的活跃度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 对于一款大IP产品而言 , 此现象似乎理所应当 。 可当游戏日报君以一个非IP用户体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3周之后 , 发现这游戏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非“哈迷”的关注 , 更多的原因还是在游戏在于三个维度的创新 。
外在创新:复古绘本的画面与“学年成长模式”剧情 , 让魔法变真实
初次接触《哈利波特:魔法觉醒》 , 复古绘本形式的画面便给游戏日报君带来了此前少见的视觉冲击 。 强烈的风格化设计 , 打破了固有的卡通、写实等传统手游画风 , 搭配上随处可见的欧洲中世纪建筑场景 , 使得像我这种从未了解过原著的玩家 , 也产生了一个直观念头——这 , 就是魔法世界应有的模样 。

玩家|从画面玩法与社交,来看《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忽视的创新元素
文章图片

甚至连过场动画 , 都有一股子“魔法味儿”
运用这类冒险创新的美术风格 , 优势显而易见 。 省略掉传统手游用大量文本剧情堆砌世界观的繁琐做法 , 从视觉层面塑造魔法氛围 , 深层次还原原著IP的同时 , 还降低了非IP玩家的理解成本 , 约等于降低游戏门槛 。
画面表现上的离经叛道 , 只是《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外在创新的一部分 。 在剧情方面的呈现 , 这款游戏则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学年成长模式” 。

玩家|从画面玩法与社交,来看《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忽视的创新元素
文章图片

游戏一开始 , 玩家以第一视角体验接到录取通知书 , 历经波折进入霍格沃茨(《哈利波特》世界观的魔法学校) , 再到后面参与各类事件完成“学年记录” 。 游戏的主线剧情也随着不同的“学年记录”徐徐展开 , 这种全新的剧情呈现 , 使得玩家成为了游戏剧情的“参与者”甚至“推动者” , 并非看着CG动画自我演示的“旁观者” 。

玩家|从画面玩法与社交,来看《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忽视的创新元素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剧情进行中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还一反常态地使用了英文配音+中文字幕的模式 , 颠覆了传统国产手游的固有习惯 。 同时在背景BGM的设定上 , 部分剧情中音乐中还穿插了一些中世纪歌剧吟唱 , 再度加深游戏魔法氛围 , 提升沉浸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