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块广告牌打乱计划,农夫山泉究竟在急什么?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_原题是:农夫山泉有点急
文/董武英 编辑/武亚玲
来源:读懂财经(ID:dudongcj)
农夫山泉疯狂推广气泡水的计划 , 被一块广告牌彻底打乱了 。
有网友发现 , 超市卖场内农夫山泉“拂晓白桃风味苏打气泡水”旁边放置的大型宣传板 , 写着“宫崎县产柑橘 , 福岛县产ATAKUTI桃” 。 须知2011年福岛发生严重核泄漏 , 农夫山泉的新品宣传由此被骂上热搜 。
文章图片
图2/5
随后经过公司自己“强硬”声明和市监局通报 , 证实该款产品无福岛原料 , 但也间接坐实了农夫山泉涉嫌虚假宣传 。
很简单 , 如果没有进口成分 , 那就是在营销中误导用户;如果没有虚假宣传 , 就是产品确实来自福岛 。 以我之矛攻我之盾 , 果然是营销鬼才 。
气泡水以另一种方式“爆”了没关系 , 农夫山泉还有另一个秘密武器 。
以往不热衷于推新品的农夫山泉 , 上半年一口气推了9款新品 , 其中包括定价3元的“长白雪”天然矿泉水 , 意在正面挑战“连续11年在矿泉水品类中销量排名第一”的百岁山 。
“此前农夫山泉并不急于推出三元价格带的矿泉水 , 无意与百岁山一较长短 。 ”一名接近农夫山泉高层的人士对媒体表示 。
那么 , 现在的农夫山泉究竟在急什么?
慢不下去的农夫山泉
从掌门人到产品 , 农夫山泉都仿佛是个矛盾体般的存在 。 外界对农夫山泉掌门人钟睒睒的评价是 , 他鲜有公开露面 , 但关键时刻敢跟全同行站在对立的一面;身处快消品赛道 , 其之前的推新速度却很慢 。
不过 , 农夫山泉确实有慢的资本 。 围绕饮品 , 农夫山泉已搭建了五大产品线 , 建立起一个“健康帝国”:
文章图片
图3/5
其中占据60%收入、贡献65%毛利的 , 正是大家最熟悉的包装饮用水 。 农夫山泉占据行业20%的份额 , 不仅稳居第一 , 收入增速高于行业水平 , 净利率也比同行高了整整十个百分点 。
农夫山泉身上有太多让资本市场疯狂的元素了 。 比如它让大家认识到 , 能把平平无奇的生意做成印钞机 , 并不只有酱油;再比如 , 农夫山泉已将近10年没有提价 , 市场普遍预计瓶装矿泉水有望进入2.5元时代 , 那也意味着其毛利率会进一步提升 。
更重要的是 , 除了瓶装水这个大单品 , 它还成功打造了农夫果园、维他命水、茶π、尖叫、NFC果汁等多个小单品 。 这些小单品加起来为其贡献40%的收入 , 毛利率不低 , 增速也不错 。 这不仅让农夫山泉的增长延续性更强 , 也让市场看到了其品类拓展能力 。
事实上 , 这种品类能力与其营销能力紧密相关 。 采访人员出身的钟睒睒深知媒介传播规律和营销的重要性 , 堪称饮料行业的“营销巨鳄” , 农夫山泉也被称为被卖水耽误的广告公司 。
“农夫山泉有点甜” , 这一令人上头的广告为农夫山泉插上了翅膀 , “大自然的搬运工”同样直戳消费者心智 。 而过去这些年 , 农夫山泉在推广这些新品时 , 采取了几乎和瓶装水一样的营销套路:强调天然、产地基因 , 对竞争对手“降维”打击 。
比如果汁饮料 , 农夫果园强调产品中含有至少30%的天然果蔬汁 , 这比当时最流行但果汁含量仅10%的果汁饮料高了好几个level 。 而茶饮料 , 当人们习惯了各种加糖的甜味茶饮料时 , 东方树叶横空出世 , 打着天然茶饮的名头 , 让大家眼前一亮 。
就这样 , 农夫山泉在瓶装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品类上 , 和娃哈哈、康师傅、统一等老对手形成明显差异 , 然后从它们的包围圈里撕开口子 , 冲进市场前三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农夫山泉的“健康水帝国”早已成型 , 并且 , 看上去牢不可破 。
但上市后 , 农夫山泉却交出了一份近4年首次下滑的财报 。 2020年报显示 , 其营收228.77亿元 , 同比下降4.8% , 净利润52.77亿元 , 同比增长6.6% 。
关于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 农夫山泉表示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疫情降低了消费者的出行意愿 , 佩戴口罩等措施也抑制了即饮产品的销售 。 不过从行业新老对手的表现来看 , 消费者对即饮产品的需求似乎并没有降低 。
康师傅 , 全年饮品业务收入372.80亿元 , 同比微增4.72% , 无论是水、茶饮还是果汁等业务均有所增长;尚未上市的元气森林 , 更是靠着气泡水营收翻倍 。
正如二十年前钟睒睒横空出世 , 把传统对手打得七零八落 , 如今已成前浪的农夫山泉也面临着后浪的“降维打击” 。
饮品江湖向来竞争激烈 , 但此前格局也较为稳定 , 常年为两大可乐、农夫山泉、华润、康师傅、娃哈哈、维他奶、红牛等饮料巨头所把持 。 近年来也就多了一些复活的老翻新品牌 , 新的创业品牌很难创出声量 。
但元气森林的爆火 , 让这些巨头坐不下去了 。 尤其农夫山泉 , 在二级市场也需要“爆品”的刺激 。
今年以来 , 农夫山泉股价持续下跌 。 相较年初创下的最高点68.4港元/股 , 农夫山泉股价已跌超40% , 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港元 。 农夫山泉再也慢不下去了 。
产地营销故技重施
在互联网时代五花八门的广告营销下 , 无数网红饮料挤进了农夫山泉的赛道 , 倒逼着它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 。
“推新品的速度比以前快很多 , 早年有时候是一年推一个产品 , 或两三年推一个产品 , 现在每年都会推好几个产品 。 ”农夫山泉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周力在2020年报发布后说 。
的确 , 今年以来 , 农夫山泉已推出了9款新品 , 其中便包括这次惹众怒的“拂晓白桃风味苏打气泡水” 。
文章图片
图4/5
对农夫山泉来说 , 有新品推出 , 营销炒作自然要跟上 。 在钟睒睒眼里 , “商业炒作”不是个坏词 , 不会炒作的企业反而像木乃伊 , “必须趁早进入坟墓” 。
但农夫山泉这一次却翻了车 。 这一方面是其营销策略的失败 ,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夫山泉真的急了 。
2020年 , 农夫山泉的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产品四大业务均出现营收下滑 , 唯一的亮点是包含苏打水、含气风味饮料等新品在内的其他饮料产品(以下简称“新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 全年收入10.54亿元 , 同比增长135.8% 。
为了进一步打开收入空间 , 也为了抵御新晋对手的冲击 , 农夫山泉的当务之急 , 就是把2020年反响不错、增长势头迅猛的新品业务做大做强 , 拿下这个暴涨的细分市场 。 有数据显示 , 整个气泡水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90亿元猛增到200 亿元 , 预计2025年将达到320亿元 。
农夫山泉秉承创始人钟总的指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广告做得好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 , 产品本身才是决定市场的惟一“杀手锏” 。 产地营销故技重施 , 同样是气泡水 , 同样是白桃口味 , 同样给产品贴上“日系”标签 , 而它比别人强在产地 , 福岛白桃 。
如果没有虚假宣传风波 , 这款苏打气泡水新品是农夫山泉大举进军气泡水行业的重要一步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农夫山泉对这款气泡水寄予厚望 , 经销商们都获拨充足的“打仗费用” , “最近他们(农夫山泉)出台了一个政策 , 只要店家把这个苏打气泡水放在元气森林的冰柜里一同售卖 , 就给店家返两箱纯净水” 。
不过 , 还未等到消费者买单 , 却用另一种方式“爆”了 。
拓新大法不灵了?
仔细说来 , 茶π之后 , 农夫山泉也推出了多款果汁、咖啡饮料、苏打水、植物酸奶等产品 , 但几乎没有一款大单品跑出来 。 让人不禁疑问 , 是不是农夫山泉以往的拓新逻辑不灵了?
实际上 , 农夫山泉过往的成功拓新 , 一方面来自于对渠道的强大把控力 。 食品饮料行业 , 渠道就是命脉 。 最为典型的就是素以模仿著称的达利食品 , 利用强大的渠道 , 打造出可比克、和其正、乐虎等多个品牌 。
相比达利食品 , 作为包装饮用水巨头的农夫山泉 , 对渠道的把控力一点不弱 , 多个新品借助渠道扩张十分成功 。
另一方面 , 除营销加分外 , 农夫山泉过去成功打造的大单品大都遵循了同一路径:开创并代言一个新品类 , 然后做大份额 。
就拿饮用水来说 。 我国的饮用水经历了三个阶段: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 。 纯净水的开创者是乐百氏 , 27层净化的广告深入人心 , 但由于其内部运用因素 , 失去了纯净水代言品牌的位置 , 现在的代言者是怡宝 。 然后是以康师傅为代表的矿物质水崛起 。
如果钟睒睒只想小富即安 , 那完全可以跟随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的脚步 , 但要想做大只能趟出一条新路 。 这条路 , 就是天然水 。 农夫山泉开创并代言了这个品类 , 靠各式营销、发起世纪水战成功做大了天然水的市场 , 问鼎行业之巅 。
注意 , 这里有三个步骤:开创、代言、做大 。 回到气泡水这个品类来看 。 早在2018年 , 农夫山泉就曾试水气泡水产品 , 当时它做了“果汁气泡” , 但反响不佳沦为弃子 。 不曾想 , 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在2019年大火 , 于是农夫山泉2020年重新推出TOT气泡水 。
但此时的气泡水市场 , 可以说元气森林一家独大 , 几乎成了气泡水的代言者 。
今年4月农夫山泉又推出此次“翻车”的苏打气泡水 , 瓶身偏胖、包装设计风格大胆 , 在一众产品中确实有些抢眼 。 但“0糖0脂0卡”是消费者再熟悉不过的元气森林主打标语 , 现在它被印在了农夫山泉的气泡水上;同时 , 白桃也是元气森林最畅销的口味之一 , 农夫山泉将其变成了升级版的白桃味气泡水 。
瓶身最显眼的是“苏打”二字 , 并未与具体品牌相结合;以往农夫山泉最为人称道的广告语 , 这次变成了“苏打加‘汽’ , 轻盈生趣” , 更是跟品牌关联度极小 。 在宣传上 , 选择了朱一龙作为代言人 , 整体策略平平 。
且不说具体营销策略如何 , 失了“品类代言”这一步 , 也决定了农夫山泉在与元气森林的对阵中 , 气势上矮了一截 。
“水是我们的当家品类”
“水其实是我们的当家品类 , 所以我们在每块细分市场都想有比较好的占有 。 ”周力说 。
气泡水也是水 , 言下之意 , 即使翻车农夫山泉也未必放弃这一市场 。 除此之外 , 农夫山泉4月份还推出天然矿泉水——“长白雪” , 定价3元 。 直接对标3元区间天然矿泉水 , 也即正面挑战百岁山 。
文章图片
图5/5
对农夫山泉来说 , 相比气泡水 , 这款新品意义更大 。
在此之前 , 农夫山泉虽然推出了价格更高的运动瓶盖天然矿泉水、玻璃瓶天然矿泉水等产品 , 但此次长白雪的推出 , 面向的是更大众市场 , 属于自身核心产品的升级 。
公司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 , 小包装水很难升级 , 1-3元水都有各自的客群 , 不考虑通胀因素影响 , 价格带的分布是匹配目前的购买力的 。 购买力不提升只做价格提升 , 可行性不大 。 因此 , 农夫山泉的策略是对不同客群的覆盖 , 而不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提价 。 于是有了“长白雪” 。
说白了 , 卖水是个好生意 , 但也要看卖什么价格的水 。 这一点 , 在农夫山泉的财报里体现的极为明显 。
2017年到2019年 , 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产品营收从101.20亿元增长至143.46亿元 , 其中小规格水营收从74.41亿元增长至98.4亿元 , 而中大规格(1.5L~19L)水营收从22.06亿元增长至38.8亿元 。
可以看到 , 中大规格水营收增速显著高于小规格水 , 其占农夫山泉总营收的比例从2017年的12.6%提升至2019年的16.2% 。 从小规格水拓展至中大规格水 , 为农夫山泉饮用水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量 。 但劣势也很明显 , 中大规格包装饮用水每吨平均售价更低 , 毛利率水平也更低 。
当这项业务占比逐渐扩大时 , 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每吨平均售价正在下滑 。 2017年至2019年 , 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每吨均价由1122元下降至1072元 , 下滑了4.45% 。
这一变化还在持续 , 之所以尚未反映在毛利率上 , 主要是因为原材料PET价格自2018年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 增厚了农夫山泉毛利率水平 , 对冲了毛利率更低的中大规格饮用水占比提升的影响 。
但PET材料价格变化毕竟是饮料行业整体环境的外部变量 , 核心瓶装水业务实际毛利率不断下滑可不是小事 。
也正因此 , 3元水的推出对农夫山泉来说更加紧迫 。 从2元到3元 , 价格涨了50% , 瓶子还是PET原料 , 水成本还不及PET成本 , 包材和制造费用与原产品差别不大 , 利润空间更大 , 自然可以带动农夫山泉毛利率提升 。
一名接近农夫山泉高层的人士对媒体表示 , 这款“长白雪”新品其实在2017年就完成瓶身设计 , 工厂也在2015年就具备生产条件 , 水源地则是2008年就已完成勘探发掘 。 “此前农夫山泉并不急于推出三元价格带的矿泉水 , 无意与百岁山一较长短 。 ”该人士称 。
但今时不同往日 , 上市后的农夫山泉 , 有点急 。 国内饮用水市场也许久没有如此热闹 , 一场行业龙头之间的直面较量一触即发 。
【|被一块广告牌打乱计划,农夫山泉究竟在急什么?】(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
- 奇葩趣闻|男子加了2万的油发现是中围石油:同名公司曾被中国石油起诉商标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