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图霖
来源: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多喝热水” 。
简简单单四个字 , 不知道击碎了多少懵懂男孩对恋爱的美好幻想 。 明明是发自肺腑的殷切关怀 , 却被误会成情商为零的敷衍语句 , 还得背上“臭直男”这一莫须有的罪名 。
在网络新梗层出不穷的现在 , 这个段子可能已经在“过气”之列了 。 但随着“养生”风潮渐盛 , 它在调侃直男之余 , 也慢慢成了年轻人互相督促注重健康的“善意提醒” 。 为了多喝点水 ,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 , 大容量水杯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2/6

正如那句“人民需要什么 , 五菱就造什么” , 消费者爱喝什么 , 企业也会生产什么 。
最近几年 , 以康师傅、今麦郎和旺旺为代表的快消巨头们 , 先后推出了“熟水”产品 , 试图在“大健康”趋势之下 , 挖掘瓶装水新品类的增长空间 。
只是 , 瓶装熟水和瓶装矿泉水在口感上的差别极其细微 , 又无法像茶饮料、气泡水一样 , 带来更独特的味觉体验 。 在瓶装矿泉水市场已成红海的背景之下 , 瓶装熟水真能靠着“养生健康”撕开一道新口子 , 俘获新一代消费者的“芳心”吗?
为什么是“熟水”?
没有哪个国家的人 , 像中国人这样爱喝热水 。
在“多喝热水”成为网络段子以前 , 喝热水在中国人这里可是一件极其正经的事 。 “热水治百病”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 早在公元前5世纪 , 《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 。
当然了 ,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煮熟的热水能杀菌 , 只发现喝热水会减少生病的可能 , 于是在民间就渐渐流行起了喝热水这一习惯 。
工业革命时期 , 霍乱病的出现 , 让大众越发意识到喝热水的重要性 。 国家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事儿 , 于是 , 20世纪30年代 , 政府开始大力鼓励人们饮用热水 。
那时候 , 不少城市甚至出现了卖热水的“熟水店” 。 相关资料显示 , 仅上海地区 , “熟水店”的数量就从民国初年的159家飙升至2000多家 。
后来 , 国家又发起了几项全国性的公共卫生运动 , 喝热水这个习惯就逐渐传承下来了 。
不过 , 巨头们之所以盯上熟水 , 还远不止因为中国人有爱喝热水的习惯 。 在“螳螂财经”看来 , 以下两点也是重要原因 。
第一 , 瓶装水前景依然可观 , 但细分品类需要品牌讲出新故事 。
根据Euromonitor的预测 , 到2024年 , 我国瓶装水零售量在总体软饮料零售量中占比将达到60% 。 这预示着 , 未来几年 , 整个瓶装水市场仍旧是值得期待的 。
而巨头们之所以瞄准熟水 , 道理也很简单 , 其他品类的瓶装水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
当前 , 不论是天然水、纯净水、矿物质水还是天然矿泉水赛道 , 都已经盘踞了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百岁山这些“成熟”的老玩家 。
而且 , 老玩家们在旧赛道也开始面临增长缓慢的困境了 。 譬如 , 农夫山泉去年的营业收入为228.77亿元人民币 , 同比下降了4.8% 。
另外 , 此前“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项关于年轻消费者的调研报告也表明 , 新一代消费者“纳新”的程度极高 , 在调研是否愿意接受新品牌时 , 受访者中有近70%的人愿意尝试 。
综合来看 , 熟水赛道作为新品类 , 反倒更值得巨头们一试 。
第二 , 疫情过后 , 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上升 , 对熟水品类而言是新机遇 。
正如此前的霍乱病带来了“热水潮”一样 , 2020年的疫情再次推动了大众对健康的关注 。 据Innova发布的《2021中国食品饮料十大创新趋势》报告显示 , 受疫情影响 , 消费者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 愿意选择增强抵抗力的食品和饮料 。
而瓶装熟水相较其他瓶装水 , 更强调高温杀菌带来的“养生”效果 , 它进入人体后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清洁身体、增强免疫力 。 而这 , 恰好可以满足上述消费者追求的健康、增强抵抗力等诉求 。
值得一提的是 , 部分业内人士对熟水产业的前景也较为看好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就表示 , 随着消费者健康饮水意识的增强 , 未来 , 熟水产业有望与瓶装生水均分天下 。
总之 , 如果说此前今麦郎布局熟水只是基于打造品类差异化的目的 , 那么此次疫情过后带来的“大健康”热潮 , 无疑将会成为推动瓶装熟水发展的新机遇 。
纷至沓来的巨头玩家们
几大巨头里 , 最早注意到“熟水”的 , 是做泡面的今麦郎 。
2016年5月 , 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名为“凉白开”的新产品 , 按照官方介绍 , 这是国内首款拥有UHT热杀菌处理技术的瓶装水 。
作为业内第一个尝试熟水品类的品牌 , 2018年 , 今麦郎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 , 授予了“熟水品类开创者”的称号 。
紧接着 , 2019年 , 另一巨头旺旺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旺旺凉白开” , 宣传称 , 该款产品采用了HTP高温杀菌技术 , 完美还原了小时候喝到的凉白开的味道 。
而曾推出过冰红茶等爆款饮品的康师傅 , 其实是最晚“上车”的 。 2020年4月 , 康师傅旗下的熟水饮品“喝开水”正式面市 。 它的加入 , 一方面体现了康师傅对于新品类拓张的重视 ,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 , 熟水市场接下去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了 。
尽管面市时间有前后之分 , 但这几款熟水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其实不算太大 。
譬如 , 从外观来看 , 三个品牌都顺应瓶装水的普遍趋势 , 选择了相对简洁的包装风格 , 并且都是清一色的黑白主色调 , 只在局部区域以黄色、蓝色和红色 , 做了差异化区分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3/6

再譬如 , 在熟水的制作工艺层面 , 今麦郎和康师傅都强调了熟水高温灭菌的特性 , 只不过前者温度是125℃ , 后者温度是135℃ 。 从“后来者”康师傅在温度上的选择来看 , 熟水市场似乎也逐渐有了“内卷”的苗头 。
进一步来看 , “螳螂财经”认为 , 几大巨头布局熟水背后 , 其实有着不同的“如意算盘” 。
1. 对今麦郎而言 , 瓶装熟水是其借势转型的关键 。
位列“方便面三巨头”之一的今麦郎 , 至今还未能上市 。 而在主业务方便面上 , 今麦郎不仅难以赶超走在前面的康师傅和统一 , 紧随其后的白象、近几年崛起的新品牌如拉面说等 , 也在对其造成新的威胁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今年三月 , 有消息称 , 今麦郎正在重启上市 , 算上之前的两次 , 这已经是今麦郎第三次寻求IPO了 。
此前 , 不论是和日清、统一的“合作上市” , 还是后面的“独资上市” , 今麦郎失败的原因其实都离不开营收规模过窄 。 譬如今麦郎饮品和统一的“分家” , 业内有不少观点普遍认为 , 是今麦郎饮品的发展未达统一预期 。
2017年 ,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曾提出了“1000亿营收”的目标 , 但公开数据显示 , 今麦郎2020年的营收在270亿元左右 , 与该目标还相去甚远 。
因而 , 在瓶装熟水这一新业务层面加快布局 , 对今麦郎而言 , 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突围” 。 这或许能对今麦郎冲击IPO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2. 对旺旺而言 , 瓶装熟水是其多品牌战略中的一环 。
最近几年 , 旺旺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低 , 为了找回当年的“网红”地位 , 旺旺在时尚、文创周边、酒类、首饰等各个领域都玩起了跨界营销 。 2015年 , 旺旺还开启了多品牌战略 , 推出了“蒟蒻果冻”、“那多利”、“哎哟”、“辣人”等多个新品牌 。
瓶装熟水并非旺旺的第一个跨界品牌 。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 旺旺还做了方便面 , 以及这两年热度很高的梅酒 。 而且 , 就在旺旺推出瓶装熟水的同一年 , 它也同步推出了纯牛奶新品 , 吹响了进军高端白奶的号角 。
据旺旺2020年的财报 , 其乳品及饮料为收入110.1亿元 , 同比增长了12.2% 。 尽管旺旺未披露纯牛奶的具体销量 , 但从旺旺纯牛奶在旺旺官方旗舰店的销售热度来看 , 纯牛奶这一新产品 , 对旺旺乳品整体的销售增长是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的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4/6

不过 , 在“螳螂财经”看来 , 旺旺对瓶装熟水的重视程度是比不上今麦郎的 。 这一点 , 从旺旺只在售货机渠道布局了“凉白开”产品 , 就可见一斑 。
3. 对康师傅而言 , 瓶装熟水承载了其对瓶装水市场的野心 。
众所周知 , 康师傅旗下也有矿物质水 , 但是相较前面提及的几大瓶装水品牌 , 康师傅的竞争优势还不算太明显 , 至少不及它此前的冰红茶那样具备品牌认知 。
目前 , 在天猫的康师傅饮品旗舰店 , 销量最高的就是康师傅的“标准版”和“无糖版”冰红茶 。 而在矿泉水这一子类目中 , 康师傅“喝开水”这一新品的销量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康师傅此前推出的瓶装纯净水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5/6

这也再次印证了 , 瓶装熟水对康师傅而言 , 恰好是一次机会 。
熟水市场目前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 , 已入局的玩家也不多 。 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品牌经验 , 康师傅只要在营销上愿意出力 , 占领熟水市场的消费心智并非难事 。 而一旦这一产品能够“出圈” , 康师傅在瓶装水市场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
另外 , 从已披露数据来看 , 瓶装熟水的销量并不如部分观点预测的那样“消极” 。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熟水产业发展论坛”上 , 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透露 , 凉白开在2020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亿元 。
“小”风口如何变成“大”生意?
按照“观研天下”的预计 , 2021年 , 我国瓶装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49亿元 。 而从前述今麦郎20亿元的销售额就不难发现 , 瓶装熟水在整个瓶装水市场里 , 显然只能称得上是“小”风口 。
如何将“小”风口变成“大”生意呢?“螳螂财经”认为 , 离不开以下两个点 。
其一 , 参与的品牌要足够多 , 最好能“卷”起来 , 市场才可能变大 。
相较早就打得一片火热的瓶装矿泉水、无糖茶、苏打水等软饮 , 瓶装熟水目前的竞争热度其实并不高 。 而这 , 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瓶装熟水的“出圈”时间 。
以瓶装纯净水为例 。 1990年 , 华润怡宝首次推出纯净水产品“怡宝”牌蒸馏水 , 1996年 , 娃哈哈的纯净水正式上市 , 推出当年就拿下了“市占率第一 , 销售额破10亿”的好成绩 。 紧接着在1997年 , 做乳酸菌饮料起家的乐百氏也加入战场 , 推出了纯净水 。
品牌扎堆“打架” , 市场也随之扩大 。 公开资料显示 , 90年代中期 , 瓶装水全国生产企业超1500家 , 其中纯净水约1200家 。
同理 , 对瓶装熟水而言 , 也需要更多品牌扎堆 , 共同出力 , 才可能把这块蛋糕做大 。
其二 , 广告营销的角度要足够“巧思” , 才更有可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
基于瓶装水的各大品类在口感上很难形成差异化的现实 , 熟水品牌更需要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 。
以农夫山泉为例 。 2000年 , 农夫山泉打出“我们不生产水 ,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口号 , 为旗下的“天然饮用水”造势 , 以和其他品牌的“纯净水”作区分 。 之后 , 农夫山泉又拍摄了《大自然的搬运工》等相关宣传片和广告 , 进一步强化品牌认知 。
农夫山泉的战略最后奏效了 , 2012-2019年 , 在天然饮用水市场 , 农夫山泉的市占率连续八年保持第一 。
瓶装熟水要打开市场 , 同样需要重视广告营销 。 只有当广告营销足够巧思的时候 , 品牌才可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
此外 , 对于康师傅今麦郎旺旺这些早期入局瓶装熟水的玩家来说 , 虽然可以在蓝海市场里抢占先机 , 但也需要同步承担起“教育市场”的重任 。
这并不简单 。 “螳螂财经”随便点开某位测评博主发布的凉白开相关的视频 , 就发现评论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觉得不值得 , 一个表达了认可 。

|被康师傅今麦郎旺旺盯上的“熟水”,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图片
图6/6

实际上 , 瓶装熟水 , 或者说凉白开的“养生”功效 , 是有理论支撑的 。
2003年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教授发现细胞膜水通道——即细胞膜中存在一个2nm的空隙 , 仅容许小分子水进入细胞中参与生命活动 , 而凉白开中就含有足够多的小分子团水分子 。
只是 , 如何将这一理论传达给消费者 , 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 , 于熟水品牌而言 , 无疑会是接下去的长期课题 。
1998年 , 伴随着“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 , 550ml的瓶装农夫山泉首次上市 。 2020年 ,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成为新晋亚洲首富 , 备受瞩目 。
瓶装水市场向来不缺新故事 , 瓶装熟水是否真能搅动市场的“一池春水” , 拭目以待 。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中国人偏爱喝热水?这事儿得从4000年前说起…》——公众号科普中国
2.《“技术控”“高颜值”“真健康”——今麦郎凉白开上市》——中国网
3. 《今麦郎IPO:斗不过对手 , 拧不过时代》——财经新知
4. 《中国瓶装水简史》——消费斑马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