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中国首个CAR-T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 。 自2017年首款产品问世以来 ,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6款上市CAR-T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 但均针对血液肿瘤 。
其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成功也在激励研究界和产业界向实体瘤领域迈进 。 来自上海张江的原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原启生物”)正尝试将CAR-T免疫细胞疗法用于肝癌 。 如果能率先成功 , 这将是CAR-T疗法治疗实体肿瘤的重大突破 。
所谓细胞治疗是将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过的人体细胞 , 直接输入患者体内 , 新输入的细胞可替代受损细胞 , 或者具有更强的免疫杀伤功能 ,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CAR-T细胞疗法 , 则是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患者自体T细胞 , 以表达靶向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分子 , 由激活的T细胞介导杀伤肿瘤细胞 。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6月4日 , 原启生物联合浙江大学附属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首次公布其评估靶向GPC3的CAR-T药物(Ori-CAR-001)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Abstract ID: 4095) 。 该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 , Ori-CAR-001在GPC3阳性复发/难治性患者中表现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恶性血液肿瘤占癌症中的比例不到10% , 实体瘤的比例超过90% 。 为何CAR-T细胞疗法目前仅在血液肿瘤显现疗效?将其引入实体瘤治疗又有哪些难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于近日专访了原启生物董事长兼CEO杨焕凤 。
原启生物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张江 , 成立于2015年 , 在2019年底获得启明创投近亿元的Pre-A轮独家投资后 , 作为生物创新药研发资产从原能细胞集团分立 , 开始以创新型细胞治疗技术平台为核心 , 聚焦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产品开发 。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四大创新型技术平台:OriTMAb抗体开发与优化技术平台、OriTMCAR高记忆性CAR-T结构技术平台、OriTMTIL细胞高效扩增培养技术平台和OriTMUCAR通用型CAR-T技术平台 。
杨焕凤表示 , 之所以目前的CAR-T疗法均针对恶性血液肿瘤 , 而且正在开展临床研究治疗血液肿瘤的产品占了总数的七、八成 , 主要是因为实体肿瘤太难做了 。 CAR-T本身是一个细胞产品 , 需要通过血液作用于肿瘤 , 因此 , 在血液肿瘤中比较容易发挥作用 。
“而实体瘤对全球的CAR-T产品开发者来说都是挑战 。 ”杨焕凤表示 , 实体瘤的种类很多 , 但特异性靶点很少 。
【杨焕凤|专访原启生物董事长杨焕凤:CAR-T治实体肿瘤为何选肝癌】最具挑战的是实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更复杂 , 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 不但有天然的物理屏障 , 内部的组织构成也很复杂 , 血管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 其内部的免疫负环境很恶劣 , 低PH值、低氧 , 正常细胞在其内部不容易存活 , 造成CAR-T细胞要么是进不去 , 要么进去也无法发挥作用 。 ”杨焕凤称 , 这些问题都造成了研发有效产品的困难 。 行业里的大咖们各有各自的高招 , 优秀的科学家们都在想各种办法 , 怎么去实现调节实体肿瘤内部的免疫负环境 , 让CAR-T细胞发挥作用 。
而原启生物为何瞄准更难的实体瘤赛道?杨焕凤透露 , “第一是因为原启的科学家团队在基础研究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 建立了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 , 感到有信心啃这个硬骨头 。 第二 , 因为实体肿瘤治疗有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是真正需要我们去攻克的一个领域 , 如果大家都挤在血液病赛道 , 那么从公司商业价值来说 , 不仅市场不大 , 竞争还特别激烈 , 产品开发价值也有限 。 第三 , 实体瘤从社会效益上来讲意义重大 , 因为绝大多数肿瘤都是实体瘤 , 尤其在中国 , 肝癌患者数量庞大 , 早期肝癌还不容易被诊断 , 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 造成的死亡率极高 , 所以不论是基于患者需求还是社会价值和公司价值 , 我们都迫切想做出一款安全有效的治疗实体瘤的细胞药物 。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91万例 , 中国新发肝癌41万例 , 占全球的45.3% 。
杨焕凤表示 , 近期公司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发表了核心产品Ori-CAR-001在治疗难治复发型肝细胞癌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数据 , 截至三月份 , 在9例可评估数据中 , 有4例获得PR(部分缓解) , 截止到目前 , 受试者007的缓解周期已超过是9个月 , 还有一例受试者012的PR缓解周期已达5个月 , 其肿瘤缩减的幅度接近93% 。 此外 , 最近的一个新的爬坡剂量的首个患者也获得了PR(自ASCO数据发布后 , 又新增了一位部分缓解的病人) 。 目前 , 这些病患目前仍在持续随访中 。 “在晚期实体肿瘤治疗中 , 这个缓解时间还是相当长的 , 肿瘤减小的幅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 这个结果令团队很受鼓舞 , 我们期待在进一步的产品开发和临床研究过程中 , 获得更好的数据 。 ”
对于Ori-CAR-001治疗晚期难治/复发型肝癌在探索性临床研究中获得的结果 , 该临床项目的PI之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纪建松教授表示 , “复发/难治肝细胞癌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手段 , 细胞治疗实体瘤由于受到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难以突破 。 而原启生物的Ori-CAR-001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客观缓解率达到了44% , 疾病控制率达到了77% , 是目前已上市药物无法企及的兼具安全可控和良好抗肿瘤活性的效果 。 基于前期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 Ori-CAR-001细胞药物有望成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 ”
ASCO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 。 一年一度的ASCO年会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肿瘤学术会议 。 “我们看到这个结果也是非常的欣喜 , 因为它和我们在研发过程当中做的动物实验数据也是相匹配的 。 这意味着 , 这个技术平台是成功 , 用于开发其他的靶点的产品也会有值得期待的结果 。 ”杨焕凤透露 , “我们在动物身上也能够看到原启的CAR-T细胞有更好的扩增能力 , 回输体内后存活更持久 , 记忆性T细胞比例也非常高 。 这些记忆性T细胞能够精准识别、长期记住肿瘤特异性抗原 , 其比例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性;这点在动物实验的复发模型下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 显示了很好的抑制复发的反应 。 我们做了很多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 , 都看到了这个CAR-T平台技术在搭载不同靶点情况下 , 都显示了比普通的CAR-T拥有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扩增能力 。 我们认为这个技术平台还有更好的潜能有待挖掘 。 ”
原启生物的靶向肝癌CAR-T疗法由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何晓文博士领衔开发 。 何晓文表示 ,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上已经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 未来在实体瘤治疗这个更大的临床需求上 , 原启生物将不断探索 , 希望能为众多的晚期病人和临床医生带来更有效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 。 ”
何晓文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 , 杨焕凤称何晓文是一位集细胞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临床医学实践等经验于一身的复合型科学家 。 “何博士当过五年的临床外科医生 , 对肿瘤非常了解 , 每天接触大量病人 , 但面对肿瘤切除后复发和转移问题 , 尽管医生再努力也束手无策 , 他认为需要从研发切入 , 从根源入手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 他曾经开发成功了国家一类新药雷舒宁 , 治疗癌性胸腹水 。 后来去了美国 , 经过在美国大学、干细胞中心、药企十年多的磨练 , 在2014年回国和我们一起创业 。 ”杨焕凤如此描述何晓文的研发初衷 。
杨焕凤表示 , 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有望走向世界领先 。 “如今 , 国内的技术水平正在向欧美看齐 , 研发的策略也从跟随者多转向自主创新者多 。 大多数科学家、研究人员曾经在欧美国家学习并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国家也给了很多的政策支持 。 ”杨焕凤强调 。 未来 , 原启生物将秉持为肿瘤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的企业愿景 , 在实体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继续探索、不断深耕 , 为病人和医生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解决方案 。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三体宇宙CEO:三体有形成独立元宇宙的可能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英伟达开发平台副总裁:元宇宙平台怎么建
- 国之|瞭望 | 为国之重器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 公司|专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农业创新与投资大有可为
- 专访|WATIC大会专访vol.10|“庞然大物”背后的故事
- 王建宇|专访王建宇:元宇宙是大数据全球信息化
- 生活|2022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专访单向历、企鹅日历制作者
- 专访|硬科技要有硬担当,科学家创业中的家国情怀|专访数之联创始人傅彦
- 存储|专访美信科技胡建强:如何在信创大川中流击水
- 公司|百家名企看高质量|专访周枫:网易有道转型“先刹车,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