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


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
文章图片
图1/4

撰文 /薛永玮 黎雨辰 孟迪
编辑 /宋函
7月2日下午 , 王晓欣所在的家长群里 , 很多人都转发了一则北京教委的通知:北京将启动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 托管服务由各区教委组织 , 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 。
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 , 开放图书馆、阅览室 , 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 , 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 。
突如其来的托管新政 , 如同投进湖中的一粒石子 。 群里的家长们讨论火热 , 有人觉得这是个好事情 , 有人则觉得还要观望 。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对AI财经社指出 , 政府一直在治理校外教培机构 , 希望能减轻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负担 。 “但是家长要上班 , 低龄孩子不能放家里 , 那寒暑假怎么办?假期托管的模式 , 很好地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困难 。 ”
突如其来的政策
根据这项通知 , 场所方面主要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 , 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 。
“但就近是怎么就近呢?是让孩子去原来的学校托管 , 还是必须找最近的学校托管?是把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吗?”一位家长向AI财经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
“托管方式应该主要是开展一些活动 , 以音体美劳为内容 。 ”马学雷认为 , 每个学校情况不同 , 但总体来说 , 假期托管主要面临着场所、经费、师资三大问题 。

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
文章图片
图2/4
图/视觉中国
通知出台后 , 网上开始流传一份未经证实的《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关于暑期托管服务致家长的一封信》 , 里面有具体的实施规划:一位学生在托管期间 , 每人每天交30元 , 不含餐费;托管服务分两期展开 , 涵盖了暑期的上半段和下半段 , 不含周六日;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期托管服务 , 具体地点将依据报名情况 , 可能会合并到其他学校 。
通知中另一个焦点是 , 到底由谁来管理这些学生?
“可以动员全社会力量 , 整合社会资源 。 ”马学雷认为 , 少年宫、博物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甚至校外机构、科技公司 , 都可以参与进来 , 尤其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 , 既有实习要求 , 又有专业技能 , 是托管方面师资力量的重要资源 , “经费方面 , 政府必须要给予支持 , 承担设施建设方面的耗资 , 完善教师报酬体系 , 多给予一些补贴 。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AI财经社 , 托管的模式效果还有待观察 , 目前必须处理好三方面问题:如何调动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怎样保障托管服务和兴趣活动的质量 , 让家长愿意送孩子参加?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如何界定?
几家欢喜几家愁
北京家长张兴对这种托管模式并不陌生 。 他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 , 每天放学的时候 , 张兴还没有下班 。 因为不能及时接孩子 , 他只好报了学校放学后的托管班 , 每天让托管老师带着孩子做作业 。
在此之前的一个假期 , 张兴也给孩子报过校内托管班 。 在一个统一的教室 , 学生们在一起待一天 , 时间通常自由安排 , 一般会用来看书、写字 , 或者老师给放动画片 。

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
文章图片
图3/4
图/视觉中国
“目前还不了解价格、地点、内容安排等细节 。 ”张兴觉得 , 如果夫妻两人白天上班 , 又没有其他家人可以带孩子 , 假期托管确实可以解决这类后顾之忧 。
王晓欣也很支持这项政策 。 她和丈夫平日里都忙 , 如今自己上一年级的孩子 , 不得不交给家里的老人照看 。 但孩子自从入学后 , 老人在辅导功课上犯了难 , 日常接送久了也辛苦 。
目前 , 王晓欣给孩子报了线下的书法班和数学网课 , 至于纯托管 , “具体的细节还不太了解 , 但如果政策真的出台了 , 我会报 。 ”相较于外面私人的托管机构 , 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安全角度 , 王晓欣都觉得 , 托管班的计划由教委安排下来 , 仿佛天然带上了某种权威 , 让自己觉得安心踏实 。
那些支持该政策的家长 , 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观点:托管班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额外之选 , 它比辅导课更轻松 , 又比夏令营更实惠 。
当然 , 也有一些家长还存在顾虑 。 多位家长告诉AI财经社 , 在他们看来 , 这一政策还处在“放出风声”的初级阶段 , 至于各区各校具体将如何执行、收费标准如何、师资又如何构成 , 一切都还有待更加具体的政策出台 。
海淀区二年级孩子妈妈夏敏向AI财经社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 她觉得 , 学校很难完全派出自己的教师队伍去整天盯孩子 , 充其量只是提供个场地 。
另一位海淀家长赵芳华的孩子在上四年级 , 听到政策后 , 她有一点想不明白:“暑假时间这么久 , 自己的孩子如果一直上托管 , 整天在教室里能做些什么?”
在过去 , 她孩子的学校下午三点半就放学 , 如今考虑到家长普遍在这一时间接送不便 , 校方会硬性要求孩子在学校待到四点半 。 而在这段时间里 , 学校要么从外面找老师来上些兴趣课 , 要么让代课老师领着学生写作业、讲卷子 , 帮他们打发时间 。
“上课时间的下午姑且有卷子可以混过去 , 暑假学校做托管的话 , 还是会把外面的老师请过来上课吗?如果不上的话 , 那干什么呢?可如果继续上课的话 , 那不是白做减负了吗?”
对那些“鸡娃”的父母而言 , 托管班这种非授课的形式 , 也有点“浪费时间” 。
今年暑假 , 海淀家长刘丽给孩子报了个垒球集训营 , 由学校和校外的垒球俱乐部合作 , 为期十天 。 她也同时想好了 , 孩子的音乐基础考试需要专门做些培训和准备 , 为了加强户外锻炼 , 游泳课也得提上日程 。
在她看来 , 和在教室里坐上一整天的托管班相比 , 这些能让孩子体验集体生活、强化训练的活动 , 明显要更加充实 。
“在看到这则通知之前 , 家长们已经开始攒班了 。 ”张兴认为 , 那些对孩子有“更高要求”的家长还是倾向于自己规划 , 把假期当作孩子学习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 。
“不怕差生过暑假 , 就怕学霸过暑假 。 ”夏敏对AI财经社感慨 , “该安排自家孩子的 , 估计早就安排得差不多了 。 ”
新政出台后 , 另一个群体的反响也比较强烈 , 那就是学校的老师 。
在北京市教委官方政务公众号“首都教育”所发布的该新闻下方 , 点赞数最多的一条评论写道:“政府也要考虑一下老师们的工作强度 , 一个学期已经很辛苦了 , 如果假期再不休息 , 家长们踏实了 , 老师太累了!”
综合网络上老师们的观点 , 主要集中在两点上:第一 , 一位老师从早上7:30开始上班 , 最晚下午5:30下班 , 中午没有休息 , 还有很多人一天连轴转上十多个小时 , 都指着寒暑假作为调剂;第二 , 有的老师自己也有孩子 , 假期如果还要来学校上课 , 孩子也将面临无人照看的局面 。
不过在马学雷看来 , “老师虽然要作出牺牲 , 但牺牲并不会太大 。 ”他觉得 , 在工作强度上 , 托管和日常教学并不同 , 也并非所有老师都要参与 , 学校完全可以安排一些日常教学中工作强度没有那么大的老师 。 “那些平时开玩笑说总爱生病请假的体育老师、音乐老师 , 这个时候就可以上场了 。 ”
校外教培机构再迎变局
受北京托管新政影响的 , 还有从春节后一直游走在悬崖边的校外培训机构 。
自3月份开始新一轮教培机构整顿之后 , 教培行业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 线下复课遥遥无期 , 随后“双减政策”出台 , 而五六月份密集的监管风暴以及刚刚成立的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 都让这些靠学生发财的校外培训机构 , 更加寝食难安 。
不过 , 在暑假即将到来之际 , 沉寂了半年之久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始蠢蠢欲动 。 最近一段时间 , 从未给孩子报过课外培训班的邱天 , 经常收到机构的报课信息 。 信息里对她孩子上几年级、应该补哪门课了如指掌 , 提供的价格相对也比较优惠 , 1对1的普通老师是一个小时400—500元 , 资深老师则是500—700元 。

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
文章图片
图4/4

图/视觉中国
另一位家长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 他在去年为六年级的孩子报了新东方的英语课程 , 现在新东方要么每天给他推送小升初的课程短信 , 要么变着法打电话催他报课 。
夏敏告诉AI财经社 , 现在她每周能收到四五个教培机构的广告信息 , 主要是小机构 , 而且个别机构(如贝乐英语)已经承诺可以线下授课了 。
【AI财经社|小朋友的暑假,要到学校过了】其他家长也注意到了教培机构的类似动作 。 据张兴了解 , 校外培训班很早就开始推暑秋课程 , 大部分线上班定价差别不大 , 一学期1500、1600元左右 , 以猿辅导为例 , 单科暑秋打包下来不到2000元 。
赵芳华从机构那里得到的承诺是 , 9月份争取全面线下复课 , 在招生的暑期班已经在按照线下课的价格收费 , 如果无法恢复线下将会退费 。
为了争抢生源 , 校外培训机构各出奇招 , 电话短信轰炸、价格优惠、承诺线下复课等等 。 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对AI财经社表示 , “现在暑假仍然正常招生 , 并且招的比去年好 , 政策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 ”
然而 , 在熊丙奇看来 , 暑期托管服务的政策一旦落地或明确细节 , “将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 也会改变我国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生态 。 ”
马学雷认为 , 这对于从事学科教学的机构来说是不利的 , “国家本来也不鼓励、不希望义务教育阶段有过多校外教培机构参与 , 这部分机构要认识到这个形势 。 ”
不过 , 对于从事非学科培训的校外机构来说 , 该政策却是利好的 。 从事校外素质教育课程服务的乔海洋告诉AI财经社 , 一方面 , 这些机构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 , 参与进学校托管项目 , 以此树立口碑、培养队伍、完成引流 。 另一方面 , 也建立起家长在素质教育上花更多时间的消费习惯 。
但不管怎样 ,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说 , 新政的出台将会极大影响到它们未来将何去何从 。 目前 , 市场已经有所反应 , 截至北京时间7月2日18:10 , 中概在线教育股盘前走弱 , 高途跌3.8% , 新东方跌2% , 好未来跌2% 。
现在 , 无论是学生家长、学校老师 , 还是校外培训机构 , 都在等待更为具体的政策细节出台 。
(文中张兴、王晓欣、刘丽、赵芳华、夏敏、邱天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