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宽|“内蒙古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央广网呼和浩特7月4日消息(采访人员 靳敏)7月3日 ,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颗遥感卫星“内蒙古一号”发射升空 , 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同时发射升空的还有“学而思号”卫星和2颗“吉林一号”高分03星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幅宽|“内蒙古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内蒙古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 标志着内蒙古已经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生态监测新格局 。
“内蒙古一号”卫星是全球目前幅宽最大的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 , 具备高分辨、超大幅宽、高速存储、高速数传等特点 , 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且获取方便等优势 , 能够实现及时性、现势性、长期性动态监测 。 与此同时 , 能够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基础测绘、土地规划、精准农业监测、林业资源普查、防灾减灾及应急响应等多领域的工作需求 。
2020年5月7日 , 自治区政府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合作冠名“内蒙古一号”卫星 , 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 利用长光卫星公司组网的卫星数据资源 , 以及自然资源部推送到内蒙古的卫星数据 , 全方位支撑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 。 在一年多的筹备与建设中 , 内蒙古自治区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全区自然资源卫片执法、耕地保护、矿山修复、自然保护区监测、农牧业种植监测、中药材资源普查、森林草原监测、地理信息大数据、黄河监测、一湖两海监测、全区房屋抗震能力、森林火灾预警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取得良好成效 。
下一步 , 内蒙古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将充分利用“内蒙古一号”卫星数据资源 , 运用地理空间思维和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技术优势 , 更好服务于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高效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 , 并结合自治区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大数据项目建设内容 , 向社会和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准确数据 , 满足空间管理一体化需求 , 打通各级各类数据资源通道 , 实现多源、多时相、多精度数据的共享交换和互联互通 , 形成全区一张底板、一套数据 , 共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