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 ,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 , 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 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 , 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 , 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
此次出舱活动 , 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 , 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 , 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 , 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自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 , 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 目前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 后续在轨飞行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 。
太空对话
“太漂亮了”“慢点 , 不要着急”
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 , 时隔13年 , 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 这次出舱 , 空间站的机械臂首次配合航天员共同执行任务 。
在这段时间里 , 大厅里响起了两次掌声 , 一次掌声是发生在8点11分的时候 , 舱门打开 。 第二次掌声是发生在8点26分左右 , 刘伯明出舱的那一刻 。
画面显示 , 刘伯明出舱后感叹太漂亮了 , 聂海胜则温馨提示:“慢点 , 不要着急……”
出舱航天员
为全景摄像机安装支架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 , 一人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 , 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 , 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 。 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 , 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 , 其间还进行了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介绍 , 航天员在舱外作业任务时 ,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 , 必须要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里 , 然后用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 , 所以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 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 王焰磊介绍 , 摄像机由于受发射时外暴露的限制 , 事先被安装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 , 视角有限 。 入轨之后 , 航天员需要扩展摄像机的视角来监视整个舱外的情况 , 因此要为这些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 。
舱内航天员
通过仿真软件作出判断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 , 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 , 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 , 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 , 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 , 并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
据王焰磊介绍 , 因为地面监控手段有限 , 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话音沟通 。 前者通过仿真软件和图像 , 来作出一些判断并进行操控 。
此次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 , 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 , 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 , 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 综合新华社、央视
刘伯明
机械臂运送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 , 一人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 , 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 , 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 。
汤洪波
自主爬行
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 , 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 , 其间还进行了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
聂海胜
操作机械臂
【空间站|“太漂亮了”】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 , 舱内航天员对机械臂进行操作 , 并与舱外的航天员之间保持话音沟通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