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掘学科内涵、汇聚核心力量,上海交大打响人工智能品牌

央广网上海7月6日消息(采访人员唐奇云)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8日在上海拉开帷幕 , 致力于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思想、技术、应用、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和交流 ,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同 , 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 近年来 , 上海交通大学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 , 对接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 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 , 取得一系列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成果 , 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各项工作 , 形成交大特色的人工智能跨学科创新体系及创新高地 。
《人工智能与价值观》新书发布 , 迎接机器带来的价值挑战
2015—2020年 , 人工智能呈现爆发性增长 , 各国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金融界等竞相争夺该领域的前沿阵地 , 不同层面的布局都指向同一个预判:在未来数十年间 , 人工智能有着改变全球社会的巨大潜力 。
2018年1月 ,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三年多来 , 学校以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依托 , 不仅在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谋求发展与进步 , 同时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层面问题的研究 , 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与价值观》一书就是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 。
据介绍 , 该书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角审视人工智能的发展 , 通过对技术革命中的价值观演变、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价值观的重塑、人工智能与美国价值观、人工智能与欧洲价值观、人工智能与日本价值观、人工智能与中国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 , 提出了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需要团结协作 , 求同存异 , 寻求最大的价值公约数 , 是关乎到人类集体共有的未来;提出了全球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 , 高度共同关注以人为本、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 。

核心|发掘学科内涵、汇聚核心力量,上海交大打响人工智能品牌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与价值观》(央广网发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人工智能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 , 进入各个产业领域和社会方面 , 预示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活融合的未来景象 。 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 , 准确评估其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产生的影响 , 将是我国应对下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手段 , 以便明确前进方向 , 实现精细治理 , 维护社会价值体系在科技大潮中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说道 。
聚焦传承与创新 , 共话AI时代人才培养之道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 正在对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复杂国际环境与局势 , 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该如何开展?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又该如何推动?
7月5日至7日 , 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组委会办公室和 IJCAI-SAIA 中国联合办公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承办的2021 IJCAI-SAIA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于上海徐汇举行 。 大会期间 , 被接收论文的48位中国作者将发表主题演讲 , 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最新科研进展 , 全国多所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8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受邀全程参加 。 会议设置了特约报告、学术报告、圆桌研讨会等多项环节 , 同时设置奖项评选委员会 , 从参加此次学术大会的论文演讲者中评选出青年学者优秀代表 , 组成“顶尖青年学者代表团”并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参与活动 。
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看来:“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 , 是为上海和WAIC大会输出了‘中国AI顶尖青年学者代表团’和‘中国AI学术带头人代表团’这两大人工智能人才梯队 , 为上海持续吸引AI顶尖青年人才提供良好基础 , 同时也将为大会已有的强大专家阵容增添具有活力和未来希望的青年力量 。 ”

核心|发掘学科内涵、汇聚核心力量,上海交大打响人工智能品牌
文章图片

7月5日至7月7日 , 2021 IJCAI-SAIA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举行(央广网发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据介绍 , 该会议是业内少有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高端学术会议 , 并得到了IJCAI授权 , 旨在通过丰厚的人工智能专家资源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 探讨高校在AI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观点等 。
AI时代数据开放共享 , 构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
开源开放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的重要驱动要素 , 有效提高了人工智能研发效益 , 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 促进人工智能生态构建 。 数据要素的自由流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 数据开放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 。 然而 , 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尚缺乏切合实际的开放数据许可 , 使得数据要素的使用和流通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确定性 , 不仅容易产生数据安全及法律方面问题 , 而且由于对数据本质属性、存在形态、使用方式等方面仍认识不足 , 造成数据资源的使用现状与数据可供挖掘的价值不匹配 。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金耀辉表示:“为了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数据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使用 , 开放数据许可协议的作用愈加凸显 。 通过规范数据利益相关方的身份和概念定义 , 界定数据利益相关方之间对特定数据对象流通条件和方式的各自权责,并尽可能以完全开放的模式引导数据流通 , 促进数据要素的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 。 ”
7月9日上午 ,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时代数据开放共享创新论坛将于世博中心举行 , 围绕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开发使用 , 邀请国内知名数据相关领域研究者和企业分享数据开放共享实践和经验 , 搭建合作研讨与交流平台 。
【核心|发掘学科内涵、汇聚核心力量,上海交大打响人工智能品牌】同时 , 论坛将重磅发布《木兰-白玉兰开放数据许可协议》 。 作为由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所发起的一项研究项目 , 《木兰-白玉兰开放数据许可协议》旨在探索创建一组标准化的、立足中国人工智能实践、推动数据要素流通、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的数据许可协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