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星期五 , 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
相较于“车马都很慢”的过去 , 我们正处于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 ,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过去简单的脑力劳动 , 已经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 各种产品的更新迭代就发生在眨眼之间 。 面对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 , 我们到底需要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今天的知识 , 20年后还用得上吗?和AI竞争的时代 , 我们该教孩子什么 , 才能让他在22世纪的世界中大显身手?本周推荐给大家的就是一套专为10岁以上孩子打造的创新及创业思维启蒙书《和爸妈一起学创新》《和爸妈一起学创业》 。
文章图片
本周福利
《和爸妈一起学创新》
《和爸妈一起学创业》
前方预警 , 福利来袭
文章图片
童年时 , 现实存在于我们的幻想之中 , 我们是古堡中的公主 , 是身披铠甲、斩戮恶龙的骑士 。 在想象的世界中 , 我们无所不能!但是不久之后 , 父母、老师和上司们把那个小孩赶出了我们的大脑 。 成人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 , 这里不相信虚幻的梦想和心血来潮的冲动和冒险 。 我们不得不被规矩牵着鼻子走 , 而我们心中的孩子也渐渐变得缄默寡言了 。
【竞争力|福利丨未来的AI时代,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竞争力?】——摘自《皮克斯:关于童心、勇气、创意和传奇》
文章图片
创新塑造了人类历史 ,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创新成果包围的世界里 。 那么 , 创新到底是什么呢?
创新者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不怕失败 。 创新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新” , “新”有两种新法 , 基于这两种新法的创新有专门的名词术语——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第二个特征是“做” , 创意 + 行动才是创新 。 人类社会的财富之所以会突然出现一个向上的拐点 , 原因就是创新 。
对一个人而言 , 创新是一种人格特征 。 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 是选拔一流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 今天的科学研究也告诉了我们 , 创新能力不完全是天生的 , 可以后天培养 。
文章图片
通俗地讲 ,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质疑批判的精神 , 探索求真的精神 , 开拓践行的精神 , 持续超越的精神 。 擅长创新思维的人往往不满足于现状 , 不因循守旧 , 不循规蹈矩 , 不固步自封 , 不怕冒险 , 不怕挑战 , 有强烈的好奇心 , 旺盛的求知欲 , 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 。 这些品质正是基础教育应关注的重点 , 可惜目前的学校把人的大脑当成一个要填满的容器 。 主要关心书本知识的灌注 , 很少关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其实 , 人的大脑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 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点燃孩子们头脑中的创新思维 。
文章图片
在《和爸妈一起学创新》这本书中 , 大数据专家、科技作家涂子沛与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郦光伟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介绍了创新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世界的 , 创新者都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 像接力赛一样的渐进式创新 , 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等等 。 拥有创新思维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现状 , 不因循守旧 , 不怕冒险 , 不畏挑战 , 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 。 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基础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 。
而在《和爸妈一起学创业》这本书中 , 两位作者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介绍了什么是公司 , 开公司需要掌握的基础会计学知识、经济学常识、商业运作方式 , 还有创办企业需要的软技能 , 如团结他人的领导力、不怕失败的耐挫力、奋发向前的自驱力、敢想敢做的行动力等 。 帮助孩子了解商业社会的运转机制 , 像企业家一样有格局 , 有远见 , 懂得运筹帷幄 , 把握时机 。
文章图片
精彩试读
改变世界的一瞬间
创新的“新”有两种新法 。 一种是对旧有的东西加以改进 , 让它变得更好;一种是做出一个以前完全没有的东西 。 我们把基于前一种称为渐进式创新 , 把后一种称为突破性创新 。
打个简单的比方 , 渐进式创新是把从1变成100的创新 , 而突破性创新是从0到1的创新 。 渐进式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 而突破性创新往往表现为一瞬间的突变 。
1928年7月底 , 伦敦的天气特别闷热 , 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赖特研究中心开始放暑假 。 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 1881-1955)连实验台上的器皿都没有收拾好 , 就匆匆地去乡下度假了 。
9月初 , 天气转凉 , 弗莱明结束了休假 , 一回到实验室 , 头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这些散落在实验台上的器皿 。
器皿里装的是他早些时候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体伤口感染化脓的一种常见细菌 , 很难对付 。 弗莱明研究它就是为了找到杀死它的办法 。
文章图片
亚历山大·弗莱明
“糟糕 , 长霉了!”弗莱明发现其中的一个玻璃器皿里长出了一个绿色的霉斑 。
长了霉意味着里面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被污染了 , 就不能继续拿来做实验了 。 通常的做法 , 就是把它处理掉 。 但弗莱明却没有这么做 , 他很好奇 , 想看看霉菌是怎么长出来的 。
他拿起培养皿仔细观察 。 对着光亮 , 他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青绿色的霉花和金黄色的葡萄球菌之间有一道奇怪的空白 , 泾渭分明 , 就好像两者不能相容似的 。
弗莱明一阵兴奋 , 他猜想是不是这坨霉花会产生某种物质 , 把与它直接接触的葡萄球菌杀死了?
他迫不及待地从培养皿中刮出一点霉菌 , 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 。
文章图片
透过厚厚的镜片 , 弗莱明发现这坨霉菌是青霉菌 。
菲莱明用培养液培养了更多的青霉菌 , 然后把培养液滴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里 。 奇迹出现了 , 几个小时后 , 金黄色葡萄球菌全死了 。
弗莱明继续实验 , 结果发现含有青霉菌的培养液还能杀死其他一些常见的导病菌:如白喉菌、炭疽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 。
1929年2月13日 , 弗莱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一文 , 向世界介绍了他的发现 。
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 。 它的发现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 , 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历史新纪元 。 1999年 , 著名的《时代》杂志将弗莱明评为20世纪100位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并对他的发现做了如下评价:
“这是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发现 。 那个霉斑中的活性成分被弗莱明命名为青霉素 , 事实证明它是具有强大效力的抗感染剂 。 当它最终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挽救生命的药物时 , 青霉素永远改变了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 到本世纪中叶 , 弗莱明的发现催生了巨大的制药工业 , 制造出了合成青霉素 , 征服了一些人类最古老的祸害 , 包括梅毒 , 坏疽和结核病 。 ”
读到这里 , 亲爱的同学 , 你是不是觉得弗莱明真是个幸运儿?不收拾实验器皿就急着去度假那是偷懒啊!偷个懒、度个假 , 回来就就成了伟大科学家——命真好啊!
事实上 , 弗莱明比上面故事里描述的还要幸运 , 很多个巧居然凑到一块了 。
弗莱明发现的这坨霉菌叫点青霉 , 非常罕见 。 后来的人猜想 , 这坨点青霉的孢子 , 很有可能来自于圣玛丽医学院的真菌学实验室 。 孢子是一个生物学的术语 , 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细菌的种子 。 弗莱明的幸运之处在于 , 竟然正好有点青霉孢子从真菌实验室飘出来 , 飘到他的实验室 , 又正好落在敞开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里 。
你说这这巧不巧?但还有更巧的 。 葡萄球菌是弗莱明在35摄氏度的温箱中培养出来的 , 而在这个温度下青霉却无法生长 , 青霉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0度左右 。 但碰巧的是弗莱明将养着葡萄球菌的器皿拉在了实验桌上、没放回到温箱中去就离开了 。 而之后伦敦的天气又恰好有几天特别凉爽 , 青霉才得以生长 , 而葡萄球菌在这个温度下则难以生长 , 这才给了青霉“壮大”的机会 。 然后气温又回升 , 葡萄球菌开始生长 , 但这时青霉已经产生了足够的青霉素来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了 。
上面提到的环节只要有一个点不凑巧 , 弗莱明就发现不了青霉素 。
实在是太幸运了!
但亲爱的同学 , 你有没有意识到 , 这一切的碰巧最终能够成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幸运都源于他的一个举动:弗莱明拿起培养皿仔细观察了霉斑 。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 , 相信大家可能碰到过冰箱里食物长霉的情况 , 但你有没有想到过拿起来仔细观察一下呢?
至少涂老师和郦老师都没有 。
文章图片
“啊呀 , 长霉了!真恶心!扔了!”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 。
弗莱明的器皿里养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 看到长霉 , 他的反应完全可以跟我们一样:“糟糕 , 长霉了!不能用了!扔了吧!”如果扔了 , 前面一切的巧合就全部白白浪费了 。
但弗莱明因为好奇心 , 拿起培养皿来仔细观察 。 这一小小的举动 , 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 也改变了人类历史 。
可见 , 要创新 , 好奇心和观察力必不可少 。
——《和爸妈一起学创新》
《和爸妈一起学创新》
《和爸妈一起学创业》
作者: 涂子沛 郦光伟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6月
如何
参加
1
想要书的朋友请在下方留言区直接留言 , 给我们发来你想要《和爸妈一起学创新》《和爸妈一起学创业》的理由!你给出的理由越真切 , 分享越精彩 , 距离收到赠书也就越近 。
2
《和爸妈一起学创新》《和爸妈一起学创业》赠书共4套 。 我们将在点赞数量最高的3位读者中选择1位 , 同时在所有留言中选择留言最为精彩的3位读者赠出该书 。 如果未能获得赠书 , 又希望阅读《和爸妈一起学创新》《和爸妈一起学创业》 , 也可以点击书封上的链接进行购买(有福利优惠价格) 。
3
活动截止日期:2021年7月11日10时(我们会通过回复留言确认福利获得者 , 然后请被选中的读者另外单独发一条留言 , 告诉书评君你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 。
文案:安也;编辑:申婵;校对:李世辉 。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
推荐阅读
- 外置|好消息!巨好用的国球汇限定·汇星3耀眼登场,限时送福利!
- 软件|员工幸福也是生产力!日企推“AI相亲”福利
- 最新消息|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 新增生育奖金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福利|【文末福利】元宇宙真的是人间天堂吗?元宇宙时代的5大风险
- 产品|走进园区企业丨用尖端材料学解决医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