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文章图片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
新能源汽车风口依旧 , 转眼也就迎来了销量考核 。
传统汽车、造车新势力纷纷亮出自己的答卷 , 其中比亚迪的销量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 数据显示 , 2021年1-6月比亚迪共计销售新车24.67万辆 。 值得一提的是 ,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15.02万辆 , 为上半年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 。
在6月49756辆的销量中 , 新能源汽车亦达到了40116辆 , 同比增207% , 占总销量的80% 。
而在5月以3.34万辆的成绩登顶中国销量榜首的特斯拉 , 6月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惊喜 , 33155辆的销量显然已落后比亚迪一大截 。
那么 , 在众多新老品牌同场竞技之下 , 为何比亚迪能在销量上占据上风?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涨 , 又会否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造成影响?
首破4万辆 , 新纪录背后的催化剂
6月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上 , 比亚迪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 , 燃油车仅销售9649辆 , 同比下滑50.67% , 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比亚迪销量的主力军 , 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比亚迪的核心战略 。
深究背后的逻辑 , 无非源自这两大方面 。
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被市场认可接受 。 根据中汽协预测 , 今年初对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为180万辆 , 而随着销量持续走高 , 有望达200万辆 。 这也就是说 ,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国内车市加速新引擎 , 变革着以燃油车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
市场利好 , 消费观念升级转变 , 比亚迪能迎来销量大增显然是顺应了经济环境走势 。
另一方面 , 目前芯片缺口问题加剧 , 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这也一度引起业界的恐慌 , 但比亚迪却还能逆向而行 , 显然跟自身拥有动力电池业务密不可分 。 动力电池如今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关键 , 而比亚迪作为锂电概念“四大天王”之一 , 与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宁德时代占据着大片江湖 , 硬件制造方面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 显然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完全可以放开手去做 , 帮其迅速抢占市场 。
相比之下 , 其它车企为解决电池问题 , 需要想方设法与电池厂合作 , 由此诞生的车企与电池厂“CP”风不断 , 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 , 爱驰汽车与宁德时代参股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 大众和宁德时代合作等等 。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文章图片
图2/5

再者 , 比亚迪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也是其争夺市场的利器 , 研发的刀片电池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力密度 , 安全、低成本成为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 即满足了消费者关注的安全问题 , 也以价格低很快拥抱了中低端消费市场 。
而为突破超低油耗 , 比亚迪在DM-i超级混动系统核心部件 , EHS电混系统上颇有研究 , 其双电控搭载比亚迪第四代IGBT技术 , 电控效率高达98.5% , 降低了电控损耗 。
这样看来 , 比亚迪6月的销量大增并不是偶然 。 另外在当今国货崛起的趋势下 , 特斯拉今年口碑下滑等外部因素 , 也让比亚迪的突围多了一份“天时地利”
反超特斯拉 , 新能源汽车格局生变?
作为如今最为火爆的新能源领域 , 新能源汽车自然也是不容错过的赛道 。
赛道扩容之下 , 引发的是造车乐趣不断 , 各大企业开始疯狂入局 , 华为、百度、滴滴、小米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卷入这股浪潮 , 造车新势力排位赛不断 , 无论以哪种姿态进入 , 无疑都是嗅到了利益的味道 。
然而随着6月的结束 , 销量的大考则是衡量车企最重要的一把尺子 ,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 , 蔚小理以高票数占据了前三 , 而哪吒、零跑则分别以5138辆、3941辆的成绩位居其后 。 一众造车势力之下 , 第一梯队依旧领跑 , 第二梯队有人退出有人补位 。
当然 , 相比万字头的比亚迪 , 一众造车新势力显然还卷在“后浪”之中 。 然而 , 比亚迪仍然做不到“高枕无忧” , 相比行业的头部玩家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V Sales最新数据 , 2021年Q1 , 全球汽车实现112.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 , 特斯拉Model 3以126716辆的销量登榜首 , 五菱宏光Mini EV以96674辆的销量位列第二 , 而比亚迪汉EV则以销量21354辆排列第四 。
国内市场表现来看 , 2020年特斯拉Model 3全年累计销量达137459辆 , 登顶中国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 但在今年Q1 ,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红光MINI则以72498辆超越特斯拉的52858辆 , 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 。 这其中显然没有比亚迪的身影 , 虽然在市场有一定的份额 , 新能源赛道中仍难以拔得头筹 。
但回看刚过去的6月 , 比亚迪销量实现大幅反转 , 将一众车企抛在脑后 。 其中最为亮眼的DM插电式混动车型 , 共销售20100辆 , 同比去年同期增536% , 与纯电动车型达到了五五开的水平 , DM-i车型开始为比亚迪赋能发力 , 并出现了卖到断货的罕见场景 。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文章图片
图3/5

7月5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为啥2月份定的宋PLUS DM-i车型 , 现在还没收到货?”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文章图片
图4/5

可见 ,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蓝图正加速兑现 。 贴近消费者核心需求 , 规避传统燃油车弊端 , 结合纯电动车的优点 , 另加国家的政策补贴 , 比亚迪利用DM爆款优势筑起了销量的另一片天 。
而就在昨晚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车销量来看 ,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 , 比亚迪销量为40532辆 , 位列国内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一 , 特斯拉位列行业第二 , 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已悄然发生转变 。
但回归到比亚迪 , 即便是新能源格局会产生变化 ,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依然存在不少劲敌 , 未来能否摆脱掉一些品牌的定位标签亦是有关关键 。
增厚价值 , 比亚迪还需要什么筹码?
作为出行领域的标配汽车自然也是国民关心的头等大事 , 根据汽协会发布的数据 , 2020年度或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底年份 , 2021年将恢复正增长 , 汽车销量有望超2600万辆 , 同比增4% 。
此背景下 , 汽车行业细分领域的新能源汽车 , 自然迎来了行业的高峰期 。 作为头部企业的比亚迪显然也多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 另加作为受缺芯影响较小的车企 , 在投资价值方面显然增值不少 。
相比如今受缺芯影响急的焦头烂额的大部分车企 , 根据财联社统计的部分车企数据 , 截止7月7日 , 在芯片短缺因素下 , 吉利、东风、本田等企业6月销量增速开始转负 。 其中 , 吉利销量100163辆 , 同比下跌9%;东风乘用车销量173238 辆 , 同比下跌15%;本田在华销量118168辆 , 同比下跌19% 。 这样来看 , 比亚迪显然更受资本的喜爱 。

|新能源销量反超特斯拉,不“芯慌”的比亚迪能否高枕无忧
文章图片
图5/5

本着自身电池的优势 , 稳步发展的比亚迪也想拥有更坚固的护城河 , 为经济的增长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 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 。
随着现今诸多车企都在如火如荼展开高端战略 , 如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奇瑞的星途等等 , 且大部分高端品牌都在销量上有了不错的成绩答卷 。 红利之下 , 比亚迪必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 这也是其提高市占率的不二选择 。
有着不错的电池技术 , 另加在车载智能系统、绿净系统及遥控驾驶等诸多方面的良好表现 , 为比亚迪获得“入场券”增添了些许底气 。 同时比亚迪唐、比亚迪汉已攻入20万到30万之间的区间价格 , 市场表现不错 , 这为其后期布局高端加分不少 。
然而回看如今的高端市场 , 特斯拉鲢鱼效应功不可没 , 旗下Model S和Model X已夯实了高端形象 , 而造车新贵蔚来的ES8、ES8首先摘得红利 , 紧随其后的理想ONE和小鹏P7 , 也在以新发姿态打入高级市场 。
此外 , 原有的豪车品牌奥迪、奔驰、宝马、保时捷等都开始布局其中 , 比亚迪此阶段想要进入或将面临的挑战不小 。
如今比亚迪销售的汽车中销量最好的仍是性价比较高的车型 , 这也意味着在消费者心中比亚迪属中低端消费品牌 。 如同小米已成为手机领域高性价比的象征 , 小米9首月销量突破150万 , 作为高端产品的小米10发布两个月才达到100万的销量 , 后面逐渐落入中端市场 。 消费者固有模式下 , 要想打破这样的禁锢可想而知有多难 。
比亚迪同样如此 , 除开技术等硬性条件 , 消费者的认可才是更关键的 ,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 比亚迪要想实现高端化要跨过的坎并不少 。
然后在高端化还未能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之前 , 后续行业受芯片卡脖子现象得到缓解 , 比亚迪还可能会面临其它品牌销量增长的反扑 , 另加国家补贴下滑 , 充电桩设备不完备 , 根据特斯拉今年3月数据 , 其超级充电桩在中国已突破6000桩 。 显然摆在比亚迪面前的困境不小 。
总的来说 , 新能源汽车行业“长坡厚雪” , 作为传统车企比亚迪已经手中握有不少王牌 , 但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入局亦是有备而来 , 比亚迪想象力很丰富但阻力也不少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