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能源车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
【证券日报|新能源车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_原题是:新能源车年销量 有望突破200万辆
本报采访人员 龚梦泽
7月5日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获悉 , 中汽协根据统计重点企业旬报情况预估 , 今年上半年 , 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估完成1280.1万辆 , 同比增长24.8%;6月份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192.6万辆 , 同比下降16.3% 。 细分车型来看 , 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4.9% , 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0.8% 。
“二季度芯片短缺的影响比第一季度严重 , 部分车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节奏 , 相对于企业原计划产销量 , 二季度实际产能可能降低10%左右 。 ”中汽协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 , 截至目前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 , 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 这其中 , MCU控制芯片最为紧缺 。 由于当前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 , 市场上出现芯片分销商囤货居奇、漫天要价情况 。
同时 , 企业也选择大量囤货扫货 , 提高芯片库存 , 来抵御未来的风险 , 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芯片短缺困境 。 中汽协方面乐观预计 , 汽车芯片短缺情况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缓解 。
不过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车市一抹亮色 , 年内有望逆势创新高 。 根据中汽协预测 ,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实现46%的增长 。 对此 ,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 , 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200万辆不成问题 。 业内也普遍认为 , 未来几年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速将在新兴行业中领跑 , 此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公司也将迎来新浪潮 。
芯片短缺致热门车型库存紧张
据中汽协公布的5月份产销数据显示 , 今年5月份 , 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出现年内首降 , 汽车产销分别为204万辆和212.8万辆 , 环比下降8.7%和5.5% , 同比下降6.8%和3.1% 。
中汽协方面认为 , 芯片短缺是导致5月汽车产销双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车市复苏 ,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爆发式需求 。 而芯片代工厂在车规芯片上的产能布局不能及时跟上行业需求 , 导致了供需的错位 。 进而发生了催货、抢芯、涨价等现象 。
从终端销售情况来看 , 芯片短缺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 据采访人员观察 , 目前一些热门车型库存日益紧张 , 比如一汽-大众、日产、福特的车型 , 主要带来的影响是车型库存深度的降低 , 经销商的进销差也在缩小 。 不过 , 越是高端品牌收窄幅度越小 , 越是中端品牌收窄幅度越大 。
对此 , 理想汽车CEO李想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这一轮芯片缺货缺的不是主芯片 , 缺的都是功能芯片 。 “像高通、地平线的芯片是不缺货的 , 因为先进制程的整个产能是有很好保证的 。 ”他补充道 , 不过一个NOA的控制器上面会有很多价格并不高的芯片 , 缺了它们也会导致整个控制器无法使用 。
至于危机何时才能解除 , 由于芯片短缺波及169个行业 , 产业链影响非常广泛 , 各家机构和车企普遍预计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至少持续到2022年 , 甚至有供应商宣称 , 高端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解决 。
需要指出的是 , 此次芯片危机已经让车企深刻认识到了当前芯片运作模式的不足 , 并借此开拓国内已经具备代工能力的新合作伙伴 。
据悉 , 中国国产光刻机已经能够量产55nm芯片 , 28nm产业链也将在1-2年内完全国产化 。 在林示看来 , 随着国内不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 , 完成复杂的芯片设计和通过严苛的ASIL-D安全验证时间缩短 。 若国内芯片公司能尽早加入供应商体系 , 将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会 。
新能源车步入市场化阶段
与市场整体下挫走势不同 , 新能源车年内景气度不断高涨 。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 , 今年5月份 ,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21.7万辆 , 同比增长159.7%;前5个月累计销量达95.0万辆 , 同比增长224.2% 。 按照中汽协最新的预测 , 2021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 , 达240万辆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 。 在这一背景下 , 造车新势力亦率先晒出了6月份的成绩单:蔚来以8083辆交付量排名第一 , 理想汽车以7713辆排名第二 , 小鹏汽车月交付6565辆位居第三 , 同比增长分别为116%、321%和617%;哪吒和零跑则以5138辆和3941辆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
事实上 , 除市场整体因素外 , 各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渠道及充电站布局等方面的推进 , 在一定程度也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转换率 。 在师建华看来 ,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续航里程的提升等 ,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 新能源车市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市场化阶段 。
与此同时 , 在“碳中和”和“碳达峰”两个方针政策的倡导下 ,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外部环境还在不断优化、加速发展 。 一方面 , 产业界的各项规划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指明了确切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 ,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给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与鼓励 。
推荐阅读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IT|新能源车专属保险上线,保费却贵了?业内人士回应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