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居住服务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潜在数字空间超200亿平方米

“AI技术在过去十年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相比于其他行业 , 居住行业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 ”贝壳找房副总裁叶杰平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居住科技论坛上说道 。

整体|居住服务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潜在数字空间超200亿平方米
文章图片

从数据上看可能更加明显 ,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 , 房地产领域数字化程度不足10分(1-100分计分) , 远远落后于媒体、金融行业 。 可见居住服务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 。
但是调研数据显示 , 居住行业的数字空间仍充满想象 , 同时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居住数字空间市场 。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居住数字空间研究报告》 , 中国城镇存量住宅超3亿套、340亿平米 , 远远超过全美1.4亿套、约200亿平米 。 交易规模来看 , 2020年 , 中国居住服务业交易规模近30万亿 , 拥有5个超万亿市场规模的产业群 。 其中 , 仅住宅交易规模约22.7万亿元 , 位居全球之首 。 然而 , 当前数字空间渗透率不足20% , 数字空间潜在能量巨大 。
从实践来看 , 参会嘉宾均认为 , 数字空间是一场长期战役 。
【整体|居住服务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潜在数字空间超200亿平方米】调研数据显示 , 约42%居住服务企业尝试数字化转型 , 其中100人以下中小型公司数字化转型比例更低 , 比例不足两成 。 这是由于居住服务业具有典型的本地化、重线下、劳动密集型等特征 , 行业数字化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 而众多居住服务企业缺乏足够的战略决心、资金以及配套的组织和人才推动数字化升级 。
与此同时 , 仅两成居住服务企业初步建立了空间数据库 , 当中八成企业选择自建 , 导致数据建设规模效应缺乏 , 数据价值难以充分利用 。 其中 , 数据采集环节是硬骨头 , 高度依赖线下人工 , 这一占比近50%;数据合作、数据人才和数据清洗极大地约束了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 同时 , 由于行业缺乏通用数据采集标准 , 因此空间数据无法向产业上下游公司开放使用 。
从贝壳找房目前数字化情况而言 , 目前其已建立空间多维、动态信息的数据采集 。 贝壳找房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 , 其自2008年开始重度投入建设楼盘字典产品 , 并于2018年规模采集空间三维信息 , 截至2021年3月 , 楼盘字典已经覆盖2.4亿套住宅 , 近千万套VR房源 。
从趋势来看 , 贝壳研究院认为 , 合作共建、数字共赢是构建数字空间的有效路径 。 随着消费者主权崛起 , 以消费者为中心 , 共建数字空间势在必行 。 因此 , 以信任为根本 , 以数据隐私安全、合法为前提 , 产业参与者逐步推动数据共享、开放 , 进而推动合作框架机制化、数据标准统一化、数据和技术产品化、数据风险前置化管理 , 最终协同政府由竖到横 , 共建全产业链覆盖的第三方数字空间运营平台 , 改写产业数字化升级路径 。
看未来 , 数字空间的建设将重塑居住服务的效率和品质 。 一方面 , “空间即服务” , 数字空间将打破时空约束 , 为消费者打造虚实同构的“第三体验空间” , 提供一站式、超个性化品质服务;另一方面 , “空间即产业” , 以数字空间为载体 , 紧密连接开发商、房产交易、家装、智能家居等产业各方 , 衍生大量的创新空间和崭新的行业机会 , 不断涌现出新职业 。 空间数字化承载了中国数亿家庭对打破空间约束、追求更美好居住的期待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