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采访人员/王郁彪实习采访人员/陈婷
编辑/刘雪梅
事情发生得并不意外 , 朱梁(化名)还是备觉可惜 。 “其他客户的采购提醒我 , 我才知道同程生活出了问题 。 ”7月9日 , 同程生活一名米粮供应商朱梁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朱梁透露 , 由于同程生活的业务近几年一直在萎缩 , 他所在的公司对与同程生活的合作不太上心 , “我们从同程生活起步开始就是它的供应商 , 它的单量2020年还算可以 , 但之后就开始持续萎缩 , 我们业内也都知道它的情况 。 ”
7月7日 , 在供应商的围堵中 , 同程生活创始人兼CEO何鹏宇涕泪横流 。
也正是当夜 , 同程生活主体公司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鲜橙科技”)在其公众号宣布破产 。 蹊跷的是 , 7月6日 , 该公众号还一度发布公告转型升级 , 称“同程生活”改名为“蜜橙生活” , 将进一步加大团长私域流量及直播供应链端投入 。
曾几何时 , 同程生活还是社区团购赛道第一梯队中的一员 , 估值一度超10亿美元 。 启信宝显示 , 同程生活主体公司鲜橙科技成立于2018年1月 , 孵化于同程集团 , 创立以来屡获融资 。 截至目前 , 同程生活已获得8次融资 , 并且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0年7月;据公开统计 , 同程生活获得的投融资总额超过了19亿人民币 。
同程生活不断“膨胀” 。 2019年 , 同程生活并购广州千鲜汇 , 全面进军华南市场;2019年9月 , 湖南的考拉精选并入同程生活;2020年7月 , 同程生活与邻邻壹完成战略合并 。
过大的体量却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 据一名供应商向采访人员透露 , 同程生活光对供应商的欠款就达数亿 , “我们一个群统计就有8000万 , 其他群就不要说了 , 广州千鲜汇那边还有四五百号人呢 。 ”另据采访人员得到的一份登记在册的欠款报表 , 截至7月9号下午6点 , 409户供应商的欠款达1.66亿 。
去年12月底 , 何鹏宇还曾向媒体透露 , 同程生活2020年的GMV接近100亿 , 平均每月GMV近10亿 。 而如今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 , 曾经估值达10亿美金的社区团购“独角兽” , 为何会急转直下?同程生活的骤然崩塌 , 是否标志着社区团购就此奔向“两极”?
开年以来急转直下 , 资金链断裂早有预兆
谁能想到 , 含着半个金汤勺出生的同程生活 , 居然走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
广州地区的供应商周律(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透露 , 同程生活方面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没有向其付过款 , 累计拖欠货款金额已经将近170万 。
周律说 , 同程生活之前与公司合作时账期是送多少货结多少 , “从今年开始改成了7天结一次 , 但从5月份开始就再也没有付过款 。 ”
据周律透露 , 比起其他客户 , 同程生活在对供应商的销售信息披露上一向不透明 , “只有它给我们对账单 , 我们才知道卖了多少 , 其他平台的销售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 , 在货款上 , 其他平台一般是今天卖掉、第二天可以提款的 。 ”

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文章图片
图1/4
同程生活旗下广州千鲜汇已登记在册欠款列表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陈婷 截图
上海的朱梁透露 , 同程生活曾在6月18号向其公司结过一次款 , 目前还欠17万左右 。 据他说 , 由于同程生活的账期忽长忽短 , 供应商也很难知道具体情况 。
“如果严格按照合同来 , 是3天就要结款的 , 但一般都要半个多月 , 所以在传出破产消息之前 , 我们也没料到会出这种事 。 ”朱梁说 。
在团长端 , 与其他社区团购平台的现提佣金相比 , 据同程生活苏州员工王超(化名)透露 , 同程生活的团长佣金通常是次月10日才结算 。
另据位于广州的一家规模较大的供应商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同程生活的资金向来不稳 , “一般社区团购平台是不压款的 , 只有一个结账周期 , 一般结账周期是4天到5天 , 压供应商周期相当于向供应商融资 。 ”
可见 , 供应商围堵苏州总部是突发事件 , 但同程生活的资金链问题或早有伏笔 。
王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公司前几日刚刚发了6月工资 , “按惯例是10号发放的 , 这个月提前了 。 ”
王超说 , 他此前便听到风声 , 说公司正在和其他平台谈收购事宜 , 但是没想到会直接破产 , “何鹏宇曾透露 , 前面有在和美团谈收购的事情 , 破产前已经谈了有将近20次 。 ”
朱梁透露 , 从今年初开始 , 同程生活的订单量已经开始快速萎缩 。 王超也表示 , 过年之后 , 他便感觉到公司和巨头已经打不过了 , “后面才迫不得已和字节跳动去谈合作的事情 。 ”
消息显示 , 4月底 , 同程生活与抖音开启战略合作 , 在江苏、广东等地的若干城市 , 在抖音本地页可以通过顶部的社区团购入口 , 直接进入同程生活 。
多名供应商透露 , 目前 , 同程生活方面已经提出了供应商欠款的两种解决方案 。

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文章图片
图2/4
供应商结算确认单空表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方案A为债务人以现金方式向供应商支付欠款金额的40% , 剩余60% , 待债务人破产清算后 , 由法院分配 。 40%欠款的付款时间为本确认单签署后15日支付一半 , 本确认单签署后30日支付剩余一半 。
方案B , 债务人以现金方式向供应商支付欠款金额的60% , 剩余40% , 供应商放弃追偿 , 不再向债务人主张任何权益 。 60%欠款的付款时间为本确认单签署后15日支付一半 , 本确认单签署后30日支付一半 。
据媒体报道 , 截至7月9日上午 , 同程生活已经与超过600家供应商签署还款协议 。

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文章图片
图3/4
供应商结算确认单 已有供应商签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据悉 , 在进入破产程序前 , 已经签订的还款协议 , 款项主要来源于何鹏宇及团队筹措借款 。
不过 , 朱梁目前还没有接受该协议 , 在他看来 , 同程生活的破产方案“没有诚意” 。
“呆萝卜当初资金链断裂的时候 , 也是客客气气把账结了的 ,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 ”朱梁表示 。
在员工赔偿方面 , 王超透露 , 目前尚未收到相关解决方案 。
巨头入场掀“补贴大战”
同程生活节节败退
眼看他起高楼 。 2020年12月 , 何鹏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 同程生活2020年的GMV近100亿 , 平均每个月的GMV近10亿;“明年的GMV目标是翻三倍 , 做到300亿到500亿 , 同时公司整体希望能盈利 。 ”他说 。
当时 , 他还曾表示 , 截至2020年12月 , 同程生活核心城市差不多在70多个 , 主要集中在江苏 , 广东 , 浙江等地 , 过半城市已做到了盈亏平衡 , 毛利最高能做到二十多个点 。
蹊跷的是 , 就在宣布破产的前一天 , 2021年7月6日 , 原同程生活公众号还发布公告称 , “同程生活”改名为“蜜橙生活” , 将进一步加大团长私域流量及直播供应链端投入 , 为团长提供更多优质商品 。
这一迹象难免给人同程生活要改头换面东山再起的感觉 。 同时 , 何鹏宇还宣称要将另外一个业务“再做到10亿美金” 。
去年底的雄心壮志犹言在耳 , 仅过半年便宣告破产 , 是什么让现实如此戏剧化?
内部信中 , 何鹏宇解释道 , 自2020年9月开始 , 社区团购行业风云突变 , 行业从“拼创新”“拼执行”的时代转变成“拼资本”“拼补贴”的时代 , 同程生活此前的商业模式备受挑战 。
王超表示 , 在巨头入场之前 , 同程生活有许多自己坚持的规矩:“一个小区只能开一个到两个点 , 保证团长间不出现恶性竞争;团长申请条件要求微信群有150人;单价达到100元才起送 。 ”
在巨头入场之后 , 相关要求一降再降乃至取消 。
“佛山刚开团的时候 , 还是两天送一次货 , 而且要满500元才送货 , 之后 , 降到了100元开始送货 , 后来不满100元也送了 。 ”王超回忆 , 在微信群人数要求上 , 也从一开始的150人 , 降到120人 , 再调整到60人 , 最后不限人数 。
商业模式备受挑战的同时 , 同程生活也一度卷入补贴大战 。
王超回忆 , 同程生活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 , 便开始大额补贴 。 去年12月 , 在大本营苏州 , 同程生活推出“亿元补贴进社区”活动 , 包含“每日一分购”“每日万人团”“天天秒杀价”等 。
何鹏宇曾表示 , 巨头的补贴是眼花缭乱的 , “基本上巨头夸张到毛利仅仅为5个点 , 甚至零毛利、负毛利也有 。 打个比方 , 10块钱进的货9块钱就卖 , 相对来说我们的毛利维持在20多个点 , 价格上有压力 。 ”
很快 , 同程生活就支撑不住了 。 今年6月 , 据媒体报道 , 同程生活湖南地区暂停运营、团点关闭 。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同程生活起源于同程生态 , 进入社区团购赛道本就是隔行如隔山 , “在巨头没进来之前 , 同程生活在团长的拓展上可选择性很多 , 团长还未被巨头分流 , 因此有着不错的数据 , 周转率过关 , 因此也能吸引到一些融资 。 ”
庄帅表示 , 巨头入场之后 , 团长被分流 , 巨头加码地推和团长补贴 , 同程生活在没有及时调整和资金供血的情况下 , 订单断崖式下跌不可避免 。
在庄帅看来 , 如果同程生活足够清醒 , 就应当预判到巨头的入场 , 而不至于到如今的慌不择路 。
为了生存 , 同程生活在今年夏天开启了第二轮社区团购淘汰赛 。 夏天对社区团购而言是莫大考验 , 气温的升高大大提升生鲜的损耗率 , 这让基础能力本就捉襟见肘的社区团购玩家们苦苦挣扎 。

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
文章图片
图4/4
2月18日 , 青山区园林路 , 中小超市正在打包社区团购的货物 。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明双 摄
“冷链能力建设的关键还在于成本 , 如果不是低价策略 , 企业就更有能力去采用冷链运输 。 另一面 , 消费者早已养成‘低价享受高质量服务’的习惯 , 这种‘理所当然’正加速蚕食市面上气数殆尽的中小玩家 。 这很无奈 。 ”供应链专家陈晓曦坦陈 。
生鲜的数字化、线上化始终是互联网公司近年来绕不开的课题 。 巨头在主营业务之外 , 寄希望于二度翻出的社区团购 , 欲扶持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这加速冲击和分化了社区团购旧有格局 , 战场上弥漫着“内卷”气息 。
“社区团购二次爆发后 , 部分平台依旧没有放弃‘野蛮扩张’的方式 , 通过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销售 , 明显低于批发市场价格的促销比比皆是 , 这破坏了现有供应链产业和自身产业正常发展的平衡 。 特别是在供应端 , 低价倾销引发品牌供应商遭遇跨省串货、低价外采、无发票竞价采购等乱象 , 令人忧心 。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此表示 。
同程生活的问题也出在此 。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巨头通过补贴的方式进入赛道 , 实际上并不是凭着经营能力和运营效率决定着发展前途 , “而是谁的资金能力更强 , 谁能在亏损中坚持得更久 , 谁就能生存 。 ”
通过低价引流 , 势必影响原有相对公平、平衡的营商环境 。 而破坏市场正常价格体系 , 造成商品供应商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 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往常价格的认知产生不信任等影响 。
赖阳认为 , 这就造成了早期进入赛道的企业“扛”不下去 。 2020年12月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出台了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 , 明确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得低价倾销、互联网杀熟等行为 。
“九不得”新规和一张张处罚令让市场整体“降温” , 市场环境整体的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 但这也没能让同程生活恢复元气 。 巨头反而加速切换玩法 , 垂直领域的玩家只能不断后退 。
陈晓曦认为 , 社区团购的未来走向 , “两极分化”将是关键词之一 。 多多买菜、美团买菜等巨头 , 拥有资本、流量优势 , 互联网思维和打法较为突出 , 牺牲利润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做大规模;腰部及以下的团购平台 , 专注于自己原有的优势区域 , 做大订单密度 , 寻找差异化的品类或人群 , 追求利润才能生存下去 , 未来即使被巨头收购 , 也更有谈判的筹码 。
社区团购的“长期生意”:供应链建设是唯一出路
社区团购加速转向供应链方向建设是不是唯一出路?答案是肯定的 , 但知易行难 。
“事实上 , 我国大量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 , 但消费端在东南沿海或者中部地区 , 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供应链投入 。 而受农产品本身特殊性影响 , 很多时候流通企业并不愿意全方位的解决流通环节的问题 , 因为风险太大 。 ”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此前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根据李少华给出的一组数据来看 , 在整个农产品价值链条上 , 农民在供给端的投入是55% , 占比最多 , 但在农产品增值环节 , 农民只获得22%的回报;中端、销售端20%投入即可获得20%增值 , 投入和回报能达到基本的平衡;广泛的增值实际在流通环节被消耗掉了 , 流通环节真正有效投入只有20%左右 。
不难看出 , 由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条过于冗长 , 许多收益被中间商“赚了差价” 。 这是包括社区团购在内的生鲜业务供应链的大前端 。
现阶段 , 巨头们也意识到了供应链大前端的重要性 , 并加速猛攻 。 如京东近8亿港元入股大型农产品流通服务商中国地利;阿里、拼多多向产地端进行战略倾斜 , 如阿里重投产地仓建设 。 在一定程度上 , 这的确可以解决社区团购自身规模性不足的问题 , 从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的过程中 , 对生鲜供应链上游的把控变得十分重要 , 这也是一件好事 。
然而 , 农产品供应链大前端的沉疴宿疾 , 仅凭几家社区团购或生鲜电商一己之力 , 可以彻底改变和重新布局吗?
同时 , 社区团购后端供应链同样需要长期投入 。 陈晓曦告诉采访人员 , 高速增长意味着背后要有持续的高质量的流量引入 , 供应链建设则侧重于选品和采购 , 甚至是自建或自营生产基地 , 要解决这两者间快慢的矛盾关系 , 回归根源还是在于人货的高效匹配 。 因此 , 供应链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然 , 在数字化过程中 , 要重点发展预测性分析能力、全链条可视化能力和库内自动化运作能力 。
供应链上下游良好的衔接与协同 , 进而保证生鲜品质的稳定 , 是社区团购玩家们制胜的关键 , “得供应链者、以技术赋能者得天下 , 否则剩下的依旧只有一地鸡毛 。 ”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
像同程生活这样的社区团购“老师傅” , 在供应链上既无足以匹敌巨头的资金 , 也缺乏改变现实的能力与决心 , 在激烈的混战中 , 难免被乱拳打趴下 。
【每日经济新闻|8次融资估值10亿美元 同程生活破产隐情:社区团购“乱拳打死老师傅”?】2018-2019年是社区团购的首轮洗牌期 , 疫情让社区团购重新站上风口 , 并在巨头和资本的双重裹挟下再次达到顶峰后 , 又在2021年夏天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
但对于像同程生活这样的中小玩家而言 , 热闹都是他们(巨头)的 , 自己或许连想做好的机会都没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