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快来看“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


嫦娥|快来看“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
文章图片

▲观众正在观看月壤 。 深圳晚报采访人员 余海洪摄
深圳晚报讯 (采访人员杨慧)近日 , 由“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100克月壤登陆深圳博物馆“眼界——人类观天手段之沿革”大展 , 引发了一波观展热潮 。 喜马拉雅平台“听见·深博”频道还为本次展览上线新一期节目 , 为观众线上导览 。 据悉 , 本次展览将跨越暑假展至9月12日 , 免费对公众开放 。
据介绍 , 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了地外探天方面的宝贵展品 , 如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神舟五号烧蚀底碎片、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幅月面图像的月球仪等 。
北京天文馆提供了40余架珍贵古董望远镜 , 是该馆古董望远镜藏品的首次大规模展出 。 北京天文馆还提供了反映我国古代天文成就的浑仪、简仪、圭表等文物复制品以及珍贵陨石 。 上海科技馆提供了北京古观象台局部微缩模型、星宿机械互动展项、水运仪象台触摸互动屏、天坛结构动画投影等互动和多媒体展项 。
展览现场 , 装在密闭水晶玻置里的月壤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 深圳博物馆的天体物理专家李百乐介绍 , 月球表面不是坚硬的岩石 , 而是覆盖了一层松散的土壤 , 科学家称之为“月壤” 。 月壤不能接触空气 , 所以必须存放在密封体内 。 由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除了进行科学研究之外 , 一部分入藏国家博物馆 , 进行公众科普教育;一部分按协议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还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 , 作为国礼赠送 。
此次 , 深圳博物馆也拿出了自己的天文宝贝:世界最大巡天项目——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观测盘、古代天文书籍、各国天文邮票、西汉星云纹铜镜和清代鼻烟壶等 。 展览还专门为二十四节气做了一个有趣装置 , 成为了展览的打卡热点 。
【嫦娥|快来看“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作者:杨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