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安度三伏 请收好这份“防病锦囊”
□文/黑龙江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霍营
俗话说“冷在三九 , 热在三伏” , 今年的三伏天已至 , 又是超长的40天!三伏天哪些疾病多发 , 人们在防暑降温方面有哪些误区 , 如何安然度过这个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近日 , 采访人员走访了我省多家三甲医院心内科、急诊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 , 为读者整理了三伏天“防病锦囊” 。
锦囊一
三伏天血压易波动 谨防心梗
“最近天气炎热 , 我发现血压有所降低 , 就偷偷地把降压药停了一阵 , 没想到这个举动差点害了自己 。 ”几天前 , 哈尔滨市民赵阿姨因急性心梗发作被送医抢救 , 所幸就医及时 , 医护合力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 采访人员从省内多家医院的心内科、急诊科了解到 , 自从入夏以来 , 急性心梗患者明显增多 , 特别是进入三伏天后 , 急性心梗患者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周大亮介绍 , 很多患者认为冬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 , 夏季相对安全 , 实则不然 , 三伏天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另一个高峰 。 三伏天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 很容易大量出汗 , 出汗后血液浓缩 , 交感神经兴奋 , 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液高凝、血压升高或者波动 , 再加上不恰当的降暑方法 , 如猛吹空调、风扇 , 猛喝冷饮 , 洗冷水澡等 ,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
针对一些高血压“老病号”夏季擅自将降压药停用、减量或者换药的现象 , 哈医大一院高血压病房主任赵德超教授明确指出 , 这种做法不可取!她建议 , 夏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进行家庭自测血压 。 每天按时规律的进行血压测量 , 并做好记录 , 如果经过科学的测量和评估 , 夏季血压确有明显且稳定的降低 , 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 , 科学地调整药物剂量 。
在中医看来 , 夏季阳气最旺盛 , 而“心”正好是主阳气的脏器 , 因此也是“养心”的最佳时期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三科耿乃志主任建议 , 夏季养心应先从膳食入手 , 做到适量、均衡 。 多吃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适当进食一些苦味食物;起居规律正常 , 可适时地晚睡早起 。 早起晨练养心阳 , 午时养心宜小睡 , 傍晚放松身心 。
锦囊二
防范高温中暑 避免暴晒保持通风
近日 , 我省伊春一名消防员灭火时不惧高温持续作战 , 灭火结束后高温中暑倒地 , 同伴不停地用矿泉水为他降温的视频 , 看后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 三伏天高温酷热 , 是中暑的高发期 。 如何避免中暑?一旦中暑了该怎么办?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急诊科主任贾维刚介绍 , 暑伏天 , 烈日下劳作会导致中暑 , 而高温且通风不良的环境 , 则更容易让人们受到暑邪侵袭 。 因此 , 防范中暑 , 不是只要避开阳光暴晒 , 在高温环境中 , 保持通风尤为重要 。 若出现胸闷恶心、心悸头晕、全身乏力等中暑先兆时 , 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饮水休息解暑 。
中暑很危险 , 及早预防是关键 , 对此 , 哈医大一院急诊内科主任董广涛给出了三个温馨提示:天气炎热时 , 不论是否口渴都应及时补充水分;市民特别是老、弱、病、幼等人群 , 应避免在11:00-15:00这个时间段内暴露于阳光太久 。 在阳光下活动时 , 尽量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 , 戴宽边遮阳帽 , 使用防晒霜;如必须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 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 温度超过40℃以上应停止户外作业 。
锦囊三
天热莫贪凉 当心腹泻和“空调面瘫”
【养心|安度三伏 请收好这份“防病锦囊”】采访人员走访了解到 , 自进入三伏天后 , 空调、电风扇等降温设备销售火爆 , 冰凉贴、便携风扇、冰镇饮品等等降温“神器”也备受市民青睐 。 然而在中医看来 , 三伏天是暑热夹湿节令 , 人体更易受到风寒湿气的侵袭 , 出现“热伤风”表现 。 另外 , 长时间吹电扇空调、贪凉冷饮等也容易造成寒邪直中脏腑 。 因此 , 专家建议 , 三伏天里除了要“防暑”外 , 还要注意“防寒” 。
近日 , 20岁的小张因为贪凉冷饮 , 导致一宿腹泻十余次 , 来到哈医大一院消化科就诊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盛夏来临 , 哈尔滨各大医院消化门诊因腹泻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 哈医大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史立军教授介绍 ,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 , 食物容易腐败变质 , 人们喜欢生冷饮食等因素 , 导致夏季腹泻高发 。 防治夏季腹泻 , 饮食上要注意少食生冷食物 , 尤其尽量减少和避免食用在路边摊购买的凉拌菜和熟菜;冰箱不是食物的“保险箱” , 像生肉制品、果蔬等食物不宜长期储存;腹泻病人不提倡进行“饥饿疗法” , 宜选择相对清淡、低油、易消化的食物;腹泻严重时不要滥用抗生素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尤其是儿童、老人和特殊疾病人群 。
7月16日 , 采访人员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诊室看到 , 不少患者正在进行针灸治疗 。 35岁的郑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他晚上开空调睡觉 , 没想到第二天半边脸就不会动了 , 得上了面瘫 。 对此 , 中医大一院针灸一科赵军主任介绍 , 夏天大汗后贪凉 , 温度突然变化 , 寒凉会对面部神经造成刺激 , 引发神经功能性障碍 , 出现面神经麻痹 。 她提醒 , 夏季面瘫患者多为风寒之邪外袭所致 , 市民开空调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上 , 并且开空调、睡觉开窗以及坐车时 , 切忌直接吹风 。
锦囊四
天热血糖易升高 糖尿病患者莫大意
“最近一段时间 , 可能是天热的缘故 , 来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少了 , 但在互联网医院上问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 患者的问题多集中在夏季血糖波动大、如何控制等方面 。 ”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段滨红主任介绍 , 三伏天里 , 糖尿病患者由于出汗多 , 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 , 很容易出现血糖升高、血压下降的现象 , 严重的还会出现一过性晕厥、甚至诱发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因此 ,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 控制好病情 。
在饮食上 , 最好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 , 坚持低糖、低脂、低盐的原则 , 同时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但糖尿病患者三伏天不宜剧烈运动 , 避免出汗过多 , 可赶在上午8点至9点钟之前 , 或晚餐后进行适当的活动 。
段滨红主任提醒 , 炎炎夏日 , 当糖尿病患者或普通人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烦渴等症状时 , 不要盲目认为是天热出汗多 , 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原有糖尿病加重或新发糖尿病出现的征兆 , 建议有上述症状的人群及时到医院检查血糖 , 以便明确病情 , 及时治疗 。
推荐阅读
- 地球|祝融号如何平安度过悠长“假期”
- 完祝融|即将迎来日凌挑战 祝融号如何平安度过悠长“假期”
- 地球|即将迎来日凌挑战 祝融号如何平安度过悠长“假期”
- 地球|即将迎来日凌挑战,祝融号如何平安度过悠长“假期”
- 气温|养心,从关注“五个怕”开始
- 人物|身陷台风、三伏天的外卖骑手 大多没有社保
- 枪手|三伏天,城市绿植如何度夏
- 老年人|三伏天来了,小心中暑!
- 环球科学|能平安度过圣诞节真是太不容易了:过圣诞的一万种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