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只取一瓢水,便知物种 “小布”身世被揭开


样品|只取一瓢水,便知物种 “小布”身世被揭开
文章图片

华大海洋科研人员在海上采集水样 。
南都讯 采访人员刘诗豪 深圳大鹏湾出没的鲸类动物“小布”到底是什么品种?近日 , 由华大海洋党支部书记、华大海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游欣欣博士带领的科研攻关小组运用环境DNA(eDNA)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 , 从水体样本中初步鉴定出现身在深圳大鹏湾海域“小布”是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 。
“小布”与小布氏鲸样本的序列相似性最高
自6月底“小布”惊现大鹏湾海域 , 科研攻关小组从小布活动的大鹏湾海域采集海水 , 从水体中捕获到的DNA片段得知 , 小布是一头小布氏鲸 。 小布氏鲸并不是小的布氏鲸 , 而是跟布氏鲸不同的物种 。 这是全球首次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水体样本中鉴定到这一物种 , 并将其从一类很难通过形态学或声学进行区分的近源物种中分辨出来 。
须鲸属是一类大型海洋哺乳动物 , 包含9个现生种 , 分别是4个曾被笼统划为布氏鲸的物种、普通小须鲸、南极小须鲸、长须鲸、黑板须鲸以及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蓝鲸 。
那么 , 小布到底属于四种中的哪一种呢?华大海洋科研人员通过对小布所生活的水域进行eDNA水体样品采集及高通量测序 , 以四种布氏鲸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序列 , 从52亿条测序序列捕获到6条能比对到参考序列的序列 , 再组装出4条长度约150~240 bp不等的小布线粒体基因序列 。 这4条序列与已报道的保存在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里的小布氏鲸样本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00%、100%和100% , 而与其他三个物种的序列相似性只有95%~97% 。
华大海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这可以初步确定小布是一种小布氏鲸 , 特别是与小布这个可爱的称呼非常有默契 。 ”
神仙技能:只取一瓢水 , 便知物种
eDNA检测结合高通量测序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技能组合 , 仅舀一勺水就能鉴定水中有何物、有多少?
华大海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 eDNA是指在环境样品中所有被发现的不同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混合 , 生物脱落的表皮细胞或粪便是eDNA的主要来源 。 通过环境样品采集、过滤eDNA样品中的杂质 , 收集、浓缩和提取样品中的DNA , 再通过PCR和/或高通量测序技术放大、解读这些DNA序列 , 理论上就可以知道环境中都有哪些物种了 。
通常 , eDNA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陆生和水体环境中微生物(细菌、真菌) , 近些年开始在水生脊椎动物研究中崭露头角 , 例如无刺蝠鲼、鲨鱼等软骨鱼类和多种硬骨鱼类 。 而针对个体较大的海洋哺乳动物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 目前国际上尚无采用eDNA技术鉴定小布氏鲸这一类物种的报道 。
【样品|只取一瓢水,便知物种 “小布”身世被揭开】负责人表示 , 华大海洋会进一步对获得的eDNA数据进行分析 , 解读数据中鱼类的DNA信息 , 评估小布在大鹏湾活动海域的鱼类种类及其丰度 , 推测小布的饮食结构 , 为更好地“招待”这位“大朋友”提供参考借鉴 , 为大型鲸豚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