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福布斯中国专访星辰天合胥昕:做云行业的“米其林”

“成立六年 , 名列市场前五位 , 与老牌大厂同台竞技 。 ”这些同时出现在一家90后年轻人创办的公司上 , 无疑令人惊艳 。 在中国的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 , 成立仅6年的星辰天合(XSKY)就是这样的一匹黑马 。
在今年7月的产品发布会上 , 星辰天合宣布推出企业级软件定义存储(SDS)V5系列产品 , 通过DATA OS数据操作系统底座升级、全场景延伸、全生命周期管理 , 再次定义统一存储 , 打造全协议统一、全场景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 。 同时 , 创新的数据服务模式 , 将进一步加速关键行业和下沉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 XSKY SDS V5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数据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 。

产品|福布斯中国专访星辰天合胥昕:做云行业的“米其林”
文章图片

福布斯中国与星辰天合CEO胥昕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 在这位年轻的创业者身上 , 看到了“黑马” , 看到了“幸运” , 更看到了“勤奋和努力” 。
2015年 , 年仅25岁的胥昕看到数据存储技术改朝换代的趋势 , 以及中国信息基建对数据存储产品的巨大需求 , 从中国第一家OpenStack云计算创业公司UnitedStack的CTO职位转身 , 创办了星辰天合 , 开始软件定义存储产品的开发 。
6年过去了 , 星辰天合的产品已经获得了近1,000家大中型企业、总规模EB级的商业化部署 , 客户涵盖政府、金融、电信、教育、交通、医疗、制造等不同领域 。 关于商业模式 , 星辰天合选择的是一种变革模式来服务企业级客户 , “这与我在新浪云计算平台的工作经历有着重要关系 , 我参与和领导运维团队构建了新浪云计算PaaS平台 , 并辅助完成IaaS与PaaS平台整合 。 ”正是这个经历 , 让胥昕对云计算架构、开源生态系统有深刻的认识 , 对互联网技术与企业应用结合有了不同的经验和感悟 。
“我很敬重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只有来自一线的士兵 , 才能看到战争的真相 。 ’”创业之前 , 胥昕曾是一位系统架构师 , 在大型互联网公司一线做运维 。 作为存储的用户 , 他很清楚地知道甲方想要什么 。 “我看到了不仅是自己使用存储时的鸿沟 , 甚至是产业的鸿沟 。 ”
胥昕认为 , 软件定义存储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 它将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保护等功能从硬件载体中抽象出来的 , 形成一个不受物理系统限制的共享池 , 便于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 同时 , 软件定义存储的一大好处是用户在硬件方面可以自主选择 , 跟专有的存储系统相比 , 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
万事开头难 , 选对赛道才能赢在终点 。 截至目前 , 星辰天合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 , 吸引了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众多市场知名投资机构 , 如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红点创投等 。 这对于任何一家初创公司来说 , 都是骄人的战绩 。 这家公司为何频频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胥昕告诉我们 , 首先是市场前景 , 据IDC预计 , 2025年中国数据圈增至48.6ZB , 占全球27.8% , 成为最大数据圈 。 这些海量数据的高效使用和长期保存 , 是技术挑战 , 也是商业机遇 。
其次是行业趋势 , 随着企业IT云化趋势加快 , 软件定义存储正在逐步替代传统存储 , 成为企业数据中心变革的主要趋势 。 当前 , 全球经济进入数字时代 , 需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 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 数据存储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座 ,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因SDS具备良好的性能与经济性 , 并且具有敏捷高效、按需部署、稳定可靠等特点 , 逐渐成为企业未来IT基础架构的核心组件 。 而这正是星辰天合投入并擅长的领域 。
作为一家信息科技企业 , 星辰天合非常重视研发投入 。 目前拥有超过350项自主知识产权 , 约70项核心算法专利 。
“不仅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科技门槛很高的赛道 , 还因为在我们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过程中 , 深刻的认识到分布式存储问题的终点 , 实际上是数学问题 , 不管是追求高性能的大规模纠删码 , 还是挑战无损压缩极限 。 所以 , 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 , 将决定未来存储发展的边界 。 ” 胥昕透露 , 在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 , 将继续中国本土产学研结合,持续做研发 。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 , 国内存储行业中巨头林立 , 国产的有华为、浪潮、曙光 , 国际上更有戴尔EMC、IBM等等 , 企业业务往往壁垒很高 , 竞争也十分激烈 , 对于星辰天合这样的一个后起之秀来说 , 如何保证生存下来 , 再获得长足的发展 , 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
胥昕显得坦然 , “我一直认为 , 竞争是对变革的催化、质疑是对创新的鞭策 。 曾经有资本圈的朋友问我 , 是否大中型客户对场景的多样性要求更高 , 小型客户需要的技术门槛很低?我的答案恰恰是相反的 , 下沉市场的政府、企业、医院、学校对产品的易用性、可靠性要求反而是更高的 。 他们往往是 , 一个医院所有的系统都跑在星辰天合的产品解决方案上 , 但缺乏专职的运维 。 ”让胥昕兴奋的是 , 这些客户通过部署产品解决方案 , 让他们和北上广的客户实现了同样的池化存储的愿景 。
“在整个市场竞争中 , 我们既可做大,又可做小 。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 , 星辰天合每年保持着3位数的增长 。
IDC数据显示 , 星辰天合在2020年SDS中国市场整体份额中 , 位居前五 , 是TOP 5中唯一一家专业软件定义存储厂商 。 特别在大数据和云存储有关的对象存储细分市场 , 连续3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位 。 “我们处在极具市场前景的新赛道 , 在产业变革的关节点 , 新公司有机会跟传统巨头并跑 。 ”胥昕坦诚 , 目前最重要的是 ,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竞争力 。 ”
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重大业务进展上 , 2020对于星辰天合都是关键的年份 。 在星辰天合服务的1,000家企业客户中 , 拿交通行业来说 , 高速公路既是老基建 , 也是新基建 。 胥昕介绍道 , “智慧高速新基建科研基地”是四川发展智慧高速的重要探索试点项目 , 该项目将承载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新兴业务的初期试点工作 。 去年 , 该项目利用星辰天合软件定义存储+云计算平台构建通用的云计算资源池 , 在龙池科研基地的数据中心 , 部署了星辰天合云计算平台 。 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需求 , 为其按需分配计算和存储资源 。
另一方面 , 2020年初以来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 诸多行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 在抗疫的过程中 , 也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 。 “星辰天合在2020疫情之年逆势上涨100%业绩翻倍 。 ”在胥昕看来 , 这场疫情加速了中国数字化的进程 。
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经济体量 , 以及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 , 这些都为年轻一代创新者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
对胥昕这一代90后的年轻创业者来说 , “既是活在当下 , 更是创业在当下 。 ”整体来看 , 中国的创业模式无非两种 , 一种是商业模式创新 , 一种是技术创新 。 当下的年轻创业者 , 会选择自己认可或喜欢的事情 , 正是这样的创业初衷 , 造就了当下中国繁荣的商业生态 。
“不敢轻谈对更年轻创业者的寄语 , 我也还在路上 。 ”胥昕很是谦虚 , “我认为最好的创业方式是找到一个细分领域 , 并在产业链占据承上启下、比较重要的位置 , 并快速做到前三 。 ”
【产品|福布斯中国专访星辰天合胥昕:做云行业的“米其林”】或许在五年 , 乃至十年之后 , 云时代依然需要专业厂商来提供服务 。 “到了那个时候 , 星辰天合未来应该是云行业的“米其林” , 我们要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周期穿越者 。 ”这位年轻的创业者 , 已经开始显露出与行业巨头一争高下的决心 。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星辰天合CEO胥昕的对话:
福布斯中国:能否了解现在投资人对星辰天合所处赛道的看法 , 您认为什么时候是好的上市时机?
胥昕:上市时机这个我不好说 。 但我们可以看到 , 从1960年开始 , 美国不断有新的数据公司涌现出来 , 甚至是更底层的做芯片的存储公司都是被VC、PE推动起来的 , 像英特尔、思科这样的非常巨头的企业 , 在80年代就拿到了很多风投的钱 , 才走到今天 。
反观星辰天合 , 过去几年我们也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投资者 , 像启明、北极光、红点等 , 后续可能有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到我们 。 为什么关注到我们?第一 , 中国不断地通过应用拉动技术 , 从应用来说 , 比如医院需要微信挂号 , 需要多院区的同步 , 才发现数据技术要更强壮 。
在这个过程中 , 中国应用的特点在于 , 投资者广泛布局 , 基础设施的赛道他们早晚会关注到 , 像我们在2019年拿到了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就代表了这个趋势 , 而且上下游广泛的布局 。 受数字化深度的影响 , 投资人去做To B的全产业链布局 , 最后发现都汇集到一个点 , 就是数据存在哪里 。
福布斯中国:星辰天合的产品能否替代传统存储?其难度如何?
胥昕:在我创业的2015年 , 根据IDC的报告 , 软件定义存储的市场占有率在整个存储里面只有7% , 那时候投资人认为我们是一个小众市场 , 但6年过去了 , 软件定义存储已经占到快一半了 。 其实存储是一个发展周期比较长的行业 , 但是5年那么快还是很罕见的 , 因为它是底层技术 。
还有一个本质的原因 , 是因为今天中国的IT基础设施创新是应用转变了 , 应用需要大数据 , 过去比如说存一个传统的X光片 , 过去存是因为法规的要求存15年、30年 。 现在不仅要存 , 还要机器学习、AI一下 , 帮你做人工智能诊断 。 但对我们来说 , 这个业务是一个新业务还是老业务 , 因为X光片是一个老数据 , 但业务场景要求是新要求 。
福布斯中国:数据存储的市场蛋糕是越来越大的 , 不仅是传统的IT公司在做 , 包括BAT公司也开始在进入To B的生意 。 您是怎么看待创业公司在这里面的角色?这么多的玩家都进来了 , 会不会意味着创业公司的窗口期会越来越短?
胥昕:实际上 , 存储是一个非常老的行业 , EMC是1979年成立的 , 惠普是1950年代 。 我们先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看 , 在美国 , 存储一直是大公司的天下 , 但这些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 。 所以 , 存储是一个长期的行业 , 在不断地创新 , 因为它的场景一直在变 , 介质一直在变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作为一个独立厂商 , 更聚焦在场景、垂直领域、行业的最佳实践上 , 做深度的复制 。
第二 , 中国的生态是越来越好的 , 慢慢变成了一个竞合关系 。 包括我们跟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都是一样的 , 他们很擅长做大规模的 , 比如阿里云有上千台、数万台的节点构建公有云 , 需要星辰天合这样专注的公司到数据垂直领域去把不同的数据沉淀下来 , 最后做打通 。
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