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 , 我们认为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的机会还是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里面的广泛应用 , 所谓的智能经济时代到来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 ”
“如果用数字化改造和数字经济对过去的十年做总结的话 , 那么我们认为未来的十年 , 中国当迎来智能化的浪潮 。 ”
“中国的科技产业未来必然迎来一个重大发展的机遇 , 现在正在进行基础领域的重新洗牌 。 ”
“数据里面包括4个环节 , 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跟存储 。 我们觉得可能更大的机会是在数据的这几个不同的环节 , 可能它是跨行业的 , 在每个环节取得根本性的技术创新 , 从而形成一个平台级的机会 。 ”
“也许今天的人口红利不在 , 但是我们有了人才的红利 , 今天中国拥有中国全球最广大的一个工程师的群体 , 这股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 这对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创新知识最底层的一个基础所在 。 ”
“Z世代在未来20年里面会成为中国消费最主流的一股力量 , 他们是代表未来 , 他们现在人均的可支配收入是3500元 , 高于全国的人均 , 而且它的开支相当大 , 钱赚的不一定特别多 , 但是敢花钱 。 ”
“总体来说有5大赛道我们是要积极布局的 。 第一个是智能消费 , 第二是智能产业 , 重点在看汽车产业 , 第三个领域是智能健康领域 , 第四是关于企业服务 , 最底下这一块实际上是支撑上面4大赛道的发展 , 所谓的智能技术 。 ”
“任何未来的投资 , 要问自己几个最核心的问题 , 第一这件事情对环境是不是有帮助?是不是环保?第二是不是创造社会价值?第三对我们社会治理结构是不是跟今天社会治理结构之间会有矛盾?”
7月28日 , 华兴资本集团创始人包凡在一场主题为《智能经济时代:技术、人口、投资机会》的演讲中 , 作出了上述分析和判断 。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 , 分享给大家:
今天有以下几点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
第一个 , 未来10年 , 我们认为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的机会还是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里面的广泛应用 , 所谓的智能经济时代到来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
但是任何一个机会的背后反映的都是底层的一些结构性的变化 , 由于技术的赋能给智能化经济的转型创造了一个机会 , 所以我们主要看的还是技术的演变 。
第二就是人口 , 作为代际的一个变化 , 对整个消费市场也是带来了深远的一个变化 。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基于上面的这些几点的认识 , 我们认为的投资机会 。
先说一下过去的10年当中 , 我们见证了移动互联网标志的科技周期 , 上一代互联网实际上是完成了信息跟信息之间的连接 , 移动互联网完成了人跟人之间的连接 , 而且移动互联网真正的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 所以可以理解成是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全面渗透和改造 。
而且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 新冠疫情还是很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 , 而且极大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化的进程 。
如果用数字化改造和数字经济对过去的十年做总结的话 , 那么我们认为未来的十年 , 中国当迎来智能化的浪潮 。
第一个 , 因为完成了数字化的改造 , 创造了海量的数据 , 整个世界从一个模拟世界走向了数字世界 。
另外一方面 , 我们在过去这10年里面 , 在技术上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类似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 , 再加上我们本身自己的这种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在不断的提升 , 针对这些海量的数据 , 能做的事儿比以前要多得多 。
【包凡|华兴包凡:未来10年最大机会在智能经济】结果就是未来这10年里面 , 我们其实能够让经济体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 今天很多人工处理的事情可能通过智能化就能够解决 。 今天是需要手工去处理的事情 , 未来可能通过自动化就能够解决 , 这对未来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
所以我们觉得整个智能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 具体的创新会在哪些领域?
谓智能化4个最核心的环节 , 第一个就是感知的环节 , 第二个是决策 , 第3个是执行 , 第4个我们所谓叫反馈 , 每一个环节都是潜在的创新机会 。
但是我们也认为未来真正能够胜出的企业 , 它实际上是在这4个环节都是很强的 , 它是一个全能的冠军 , 而不是一个单向的冠军 。
科技产业基础领域重新洗牌
科技正在助力各行各业进行智能化的进程 , 包括软件、硬件、服务 。
在中国我觉得几个智能化能走到最前沿的已经看得相当明确了 , 尤其金融我们认为在智能化方面应该是走在最前沿的机会 , 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 。
中国的科技产业未来必然迎来一个重大发展的机遇 , 现在正在进行基础领域的重新洗牌 , 有那么几点重要的主题 , 第一个是内生技术变化创造价值 , 比如说芯片制程、算力提升 , 摄像头单摄变成多摄等 。
第二 , 前沿技术方面 , 比如人工智能、无线充电、VR 3D传感 , 中国其实也是走在创新的最前沿 , 随着技术升级技术创新以后 , 带来的可能是一个产品形态的变革 , 比如说车的电动化智能化 , 这就是一个智能技术最好的一个应用 。
第三个 , 地缘政治带来的实际上是整个产业转型 , 不光是全球产业链的变迁 , 实际上是整个价值的提升 。
以往在整个全球的技术产业链里面 , 其实整个规则还是欧美国家所制定的 , 中国的技术企业扮演单一的角色 。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 , 我们本身自己的需求 , 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些推动 , 现在我们真正的可以深入挖掘核心技术 , 奔着一个方向是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
卡脖子领域有大的投资机会
另外一方面很明显的一个趋势 , 软硬结合是未来大的趋势 , 所以总体来说整个行业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
中国GDP已经是美国的70%了 , 但是技术行业头部企业的规模跟市值跟全球领先者相比 , 其实还差得相当多 。 美国的前50强的平均市值是1800亿美金 , 我们前50强平均市值只有200亿美金 , 只有美国的11% 。
我们的现状虽然整体行业的规模已经起来了 , 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领域还是相当的落后 , 所以总体来说就卡脖子领域相当范围广、程度深、痛点强 , 对应的我们觉得也是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
卡脖子的领域主要在哪些领域?比如说在半导体里面就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技术 , 尤其在软件这方面 , 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 这也是未来投资机会所在的 。
数据里面包括4个环节 , 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跟存储 。 我们觉得可能更大的机会是在数据的这几个不同的环节 , 可能它是跨行业的 , 在每个环节取得根本性的技术创新 , 从而形成一个平台级的机会 。
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点 , 从具体的机会角度来说 , 国产跟自主创新这两个都是齐头并进的机会 。
在国产这一块主要是解决供应链的安全性的问题 , 在一些新的领域里面 , 比如3D传感器、潜望镜、雷达、车用半导体、基站半导体等等 , 中国的企业跟国外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加上中国有强大的供应链的布局 , 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跟成本优势 ,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跟硬件相关的新市场创新也会在中国出现 , 新产品的需求将带动新技术的萌芽 , 更有相应产业的逐步的成熟和发展 。
人口红利不在 , 但有了人才红利
为什么要提一下人口?因为我们看的方向里面很重要一块是跟消费相关的东西 , 其实推动消费里面创新 , 很重要的就是人口跟代际的变化 。
中国现在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剧烈更深刻的变化 , 人口14亿曾经享受了多年的人口红利 , 但是现在老年化现在是放在我们眼前的一个很现实的事情 。
另外一方面我们人均GDP也突破了1万美元 ,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快速的形成 , 城镇化的程度也达到了60%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52% , 所以也许今天的人口红利不在 , 但是我们有了人才的红利 , 今天中国拥有中国全球最广大的一个工程师的群体 , 这股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 这对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创新知识最底层的一个基础所在 。
人群分化导致个性化需求凸显
这一代年轻人群成了消费的主流人群 ,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 意味着什么?我们觉得是人群的分化导致了个性化需求凸显 。
以前大家提到中国消费基本上是一个市场 , 今天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市场 , 是多个市场 , 这里面有特别强的个性化的需求 , 而且不同的群体拥有各自的价值主张 。
比如说我们研究的z世代 , 他们跟比上一代人比消费愿望更强 , 生活节奏更快 , 对便利性有更高的要求 , 而且愿意为时尚买单 , 他们社交属性相当强 。
老年人群在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是被忽视了 , 但是占了我们总人口的18% , 而且以后这个比例会越来越上升 , 他们将对比如说医疗保险、老年护理这些产业会有很大的推动 。
今天市场上其实没有特别针对老年人的产品 , 我觉得未来针对老年人的需求 , 产品服务都会迎来大发展 。
还有一块下层市场 , 我们叫小镇青年 , 相对一线的城市人群生活节奏慢 , 工作压力小 , 休闲生活多 , 愿意为娱乐买单付费 。
所以我们今天看中国消费的时候不能简简单单看一个市场 , 它实际上是多个市场的一个构成 。
Z世代会成为中国消费最主流力量
我们19年的时候针对所谓的z世代做了一个很深入的调研 , 这也是支撑我们这几年消费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
z世代是什么?是生于1995年到2009年的一个年龄带 。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它?因为我们认为这群人在未来20年里面会成为中国消费最主流的一股力量 , 他们是代表未来 , 他们现在人均的可支配收入是3500元 , 高于全国的人均 , 而且它的开支相当大 , 钱赚的不一定特别多 , 但是敢花钱 。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 新世代比上一个世代有很明显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对中国的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 , 因为这个原因 , 这几年我们看到的消费领域里面 , 中国民族品牌的这种复兴 。
未来10年最大机会在智能经济 , 5大赛道要布局
未来10年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机会 , 总体来说我们是这么看这件事 , 我们觉得未来最大的机会还是在智能经济 , 我们要干的事儿就是找到下一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 , 我们也相信下一个时代伟大企业一定是把握住了智能经济带来的巨大的机会 。
总体来说有5大赛道我们是要积极布局的 。 第一个是智能消费 , 包括品牌、零售、服务供应链 。
第二是智能产业 , 重点在看汽车产业 , 汽车的两化(自动化跟智能化) , 我觉得会带来个重大的产业变革的一个机会 。
第三个领域是智能健康领域 , 其中涉及到健康管理(早诊早筛) 。
第四是关于企业服务 , 这里面我们专注在看SAAS相关的一些领域 。
最底下这一块实际上是支撑上面4大赛道的发展 , 所谓的智能技术 , 因为我们觉得智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 , 还是需要在技术上能够特别多的创新 。
汽车产业会经过一个首先是电动化未来是智能化的过程 , 它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不是一个跳跃性的过程 。
首先先从辅助驾驶开始 , 再进入更加高阶的这种自动驾驶 , 但是辅助驾驶核心它是解决了一个今天的舒适安全的问题 , 但是如果真正进入自动驾驶 , 就成了工具 , 会带来生产力的一个释放 。
总体来说我们是高度看好这个行业的 , 2030年我们认为整个自动驾驶的配件行业能达到1400亿的规模 。
(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的国家战略也会带来新能源领域里面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 我们认为电池是碳中和时代的一个基石 , 未来将成为碳中和能源社会的一个基础设施 。 从消耗端来说 , 绝大部分的移动物体必然是要通过电池来实现电力化 。
到2025年我们认为国内电池的需求当超过500兆瓦 , 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 ,2030年可能达到万亿级的规模 , 所有10倍以上的成长的空间 。
下一个赛道是健康 , 本质上到了新一代的智能健康的时代 。 医疗健康这件事情从以前是基于经验上的一个学科 , 已经进入了更加科学数据驱动的领域 。
那么多技术的成熟 , 比如基因、免疫、代谢、微生物方方面面 , 让所谓的精准治疗成为一个现实 。 我们真的可以针对每个个人建立起一个精准的健康模型 。 总体来说第一个 , 疾病的这种精准治疗跟个性化治疗 , 在未来10年里面一定会成为现实 。 第二 , 重大疾病的早诊早筛 , 及时的干预 , 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的成本 。
保险是一个特别适合通过数据化智能化来推动的一个领域 , 它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化推动的一个服务 , 我们觉得大数据跟医疗AI在保险里面未来也是有巨大成长的空间 。
简单说一下消费 , 短视频的确是这些年可以从新的流量增长方面来说的主要的一个方式 , 每一次有新的媒介出来 , 它都会推动一个新的零售的发展 。 随着智能消费的时代来了到来 , 人货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被重塑 。
未来的智能消费这个阶段 , 真正的做的好的品牌 , 它是比消费者都更懂消费者的那么一个品牌 , 他能够某种角度能知道你到底要什么东西 , 甚至于能预测你想要什么样的东西 。
第二 , 新的零售渠道一定是具备线上线下全通路的能力 , 强到体验跟服务 。
第三 , 我们将会看到新一代的全新的供应链 , 基于自主核心技术 , 高效率智能化的新供应链 。
内外环境巨变 , 要考虑三个最核心问题
有几点事还是要看清楚 , 第一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样一个环境?
我觉得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百年大变 , 外部环境中美摩擦、去全球化、地缘政治 。
但内部 , 这个社会如果说有个KPI的话 , 我觉得KPI还是在发生比较重大的变化 。 如果说过去30年主要是纯粹追求效率 , 到今天我觉得其实整个社会的这种和谐发展 , 共同致富 ,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最主要未来的发展的一个目标 。
第二我觉得还是要认识到政府跟市场的关系 。 在中国我觉得市场一定不是万能的 , 很多问题是政府跟市场携手共同解决的 , 政府来定大的战略方针市场 , 来完成有效的资源配置 , 这是政府跟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三点指的是资本 , 中国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资本一定是一个工具 , 主要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 所以总体来说 , 我觉得中国资本不光要创造资本的回报 , 还要创造社会价值 。
我们任何未来的投资 , 要问自己几个最核心的问题 , 第一这件事情对环境是不是有帮助?是不是环保?第二是不是创造社会价值?第三对我们社会治理结构是不是跟今天社会治理结构之间会有矛盾?
只有这个三点我们觉得ok了 , 我们才能再去做投资 , 而且我是真心地认为 , 这是我们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风控的手段跟模式 。 (实习生匡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作者:位宇祥 , 来源:投资作业本 , 原标题《华兴包凡:内外环境巨变 , 三个最核心问题要考虑 , 未来10年最大机会在智能经济》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携手同行|陕西华晨教育集团携手同行,共赢未来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