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浆|半路出家学筑炉 他把炉子砌成业界标杆
匠心追梦人
高高的炉子是钢厂、焦化厂的标志 , 也是它们的核心设备 。 而筑造这些设备的 , 则是常年在高温下工作的筑炉工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以下简称一冶)高级技师吴春桥正是其中一员 。
不少人觉得筑炉是个小工种 , 但吴春桥从不敢轻视自己的工作 。
“建造一个焦炉 , 要用到几百种型号不一样的炉砖 , 不同的砖要对应不同的灰浆 , 砌筑手法也不一样 。 我们建的是耐上千摄氏度高温的设备 , 得有实打实的技术 , 来不得半点马虎 。 ”吴春桥说 。
近日 , 从业30年的吴春桥荣获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 。
“奖牌很沉 , 肩上的责任更沉 。 ”吴春桥说 , 接下来他要不断总结技术方法 , 同时传承好筑炉技艺 , 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筑炉队伍中来 。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 才能干出名堂!”吴春桥常说 , 筑炉工作十分辛苦 , 但付出一定有收获 。
10年木工转做筑炉工
与筑炉结缘 , 并非偶然 。
1989年 , 吴春桥技校毕业进入一冶 , 在后勤木工岗位为筑炉做些辅助工作 , 这一干就是10年 。
“木工比较轻松 , 但没有话语权也不受重视 。 ”吴春桥坦言 , 当时面临公司转型发展 , 他深感木工可能不符合未来需求 。
转工种成为首选 。
于是 , 吴春桥主动申请转当又累又脏的筑炉工 。 “很多人说我傻 , 因为当时很多人想方设法从筑炉工转为木工 。 ”吴春桥说 , 自找苦吃的举动 , 不仅同事们不理解 , 筑炉师傅也不待见他 。
“师傅们觉得 , 我年龄大了 , 过了最佳学艺期 。 ”吴春桥直言 , 自己不被认可 , 反而激发出了潜能 。
他忘掉了十年工作经验 , 决定从零做起 。 吴春桥以学徒身份参与第一个炉子建造时 , 他为师傅们打饭送水、提浆递砖 , 苦活、累活抢着干 , 慢慢开始顺手送砖铲、配合砌墙 , 逐渐入门 。
“态度好 , 有干劲 。 ”不久 , 吴春桥以实际付出得到师傅们的认可 。
“我只能‘偷师学艺’ , 因为当时没有指定师傅专门教我 。 ”吴春桥回忆道 , 到了现场就到处看 , 每个师傅手法都不一样 , 不同砖型砌法也不同 , 闲下来再自己试 , 摸索适合自己的手法 。
半年后 , 第二个炉子建造工程来了 , 工长点名要吴春桥砌炉头 。
“那时 , 我不敢接这活儿 , 因为没底气 。 ”吴春桥说 , 炉头是整个炉子的关键部位 , 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 但班长鼓励他“只管搞 , 搞坏了我来补” 。
于是 , 吴春桥拿起铁铲、挥起灰浆 , 从此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筑炉工 。
第一次独立操作 , 吴春桥万事小心 。 “师傅们砌一块砖用一秒钟 , 我要用几分钟 , 反复修正 。 ”他说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到建第三个炉子时 , 吴春桥技艺已十分熟练 , 对不同砖型的砌法都得心应手 。
创造千万元经济效益
两年后 , 吴春桥逐步进入职业高光时刻 , 他先后参加了20多个筑炉项目 , 他砌的炉子被誉为业界标杆 。
创新源自实践 。 在建造热回收焦炉时 , 因炉顶为拱顶结构 , 若采用传统施工方法 , 则需提前让专业木工制作拱胎 , 这样做成本较高 , 安装也更费人工 , 还要借用吊车上炉 。 于是 , 吴春桥开始琢磨研发新装置 。
经多次试验 , 吴春桥决定将木制拱胎拆解为成熟零部件 , 研发出装配式拱胎装置 , 上炉时只需一两个人即可完成拼装 , 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
“2020年 , 我研发了一个多功能小运输车 , 深受工友欢迎 。 ”吴春桥介绍 , 砌砖时要不停弯腰、起身 , 腰肌劳损是许多筑炉工的职业病 。 这款小车 , 可智能化跟随筑炉工移动 , 同时还能根据砖墙高度变化 , 让师傅们以舒适身姿拿到灰浆和炉砖 , 不用频繁弯腰 。
常年扎根一线 , 吴春桥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
他可根据不同天气、季节、地域、原材料 , 调整泥浆的黏稠度 , 制定不同的砌筑方案 , 以最适合的砌筑手法 , 使砌体泥浆饱满度达99%以上 。
不仅如此 , 他还带领团队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08项、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3项 。 这些成果创造了1000多万元经济效益 , 为冶金建设国家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
成立工作室悉心带徒
2015年“吴春桥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立 , 吴春桥正式开始“开班带徒” 。
“砌筑和做人一样 , 要做到表里如一 。 ”吴春桥常对学徒们说 , 砌砖时如果偷懒 , 只在炉砖四边打浆 , 虽从外表无法看不出什么 , 但对工程来说是致命危害 。
“学技不怕晚 , 只要肯下功夫 。 ”吴春桥以自身经历告诉学徒 , 筑炉工是精细活 , 肯吃苦才能有所成效 。
夏天 , 对筑炉工来说 , 更是难熬 。 砌筑高炉时 , 在铁制炉壳内砌砖 , 温度可达40摄氏度 , 一进去就是一身汗 , 炉高100米 , 相当于30多层楼 , 全靠楼梯爬上爬下 。 同时 , 单块20斤重的炉砖 , 砌筑砖缝不能超过1.5毫米 。
【灰浆|半路出家学筑炉 他把炉子砌成业界标杆】身为工作室牵头人 , 每到此时吴春桥都亲身示范 , 给学徒作表率 。 同时 , 他结合施工实际 , 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竞赛 , 使近百名青年骨干脱颖而出 , 成为本工种岗位技术能手 , 3名学徒获得全国性技能大奖 。 采访人员 刘志伟 吴纯新 通讯员 张文一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平板|MIUI 13推出无字模式,内测机型名单公布
- Lenovo|联想将推出135W Type-C充电器:游戏本告别“砖头”
- Siamese|一个框架统一Siamese自监督学习,清华、商汤提出简洁、有效梯度形式,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