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 本文基于篝火营地与 Polygon 中华地区独家授权协议 , 转载请征得同意 。
在 PlayStation 几乎主导了整个上世代的独占游戏后 , 新一轮的主机之争又将开始 。
多年来 , 微软和索尼一直在收购第三方工作室 , 通常都是对那些早已和他们建立好合作关系的工作室进行注资 。 如 Double Fine 和 Hpusemarque 等知名工作室现在都已分别归属于微软和索尼旗下 。 另外 , 索尼微软还各自收购了如 Insomniac 和 Bethesda 等大型公司 , 显然这两家巨头即将进入新一轮的较量 。
对这两家公司而言 , 收购工作室让他们有了主导权 。 Insomniac 被索尼收购后 , 自然就不会继续再为微软开发《日落过载》的续作 , 而索尼也可以不用安排档期 , 让 Insomniac 优先开发《瑞奇与叮当》或《漫威蜘蛛侠》等游戏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买卖背后的利益关系
在大公司的庇护下 , 被收购的工作室生产经营将有更多的保障 。 诚然 , 被收购后依然会面临被出售、被关停甚至被解散并把所有人员都归入母公司等风险 , 但考虑东家会付钱给他们开发游戏 , 这笔交易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
开发《意航员》的工作室 Double Fine 的 CEO 兼总裁蒂姆·谢弗在 6 月宣布加入微软的视频中指出了加入大公司的好处 。 在谈及 Double Fine 对游戏的想法时 , 谢弗表示:「能够在开发游戏的同时还无需带着这些游戏跑遍世界各地 , 忙于向各个发行商推销游戏 , 这真是太好了 。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独立游戏工作室的身份尽管让工作室更加自由 , 但也让开发者们缺少安全感 。 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能让工作室在继续享有创作自由的同时获得更多进取的动力 。 在收购完成之后 , 谢弗告诉 GameInformer:「我很在意我们内部的文化和认同感 。 微软向我解释了他们保证工作室独立性的同时进行收购的新做法 —— 工作室不会被干涉 , 继续保持独立且能做自己的事情 , 同时还能获得充裕的资助 。 这听起来是笔不错的交易 。 」
游戏《死亡轮回》的开发商 Housemarque 也经历了类似的故事 。 芬兰媒体 Yle 发表在 Push Square 网站上的一篇采访透露了正在寻求收购的 Housemarque 一开始并没有决定要和索尼合作 , 但最终被索尼提供大笔资金并同时保证独立性的承诺所打动 。 与谢弗被微软所吸引的原因一样 , Housemarque 的 CEO 伊拉里·奎迪南接受索尼投资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财务自由」 , 这使他们有承担潜在风险去制作有趣作品的能力 , 同时还不用操心账单的问题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除了同意《意航员 2》发售在当初于 Kickstarter 上众筹时承诺的平台以外 , Double Fine 后续的游戏都将只登录 Xbox 平台 。 而之前主要就是做 PS 游戏的 Housemarque 在此后发布的游戏也将成为 PalyStaion 独占 。
在被收购后 , Double Fine 和 Housemarque 都获得了充足的安全感 , 并实现了财务自由 。 微软从 Double Fine 处得到了一大票奇幻、可爱的游戏 , 用以吸引偏好不同的 Game Pass 订阅用户 , 索尼则把 Housemarque 收入旗下 , 这家工作室通过《死亡轮回》昭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
看上去所有人都获益了 , 不是吗?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对玩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对游戏厂商利好的事情并不总是有利于玩家
收购让游戏工作室获得了保障 , 他们将能继续为粉丝创作新游戏 , 但粉丝也不得不适应必须要分别在索尼和微软各自平台上才能玩到这些游戏的事实 。
在以前的几个世代中 , 《光环 3》、《战争机器》以及《合金装备 4》等游戏分别为 Xbox 360 和 PlayStation 3 独占 。 如果一个玩家既想体验《瑞奇与叮当》 , 又想玩《布林克斯》 , 拿得买两台不同品牌的主机才行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但时过境迁 , 更多登录多平台的第三方游戏和独立游戏让玩家们可以在某个平台上玩到大多数想玩的游戏 , 「忠于某个主机」这件事也逐渐成为历史 。
主机厂商之间也找到了差异化竞争的方法 。 索尼的重心依然是独占 , PS4 时代他们拥有着如《战神》和《血源诅咒》之类的「必玩」独占作品 。 在那个《战神》这样的独占游戏已经能与《刺客信条》以及《辐射》等作品相提并论的时代 , 玩家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买台 PS4 体验三款游戏 , 而非要买只能玩其中两款的 Xbox One 呢?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不过微软也没有甘拜下风 , 尽管在独占游戏方面发展不顺 , 但他们没有继续依靠《光环》等游戏吸引关注 , 而是通过类似 Netflix 一样的 Game Pass 订阅服务开辟了一条凸显主机价值的新道路 。 我们之前都把主机和独占挂钩 , 只要一进朋友的房间 , 你立刻就能知道他们究竟是《光环》还是《合金装备》的粉丝 , 而微软囊括了新旧游戏的订阅服务则可能有着不亚于重磅独占作品的价值 。 对于有些人来说 , 订阅服务即可玩超过一百款游戏 , 这似乎值得他们为此错过《血源诅咒》等独占游戏 。
索尼和微软花了整整一代的时间相互分化 。 现在的 Game Pass 风头正盛 , 微软正借此机会达成两全其美的状态:兼顾独占游戏与强大的订阅服务 。 通过这个能从独占游戏中收益的生态 , 微软开始能够与索尼的「大独占策略」抗争 。 现在两家公司正大肆收购工作室 , 看起来我们即将再次见证独占大战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新独占大战会将玩家引向何方?
对于玩家(尤其是对于那些要靠节日礼物或长期存钱才能拥有当世代主机的孩子们)来说 , 独占游戏绝不是件好事 。 在如今这个跨平台游戏越来越普及的时代 , Xbox Series X 和 PlayStation 5 似乎已经有了「买哪个都行」的倾向 。 但如果你非常想玩到《星空》 , 那么由于微软已经独占了之后 B 社的游戏 , 玩家恐怕又要面临纠结的选择 。
主机厂商收购游戏工作室的行为又把我们带回了几年前的局面 。 在下一代主机出现促使老一代主机的价格大幅下跌之前 , 玩家想要体验本世代所有游戏都将一直是件难事 。 新的主机独占可能看起来将有着与以前第一方大型游戏不同的形式 , 但主机厂商不停购买游戏工作室的做法意味着未来玩家们在购买主机时将要更加仔细地去考虑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我记得在我刚长大到能够自己购买游戏的年龄时 , 我会先在杂志上参阅已发布和即将发售的游戏信息 , 试着以此判断在 PS3 和 Xbox 360 时代来临之前 , 我需要先购买哪款主机 。 我喜欢《光环》 , 但也想继续体验《瑞奇与叮当》系列 。 此外我还在等新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作品 , 这是一发售我就必须马上拥有的游戏 , 毕竟是我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过自 Xbox 360 / PS3 时代中期以来 , 这样的情况就没再出现了 。 那之后的大约 10 多年里 , 玩家们在购买主机时不用再有那么多的顾虑 。 也许他们会因为只使用 Xbox 而错过一些游戏 , 或者他们可能需要在没有 Game Pass 的情况下多关注 PlayStation 商店情况 , 但总的来说 , 对休闲玩家而言 , 买齐两台主机是没有必要的 。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
文章插图

但随着索尼和微软不断收购知名游戏工作室并把独占游戏的名录扩充得越来越大 , 我们都回到过去了 , 回到那个需要对着表格和思维导图来精打细算如何最大化用好游戏预算的时代 。 整个世界仿佛又回到 90 年代末 2000 年代初时的状态 , 玩家们分成两派 , 愿意购买多台主机的玩家(这也正中索尼和微软下怀) , 和只购买其中一台主机的某品牌忠实用户(两个公司都不喜欢忠于对手的玩家) 。
索尼和微软近来的大肆收购对他们自己以及游戏开发商来说都是好事 。 但随着收购的进行 , 一个家庭所需要购买的游戏机数目也在上升 , 成本的上升导致玩家们成为了最后的输家 。
翻译 | 柳生非情剑
【游戏|无论玩家接受与否,主机大战都将再次拉开帷幕】编辑 | Zo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