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七君
在3千多米深的无人海底 , 如果你看到一些由六边形构成的规则图案 , 看起来不像人造的 , 也不像天然形成的 , 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至少对于一个地球人来说 , 这种感受是又惊又喜 。 1976年 , 罗格斯大学的海洋学家 Peter Rona 在3千多米深的大西洋底海底布置了一个每隔几秒就会拍摄照片的相机 , 这个相机就拍到了这种奇怪的六边形 。
本文图片
大西洋底的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表面形态(左)和下方管道(右) 。 图片来源:(DOI)10.1016/j.dsr2.2009.05.015
Rona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海床 , 他曾经数次深入海底 , 还是联合国的海床矿物资源顾问 , 不过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鬼东西 , 已知的底栖生物或它们留下的痕迹都和这种图案不符 。
但是他认为这一定是某种生物的杰作 。 他询问美国最大的博物馆组织——史密森尼学会和其他机构的专家 , 但没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 1978年 , Rona 和同事就这货发表了一篇论文 , 并把这种生物称为“身分不明的无脊椎生物” 。
【化石|深海发现神秘规则几何图案,始作俑者至今未知】文章发出后吸引了一个懂行的人 。 德国蒂宾根大学的考古学家 Adolf Seilacher告诉 Rona , 这种奇怪的图案和一种叫做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化石是同一类 。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主要特征就是由小孔构成的六边形 , 最多的化石上有200-300个孔 。
本文图片
把大西洋底捞上来的表面的六边形孔洞像切蛋糕一样切开 , 就会看到下方泥土中完美的六边形 。 动图来源:Volcanoes of the Deep Sea(下同)
Paleodictyon nodosum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完美的几何 。 Seilacher 表示:“虽然肥皂泡、珊瑚、蜂巢能自动展现出六边形 , 但是制造六边形却很难 。 ”
Paleodictyon nodosum 最早是 Seilacher 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班牙度蜜月时发现的 。 后来欧洲各地都发现了这种化石 , 奥地利维也纳附近有很多 。
从化石年代来看 , Paleodictyon nodosum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复杂生物 , 大约在5千万年前灭绝 。 然而 , 研究者们并不知道 Paleodictyon nodosum 究竟是什么生物留下的 。
本文图片
大西洋底的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三维结构 。 图片来源:(DOI)10.1016/j.dsr2.2009.05.015
对于 Seilacher 来说 ,Paleodictyon nodosum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动物了 。 于是 , 他开始和 Rona 合作 , 借助美军的深潜器阿尔文号研究大西洋底的这种古怪六边形 。
本文图片
Rona 在深潜器阿尔文号上 。 图片来源:Rutgers University
在1990-2003年间的4次深潜中 , 他们再次在3千多米深的大西洋洋中脊的沉积物里找到了Paleodictyon nodosum 。 在海底 , 每平方米大约有数千个这样的图案 , 它们的直径在2-7厘米间 。
本文图片
大西洋洋中脊附近的海底有大量的 Paleodictyon nodosum 。
奇怪的是 , 在六边形下方的泥层里 , 研究者们既没有找到动物的组织 , 也没有发现生物的 DNA 。 不过在对化石管道里的物质进行分析后 , 他们发现了一些有孔虫(foraminifera)的 DNA , 但是它们不可能是六边形的创造者 。
这是因为 , Rona 和 Seilacher 通过实验发现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管道并不“透气” , 只能在海浪过后被动地卡住一些食物残渣 。 因此 , 这些有孔虫是看到了这些洞才过来插的 , 它们只是为了蹭一蹭洞里卡住的有机物 。
基于现有的证据 , 研究者们有两种猜测:Paleodictyon nodosum 要么就是某种生物本体 , 要么是一种痕迹化石(trace fossil) 。 痕迹化石就是生活遗迹 , 通过生活遗迹是无法直接得知主人的长相的 , 就像通过人类的粪坑遗址无法推测人类长相一样 。
本文图片
来自寒武纪的化石 Chondrites 就属于痕迹化石 , 没人知道它们的本体是什么 。 一些人猜测它们是储存便便的容器 , 另一些人猜测它们来自线虫 。 图片来源:wikipedia
按照第一种猜测 ,Paleodictyon nodosum 可能是某种适应了海底土质的某种大型无脊椎生物 , 因为现在的一些原生生物就有扎堆儿的习性 。 不过 , 这些生物的“排屋”往往没有那么几何对称 。
本文图片
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 Xenophyophores 。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候选生物中 , 呼声最高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 Xenophyophores , 因为它们身体里有集团状的粪球(stercomata) , 上面还很讲究地盖上了一层有机质粪壳 。 另外 , 它们也可以形成交错纵横的管道系统(granellare system) 。
不过 , Rona 却认为不太可能是 Xenophyophores 。 这主要是因为大西洋底的六边形里没有讲究的粪球矩阵 , 也没有现代 Xenophyophores 体内含有的钡元素 。
本文图片
在西班牙发现的 Paleodictyon nodosum 化石 。
那这是不是说明 , 六边形是某种生物挖的坑呢?
Rona 和 Seilacher 认为 , 如果这些化石不是生物的身体 , 那就可能是某种生物的“农场” , 是它们造出来养菌当饲料用的 , 因为海底吃的很少嘛 。
他们认为 , 这些排水能力很弱的管道结构可能是一个秘密农场 , 进出不够通畅是为了防止其他生物进来偷菜 。 如果是这样 , 这可能是由动物建造的最早的结构了 。
不过 , 痕迹化石很难留下来 , 它们留下来的部分往往也是基底部 。 就像茅坑的盖板容易被大风吹走 , 露出下面不动如山的压缸便便一样 。
因此 Rona 和 Seilacher认为 , 如果 Paleodictyon nodosum 真的是痕迹化石 , 那么也是原农场的下半部 , 上半部长啥样谁也不知道 。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侧面图 。 图片来源:(DOI)10.1016/j.dsr2.2009.05.015
然而也有学者从数学的角度驳斥了“痕迹化石”假说 。
2007年 ,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地质学家 ?Roy E . Plotnick 和同事通过数学中的图论理论得出的结论是 , 由于六边形化石中每个点都有三个分叉 , 生物要制造这样复杂的迷宫必然要走许多回头路 , 效率有很大的损失 , 因此这类化石不太可能是遗迹 , 而是动物身体的一部分 。
无论如何 , 研究者们唯一能确定的是 , Paleodictyon nodosum 极有可能是生物 , 而不是地质活动造成的 。 因为他们发现 , 孔的数量和间距和六角形的大小成正比 , 这意味着这些六边形是有机物生长产生的 。
本文图片
Paleodictyon 家族的化石 。 图片来源:(DOI)10.1016/j.dsr2.2009.05.015
话说回来 , Paleodictyon 家族的化石都挺诡异且抽象 。 比如 Paleodictyon strozzii 的化石是蜂窝状的 , Paleodictyon petaloideum 的是花瓣状的 , Paleodictyon tripatens 的是摩尔斯码状的 。 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留下的化石图案也是越来越精致复杂 。
本文图片
Paleodictyon 家族的化石随着时间逐渐从简单演变为复杂 。
除了欧洲和大西洋底 , 其他地方也发现了这类奇奇怪怪的生物 。 2015年 , 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者在湖北的大冶组地区也发现了2个来自三叠纪的 Paleodictyon 化石 。 它们长这样——
本文图片
湖北发现的 Paleodictyon 化石(Pd所指) 。 图片来源:(DOI)10.1016/j.palaeo.2015.04.008
不论如何 , Rona 相信能制造这种复杂六边形的生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 , 而它们还生活在大西洋深处 。 只是 , 它们究竟是几何控的“打孔机” , 还是有着密恐屁股的奇怪生物呢?
克苏鲁的插线板?克苏鲁的脚底板?
参考资料:
https://docs.qq.com/doc/DVEt3empETXJVRVlF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_原题_:研究者在深海发现古老生物留下的规则几何图案 , 始作俑者至今未知
编辑:tzy
推荐阅读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安全|复旦教授发现400多个Android漏洞 谷“鸽”16个月后才修复
- 奇葩趣闻|男子加了2万的油发现是中围石油:同名公司曾被中国石油起诉商标侵权
- 行星|天文学家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组星际行星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数智|【受尊敬企业会客厅】 陈明键:在元宇宙,打造用人工智能发现药物的“乙世界”
- the|工人在美邦联将军雕像底座中发现了一个有130年历史的时间胶囊
- 足迹|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足迹|2021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 哪个让你大吃一惊?
- 化石|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