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聚焦“钠”些事,钠电VS锂电!|见智研究所

嘉宾:嘉宾博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 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研制项目负责人)
直播纪要:
钠锂集成应用的前景究竟如何?
钠离集成在技术上来讲应该没有任何的难度 , 此前其实就可以进行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进行集成 , 本质上就是一个ab电池的方案 。 在原理上来讲其实没什么难度 , 也是比较成熟的 , 主要做的目的可能还是降低成本 。
因为钠离子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成本会比较低 , 虽然现在还没能做到很低 ,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 供应链的完整 , 那么成本肯定会下来 。 而当前混用 , 最大的一个用处就是由于钠电池在动力电池上面 , 钠离子单独使用来说是不太可能用于动力电池 , 但混用之后 , 就有可能就用于动力电池 。
钠锂电池材料区别在哪?钠离子电池降本空间在哪?
钠锂电池材料的构成都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 首先隔膜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 , 虽然在实验室里边钠离子电池可能会用一些玻璃纤维等一些材料 , 但是在工业上 , 据我所知都是用的 PP或者PE的一些材料 , 那么这个基本上相同的 。
其次钠离子的正极材料比较丰富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管是三元还是磷酸铁锂都是比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要贵出一大截的 。 现在金属钠价格现在大约是2万多块钱一吨 , 碳酸钠价格是2000块钱一吨 , 是明显低于金属锂是62万每吨 , 碳酸锂是8万多每吨 。
负极材料上 , 锂电池现在工业化主要是用石墨 , 钠离子电池主要还是用硬碳材料 , 硬碳来源可以用煤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前驱体 , 比如说工程树脂 , 那么它这个来源也是还是比较便宜的 。
电解液方面 , 钠离子电池也是同样用 EC 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添加剂 , 但主要材料却用的是高氯酸钠或者是六氟磷酸钠 , 也是要比六氟磷酸锂来的便宜 。
最后集流体方面 , 那么由于锂元素和铝元素 , 它们两种金属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合金 , 所以在锂离子电池里边 , 负极材料很少使用铝 , 基本上都是用的铜 , 但是在钠电池里边就没有这个情况 , 它正极和负极的极流体都可以用铝箔 , 那么铝铜的价差也是比较大的 , 所以说在未来肯定是这个钠离子电池从原料上来讲是成本是要比较低的 。
当然在工艺上来讲 , 钠离子电池因为跟锂离子电池它在制备上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 设备基本上也是通用的 , 所以说降本空间主要就是在于就有市场牵引后 , 供应链完整 , 原材料方面的降本 , 把供应价格降下来 。
钠离子电池各大正极材料体系谁更可能脱颖而出?
钠离子电池现在正极体系主要分为: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聚阴离子型、钠硫电池体系
层状氧化物比容量和电压比较高 , 制备的条件比较苛刻 , 有点类似于三元材料 , 因为它在氧存在条件下容易发生相变 , 所以对于水氧的要求是比较高 , 另外循环过程中相变也比较严重 。 由于它的分子是一个比较精准的结构 , 那么它可能在投料和制备的条件的控制上需要精准配比 , 也需要高温断烧 。
普鲁士蓝或者是普鲁士白的这种体系是一个比较有潜力 , 也是一个研究比较多的一种证据材料 , 也是有一个开放的三维通道的结构 , 在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不是烧结的方法 , 而是是用的多用的加热的工程量的方法 。 制备起来就比较简单 , 只需要用计量泵 , 然后两三种材料 , 然后在一个釜里边去混 , 那么就沉淀下来了 。 它的结构稳定 , 然后性能也还可以 , 但是它由于有很多的结晶水和晶格水 , 所以限制了这里边钠的含量 , 就容易影响它的一个比容量 。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就以磷酸含钠为代表 , 有点类似于像磷酸铁锂这样 , 因为钒和铁就比较像 , 也是做烧结来制备的 。 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比容量是比较低的 , 能做到110左右就差不多了 , 电压还比较高 , 那么在3.4伏 , 但是这类比较繁琐 , 由于有钒元素的存在 , 并且有毒不太环保 , 能量密度也不太高 , 所以说工艺价值目前看不太大 。
至于钠硫电池体系 , 这个是日本的一个公司首先做出来的 。 这个体系是一个高温体系 , 首先必须得熔融 , 就是硫是熔融的 , 钠也是熔融的 , 然后他们反应中间有一层隔膜 , 是一个陶瓷隔膜 , 陶瓷隔膜陶瓷隔膜技术中国目前也有人在研究 , 但是都不太成熟 。 这家公司掌握了这个技术 , 但是他没有出口 , 就自己生产 。 首先在安全性上来讲 , 不太看好这个体系 , 因为它本身是熔融的 , 它是需要本身就需要外部加热 , 很容易会出一些安全问题 。
目前比较有前景的也就是氧化物或者金属氧化物的体系和普鲁士体系 , 那么他们可能是比较有价值的 。
钠离子电池对铅酸电池的降维打击
毫无疑问钠离子电池的目标首先就是把铅酸给替代掉 , 包括后来改进的铅碳电池 , 它们的竞争是直接的 , 首先要对标清算 , 然后其次才去储能等领域和磷酸铁锂竞争 。
铅酸的市场还是很有经济性的 , 成本比较低 , 度电成本和土地成本也有优势 。 铅酸电池的全寿命周期较短 , 因为有度电成本 , 根据它在全寿命周期里面放的电跟它的投资成本来比较 , 算在6毛钱到8毛钱之间 , 那么磷酸铁锂差不多也是这个区间 , 可能就7毛钱左右 , 1000块钱左右 。
而钠离子电池预期可能是在两毛钱到三毛钱之间 , 很多场景相对铅酸进行一个降维打击 , 尤其铅酸在一些高低温性能方面 , 性能是比较差的 。 在一些大倍率的场景 , 铅酸电池性能比较差 , 大电流放电的时候容量衰减的非常厉害 。 所以说未来应该是直面铅酸 , 然后去挑战磷酸铁锂 。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前景如何?
储能对于电池的要求首先是安全 , 第二是技术经济性 , 第三是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一些指标 , 那么安全是红线必须要满足 , 其次技术经济性也是其中的一个必要因素 。
磷酸铁锂目前来讲是占据了主流位置 , 但考虑到钠离子倍率性能也比较好 , 价格也比较便宜 , 然后能量密度也能到150~200 。 由于储能有很多场景对能量密度没有太多要求 , 所以说很少使用三元的体系 , 现在储能三元体系也就韩国用的比较多 。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未来的目标肯定是要是去跟磷酸铁锂PK的 。
现在钠离子电池可能在红线指标安全上有一定优势 , 包括高低温性能还是比较好的 , 但是它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一般 , 而这些都决定着技术经济性指标 , 只有这些指标上来了 , 才能够击败或者说去比肩磷酸铁锂目前的这样一个角色 。 所以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 还是要看后期规模化之后的成本能否降下来 , 所以能量密度能不能真的如大家所看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吧 。
正文
主持人:
大家晚上好 , 又到我们华尔街见闻的直播时间 。 大家都知道自从今年5月份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的股东大会上宣布了将发布钠离子电池 。 有别于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 , 钠离子电池迅速进入了整个市场的视野 , 不仅激起了投资者的热议 , 更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 尤其是上周 , 宁德时代再一次进行了关于钠离子电池的直播 , 相信大家对此也都非常关注 。 今天我们的直播主题就聚聚焦钠离子电池 。
新推出的钠离子电池究竟和锂离子电池有什么异同 , 是否会对目前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产生一定的影响 , 乃至于钠离子电池何时能真正商业化落地 。 带着这一系列我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业内非常资深专业的 , 来自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的博士嘉宾老师来为我们做一个分享 。 白老师同时也是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研制项目负责人 。
白老师您好 , 今天我们的直播聚焦于钠离子电池在未来的一个发展情况 , 以及之前我提到的关于和里边的一个竞争情况 , 我们来展开 。 时间紧迫 , 我们迅速进入主题 。
首先我们先向您请教第一个问题 , 可能偏框架和宏观性一点 , 希望能给我们现在在看直播的一些投资者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 您觉得钠离子电池对比锂电池整体上来说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嘉宾:
现在是这样的 , 钠离子电池这个概念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 , 然后与锂电池的研制周期是完全重合的 。 它跟锂电池的机理也是一样的 , 都是属于摇椅式电池 , 都是在放电的时候 , 金属离子从负极突出嵌入正极材料 , 充电的时候从正极再突出 , 然后再到负极上去 。 但是它跟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是截然不同 , 那么锂电池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它的场景也比较多 , 从消费类的到储能的到动力电池的 , 它的应用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
那么钠离子电池其实由于它的一些技术特点 , 它的能量密度稍微低一点 , 然后循环性能稍微差一点 , 那么对它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 那么它的优点在于什么?在于钠元素储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 我们大家都知道(网上也有相关资料) , 它丰富度大约是2.75% , 是显著高于锂元素的万分之0.65 。 它的分布也很均匀 , 我们从海里面进行提取就可以 。
锂矿主要分布在南美、澳大利亚这些地区 , 很容易被卡脖子 。
电池本身来讲是有很多体系 , 那么相对而言 , 某些钠离子电池的体系与主流的像磷酸铁锂对标的话 , 它电池倍率性能 , 尤其是低温情况下的性能是比较优异的 , 那么它的安全性也比较好 , 这是它的一个情况 。
它的缺点我刚才已经说过了 , 就是能量密度比较低 , 现在大家说能做到像宁德时代在前两天发布的发布会说的 , 做到160 。 那么我们平常也就是100不到160 , 这可能是宁德时代的技术比较高 。 那么它的循环性也是比较差 , 现在一般情况下在2000圈左右 , 这是它的缺点 。
主持人:
明白了 , 除了您提到的这种单独使用的这种特殊的应用以外 , 您觉得这种钠锂集成应用的前景是怎么样的?
嘉宾:
钠离集成在技术上来讲应该没有任何的难度 , 它只不过就是说我们根据电子设备的一个就像原来有些厂家曾经提过 , 把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进行集成 , 那么它就是一个ab电池的方案 。 那么我们看到最近也是有提出来把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也是进行这样一个ab电池的集成混用 , 在原理上来讲其实没什么难度 , 也是比较成熟的 , 他主要做的目的我觉得可能还是降低成本 。
因为钠离子电池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它的成本会比较低 , 那么虽然现在还不是很低 , 那么未来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 , 供应链的完整 , 那么它的成本肯定会下来 。 而它当前混用 , 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用处就是由于钠电池在动力电池上面 , 我刚才讲到它的技术缺陷 , 它不太可能单独用于动力电池 , 混用之后 , 有可能就用于动力电池 。
主持人:
因为市场之前一直预期 , 由于对您刚说的钠离子电池自身的能量密度缺陷性比较大 , 所以单独用的情况下多用于一些低能量密度的产品 。 您提到如果使用这种钠离集成混用的话 ,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 还能应用到动力电池上面 。
嘉宾:
对 , 如果要是像宁德时代发布的这种 , 像到了160瓦时每公斤 , 就已经达到了我们通用的磷酸铁锂的级别 , 它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 。
主持人:
那目前您刚才提到在技术上这种AB的话是没有瓶颈 , 是没有难度是可以做到的 。
嘉宾:
基本上没什么难度 。 可能我不是专门做这一块的 , 就是说在电池管理系统 , 尤其是在功率变换这一块 , 让它几个电池之间横流 , 大家电流都一样 , 这个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
主持人:
白老师刚才您也提到就是说未来来看的话 , 就是说钠离子电池不管运用混集成混用还是单独用 , 主要的运用优势是在于成本会将大幅的降低 。 但目前看 , 钠离子电池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 甚至比锂离子电池还要高上不少 。 您觉得未来降本的空间会在哪里?是哪些方面能降本 , 然后您觉得降本的一个速度上会是什么样的呢?
嘉宾:
首先是这样的 , 我们提到成本 , 我们先得了解电池成本构成 。 那么我们在制造上来讲 , 电池它是由 , 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这些 , 那么正极负极分别涂附于两种极流体上面 。 那么它的辅助材料包括它的一些 G2的焊接 , 包括一些封装的材料 , 这是材料的部分 。 那么工艺上又有很多一些设备折旧也都会算在里面 。
那么我们先说材料的构成 , 那么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呢 。 首先隔膜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 , 在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 他们如果要作为一个对手来讲的话 , 隔膜基本上是通用的 , 虽然在实验室里边就是可能钠离子电池 , 为了去做实验 , 可能会用一些玻璃纤维的一些材料 。 但是在工业上 , 据我所知都是用的 PP或者PE的一些材料 , 那么这个基本上相同的 。 正极材料这块 , 我们正极材料因为钠离子的材料比较丰富 , 锂离子电池它的正极材料或者三元也好 , 磷酸铁锂也好 , 都是比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要贵出一大截的 。 我也是找了一下数据 , 现在金属钠价格现在大约是2万多块钱一吨 , 碳酸钠价格是2000块钱一吨 , 是明显低于金属锂是62万每吨 , 碳酸锂是8万多每吨 , 它是远远低的 。
在负极材料上 , 锂电池主要是现在工业化主要是用石墨 , 那么我们的钠离子电池主要还是用硬碳材料 , 这个硬碳它的来源可以用煤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前驱体 , 你比如说工程树脂或者是其他东西来做 , 那么它这个来源也是还是比较便宜的 , 在电解液方面电解液钠离子电池的 , 他也是用 EC 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添加剂 , 电解液是用的高氯酸钠或者是六氟磷酸钠 , 也是要比六氟磷酸锂来的便宜 , 都是因为它钠元素比锂元素多一点 。
那么在急流体方面急流体 , 那么由于铝元素和铝元素 , 它们两种金属在循环过程中呃容易形成合金 , 那么在锂电池锂离子电池里边 , 负极材料很少使用 , 基本上都是用的同步 , 都是用同步的 , 那么在那里电池里边它就没有这个情况 , 它正极和负极的极流体都可以用铝箔 , 那么铝合同的价差也是比较大的 , 所以说在未来肯定是这个钠离子电池从原料上来讲是成本是要比较低的 。
那么在工艺上来讲 , 钠离子电池因为跟锂离子电池它在制备上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 设备基本上也是通用的 , 所以说降本空间主要就是在于就有市场牵引后 , 供应链完整 , 那么把供应价格降下来 。
主持人:
明白 , 您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 降本的速度的话会跟锂离子电池差不多 , 因为锂离子电池我看从14年到现在 , 基本上锂离子电池价格也差不多是以每年10%左右的降本上 , 钠离子电池的话 , 也是会以这么一个效率来说还是会更快?
嘉宾:
目前来讲 , 钠离子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比较强势 , 它的下降的速度我刚才说到了还是取决于它的市场的开拓 , 如果要是市场比较广阔 , 那么场景用的比较多 , 用的比较好 , 那么它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 更多的玩家然后进来 , 那么它就会带动上下游的企业去开拓新的技术 , 或者是开拓新的市场 , 那么供应链就会完整 。
但是目前来讲 , 由于锂离子电池它还是比较强势 , 暂时还没有看到这个市场会会朝钠离子电池的这一块去倾斜 , 所以说我感觉它不会像那么快 。 即使它这边降价也会在比较晚一些时候 , 可能五六年以后 。
主持人:
白老师您刚才也提除了在工艺上或者设备上 , 跟锂电池变化不太大 , 但四大材料、辅助材料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变化 , 您觉得现在四大材料的一些企业合作商 , 它能达到现在纳电池的要求吗?
嘉宾:
在某些电池上面 , 就是说在制备上面 , 如果材料都齐全了 , 您比如说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 , 电解液都是齐全的 , 那么只是进行生产 , 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的 , 但是有些材料它的性能跟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的电池它的性能是不一样的 。
比如说普兰或者叫普白体系 , 它特别容易吸水 , 那么它可能对于干燥的条件的要求就非常严格 , 那么他是要有干燥房或者其他的一些装置 , 它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步骤 , 这也是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上是否能够真正的下降或者下降的比较快的一个变数 。
因为它有些是吸水吸得很严重 , 吸水吸得很严重 , 包括像氧化物体系它的烧结也是比较苛刻的 , 那么它在氧存在条件下 , 它也容易发生一些相变 , 所以说如果要是不包括材料制备 , 那么它的制备应该是差不多的 , 但是如果要是包括材料制备可能更多了 。
主持人:
锂电池经过多年的演变 , 最后才形成了现在像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这两种电池体系 , 钠电池正极像有过渡金属氧化物 , 还有您提到普鲁士蓝等等 , 那么一系列这几材料中 , 您觉得各之间的各自优劣在哪?它们中又有谁更容易脱颖而出?
嘉宾:
首先在确实是有这么几种体系 , 那么层状氧化物它就是说比容量和电压比较高 , 然后是钠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 , 但是它的制备 , 我刚才讲到它的制备的条件比较苛刻 , 有点类似于三元材料 , 因为对它是在氧存在条件下容易发生相变 , 那么它对于水氧的要求是比较高 , 另外它循环过程中相变也比较严重 。
由于它的分子是一个比较精准的结构 , 那么它可能在投料和制备的条件的控制上需要精准配比 , 那么它也需要高温断烧 。 对于普鲁士兰或者是普鲁士白的这种体系是一个比较怎么说比较有潜力 , 或者也是一个比较研究比较多的一种证据材料 , 它也是有一个开放的三维通道的结构 , 它在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不是烧结的方法 , 而是是用的多用的加热的工程量的方法 。
那么它制备起来就比较简单 , 只需要用计量泵 , 然后两三种材料 , 然后在一个釜里边去混 , 那么他自己就沉淀下来了 , 联系下来它的制备首先就不太难 。
它的结构稳定 , 然后性能也还可以 , 但是它由于有很多的结晶水和晶格水那么限制了这里边钠的含量 , 它就很难出去 , 那么它就容易影响它的一个比容量 , 它是这样 , 据阴离子型它化合物我们就以磷酸含钠为代表 , 它有点类似于像磷酸铁锂这样 , 因为钒和铁它就比较像 , 有点它也是做烧结 , 然后来制备的 。
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比重量是比较低的 , 它能做到110左右就差不多了 , 那么它电压还比较高 , 那么在3.4伏 , 但是这类比较繁琐 , 由于有钒元素的存在 , 并且有毒不太环保 , 能量密度也不太高 , 所以说工艺价值目前看不太大 。
至于钠硫电池体系 , 这个是日本的一个公司 , 他们来首先做出来的 。 这个体系它是一个高温体系 , 它首先必须得熔融 , 就是硫是熔融的 , 钠也是熔融的 , 然后他们反应中间有一层隔膜 , 是一个陶瓷隔膜 , 它陶瓷隔膜陶瓷隔膜技术中国目前也有人在研究 , 但是都不太成熟 。 这家公司掌握了这个技术 , 但是他没有出口 , 他就自己生产 。
首先我们在安全性上来讲 , 我个人不太看好这个体系 , 因为它本身是熔融的 , 它是需要本身就需要外部加热 , 它很容易会出一些安全问题 。 我个人感觉比较有前景的也就是氧化物或者金属氧化物的体系和普鲁士体系 , 那么他们可能是比较有价值的 。
主持人:
好的 , 非常专业非常详细 , 这一部分讲解的 , 我大概了解目前的国内外主流的方向基本上就是白老师都已经展示了一遍了 。 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贴近于垃圾电池的应用场景了 。 钠离子电池如果单独使用的话 , 由于能量密度的受限 , 可能用在一些低能量密度像储能上面 , 您觉得钠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的竞争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嘉宾:
钠离子电池有很多应用场景 , 首先这涉及到电力系统方面 , 包括原测网测 , 还有用户测或者叫工商议 , 那么储能对于电池的要求首先是安全 , 第二是技术经济性 , 第三是其他的一些比如说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一些指标 , 那么安全是红线必须要满足 , 否则的话就没有意义 , 技术经济性就也是其中的一个必要因素 , 要不大家就没有动力 。
在后面的竞争中 , 磷酸铁锂目前来讲是占据了主流位置 , 由于它倍率性能也比较好 。 钠离子倍率性能也比较好 , 价格也比较便宜 , 然后能量密度也能到150~200 。 由于储能有很多场景对能量密度没有太多要求 , 所以说也可以不用三元的体系 。 钠离子电池未来的目标肯定是要是去跟磷酸铁锂PK的 。
主持人:
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比有什么优劣?是不是能够去竞争 , 技术上是否能够提高循环寿命 。
嘉宾:
因为它可能在安全上有一定优势 , 但是它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 , 能量密度都决定着技术经济性 , 只有它们上来了 , 才能够击败或者说去比肩磷酸铁锂目前的这样一个角色 。 如果他真的在能量密度循环等一些技术指标上 , 包括高低温性能还是比较好的 , 我觉得它替代掉磷酸铁锂也没什么问题 。
所以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 还是要看后期规模化之后的成本能否降下来 , 所以能量密度能不能真的如大家所看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吧 。
主持人:
是的 , 国内的话储存磷酸铁锂比较多 , 但是国外的话更多选择用三元 , 这又是一个什么想法?垃圾电池起来之后 , 有没有可能作为出口去在国外的时候跟人家三元的储能进行竞争?
嘉宾:
三元体系韩国用的比较多 , 那么离子电池跟三元这个场景 , 就像一个是短跑的选手跟一个长跑选手 , 两个赛道根本就不一样 , 三元体系它是解决人们能量密度的刚性需求 , 追求更高能量密度 , 循环有个两三千次就不错了 。 能做2000多次 , 还比不上磷酸铁锂 。 就是说我充一次电 , 然后放电放很长时间 , 特别适合于动力电池的需求 。 钠离子电池它能量密度没那么高 , 相同的这样的一个容量 , 可能我这车就特别重 , 就不太具有经济性 , 那么它的场景就是用在储能或者是低速电动车或者是二轮车 , 或者是替代一些铅酸电池的场景 。 所以说它们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对手 。
主持人:
您提到技能的密度 , 在两轮车的替代应用中能否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很早就有人提到过锂电池对铅酸电池的替代 , 因为铅酸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就相当低 , 大概40~60左右 , 不仅跟磷酸锂电池没得比 , 包括跟现在的提出的能量密度略低的垃圾电池其实也没得比 , 那么您觉得钠离子电池这种成本低 , 然后能量密度也可以达到二轮车的需求的情况下 , 未来对于铅酸电池是怎样的替代?
嘉宾:
毫无疑问的 , 钠离子电池的目标首先就是把铅酸给替代掉 , 所以说铅酸包括后来改进的铅碳电池 , 它们的竞争是直接的 , 首先要对标清算 , 然后其次才去替代磷酸铁锂 。
铅酸它的市场还是很有经济性的 , 成本比较低 , 度电成本还是比较有优势 , 土地成本也有优势 。
铅酸电池的全寿命周期 , 因为有度电成本 , 根据它在全寿命周期里面放的电跟它的投资成本来比较 , 算在6毛钱到8毛钱之间 , 那么磷酸铁锂差不多也是这个区间 , 可能就7毛钱左右 , 1000块钱左右 。
钠离子电池预期可能是在两毛钱到三毛钱之间 , 很多场景相对铅酸进行一个降维打击 , 它还是要替代掉铅酸的 , 尤其铅酸在一些高低温性能方面 , 性能是比较差的 。 在一些大倍率的场景 , 它也不怎么样 , 性能比较差 , 大电流放电的时候它容量衰减的非常厉害 。 所以说未来应该是直面铅酸 , 然后去挑战磷酸铁锂 。
所以说如果钠离子电池的话 , 真正能够商业化做出来的话 , 铅酸电池的话可能会遭受比较大的一个冲击和打击 。
钠离子电池的话 , 如果把成本降下来 , 然后技术上比较成熟 , 尤其是循环性能提升上去 , 那么它会比较好 。
主持人:
您多次提到循环性能提升 ,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是什么情况?未来提升的瓶颈是什么?
嘉宾:
很难提升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 由于钠离子本身的直径就比较大 , 当它在正负极穿梭时就会有一些问题 , 比如说在正极嵌入和脱出的时候 , 它可能破坏掉正极材料的结构 , 破坏之后那么它的性能马上就掉下来了 。 科学家们一直在想各种办法去攻克这个问题 。
但是目前来讲 , 它跟铁锂电池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 尤其是我们做的普鲁士蓝体系的循环性能还是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才可以 。
主持人:
目前主流的循环次数大概是多少次?
嘉宾:
普鲁士兰体系1500次以上 ,磷酸铁锂可能差不多4500~6000次 , 三元也是3000次左右 。
嘉宾:
我们说的循环是要固定一个充放电条件的 , 然后80%的充放电深度 , 这样才有可比性 , 有的厂家他可能做了1万次 , 但是他是浅充浅放的 , 就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 。
主持人:
另外的话就说到充放电的问题 , 现在锂电池都在考虑快充 , 您觉得这一块的话 , 钠离子电池有什么好的机会或者优势吗?
嘉宾:
钠离子电池在电子和离子的导电性方面 , 除了磷酸铁锂 , 钠离子还是比较有优势 。 我们前几天看发布会上也讲了 , 它是将近4c的一个充放电的倍率 , 它能够充到80% , 那么我们做的钠离子电池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性能 。
主持人:
除了之前说的低能量密度领域 , 钠离子电池也考虑在动力电池有所作为 , 像一些对续航要求不那么高的a00系 , 比如说五菱宏观 , 会不会有应用?
嘉宾:
这就需要市场去检验了 , 我不太好说 , 因为锂钠混合之后 , 其实在技术上来讲 , 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难度 , 因为我们现在很多课题在研究 , 梯次利用的电池一致性更差 , 那么它还能够做到不错 。
至于它具体的应用 , 需要商家去再开发 。 我觉得可能宁德时代在做钠混合的场景可能有想用在动力电池上的这样一个考虑 , 因为这样的话性价比更高 。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电池包可能占到了整个车里边的40%左右的成本 , 那么他完全就可以把成本降下去的话 , 那么整车也就有经济性了 。
主持人:
您也提到像三元和磷酸铁锂这种ab型 , 为什么现在没有看到更多的一些相关的信息 , 是这条路是不太好走吗?
嘉宾:
这个也不一定不好走 , 据我所知不同的厂家为了提升能量密度这一块 , 做了很多努力 。 比如说有些厂家他做了一个刀片电池 , 有些厂家是搞 Ctp , 都是去提升能量密度的手段 。
那么磷酸铁锂和三元混合 , 它技术上是可行的 , 但市场是否认可 , 老百姓可能还是比较关心他的首先一个技术指标 , 另外一个经济性上怎么样 , 主要是看它合不合算 。
那么磷酸铁锂就是在北方 , 经常一到冬天电量 , 点亮就不足 。 所以到底这种技术到底如何 , 只能是去市场真刀真枪的检验 , 技术上是没什么难度的 。
主持人:
您觉得钠离子电池什么时候能够大规模商业化?
嘉宾:
实际上宁德时代他提出的发布会还是给了我们很大信心的 , 因为我们之前说实话没有想到这么高的一个指标 , 那么有大企业在前面做出这样的一个成果 , 那么说明这条路还是可行的 。 在目前来看 , 它还是相当于一个技术储备这样一个角色 。
随着技术的进步 , 比如说我们现在搞的普鲁士兰体系的研发 , 如果在储水这一步上有所突破的话 , 那么它应用我觉得很快就会上来 , 只要是把这个技术指标去达到了 , 因为经济性很大的程度是由技术性指标来体现的 。
主持人:
钠离子电池推出 , 您觉得对于锂电池来说是竞争更多一点 , 还是互补合作更多一点?
嘉宾:
我个人感觉现在还是一个技术储备 , 但是两者的应用场景完全不一样 , 锂离子电池三个场景它全都覆盖 , 消费类的、储能的、动力电池的它全都能覆盖 , 就是一个全能型选手磷酸铁锂现在都能去覆盖 。 那么钠离子电池它主要的场景还是用在储能 , 因为对能量密度要求不太高 , 这种性价比要求比较高的一些地方 。
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应用一切都取决于它的技术进展 , 有可能突破储能领域 。
主持人:
【正极|聚焦“钠”些事,钠电VS锂电!|见智研究所】非常感谢白老师百忙中抽出这段时间给我们做非常详细的解答 。 再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