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数字化让农产品电商未来可期

□本报采访人员 白舒婕
智能化养猪场、无人农场在安徽芜湖、黑龙江建三江、浙江湖州、四川崇州等地破土而出;县域农村电商逐渐向数字农村电商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催生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取餐、无人便利店、移动/智能菜蓝子、直播卖菜等数字化农产品流通创新模式……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 近两年数字农产品电商呈井喷式发展 。
“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题的关键阶段 。 日前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强调 , 要以信息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多业态融合 , 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
数字农产品电商作为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牛鼻子” , 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
数字技术落地见效
中国农业展览委员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主任(会长)、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日前举办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形势高层分析会上表示 ,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显示 , 要用四个发展阶段来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 2020年中国已初步取得进展 , 实现第一个阶段目标 , 2021年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 其中 , 数字农产品电商是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牛鼻子” 。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数字农产品电商呈现井喷式发展 。 疫情防控期间 , 许多数字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转型的农产品企业在‘最后一公里’交易火爆 。 ”洪涛说 。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近日首次将小包装蔬菜上线孔雀码平台 , 消费者用支付宝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 , 就可以看到蔬菜的产地、加工、包装等详细信息 。
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秘书长左臣明在会上介绍 , 2020年 , 阿里巴巴在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山东建成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区域大型产业仓) 。 这些产地仓辐射近20个省份 , 服务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 ,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 , 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 率先探索和落地数字农业模式 。
数字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新趋势还体现为县域农村电商正逐渐向数字农村电商转型 。 浙江平阳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近年来 , 平阳县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 , 推进电商模式创新 , 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 2020年 , 平阳县以浙江省总分第一的成绩 , 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
谈到平阳数字化转型的秘诀 , 浙江平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镰对国际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平阳县全力打造“瓯越美农”电商服务站,发展“1个平台+1个中心+3级物流+N个O2O数字化门店+M个社区团长”的运营体系 。 利用社区团购、直播电商、O2O便利店连锁体系 , 以乡镇为重点的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 直销直供服务村民 。 在农产品上行方面 , 在当地政府和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 初步形成了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 , 以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为据点 , 以O2O数字化门店、乡村电商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站为支撑的县域数字化商务格局 , 利用互联网将平阳优质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
专家支招产业发展
洪涛表示 , 数字农产品电商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 为此 , 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探索城乡数字拉式供应链 。 探索农产品流通业全触点、全渠道、全场景、全球链、全客群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 建设农产品流通高效、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生态产销体系 。
二是创新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 。 “这是中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必须探索的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 ”
三是加快应用多种数字化技术 , 促进农产品电商企业以及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 。
四是充分发挥集散中心作用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 。
【未来|数字化让农产品电商未来可期】五是探索供应链的数字控制塔建设 。 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数字拉式供应链当中要承担供应链的“控制塔”作用 , 整合数字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资源 , 从而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数字化运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