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自媒体|淘鲜达恶性事件背后:要改造世界的巨头,被改造了
文章图片
图1/4
采写 | 维鹏、凌梓郡编辑 | 靖宇
来源:极客公园
回想 2010 年 , 当「聚划算」正式运营时 , 大量的商家挤破头想要成为其招商对象 。
借助阿里的资源优势 , 聚划算迅速成长为当时团购领域的最大网站 , 占据 52% 的市场份额 , 这段时间 , 聚划算在商家面前的地位是更强势的 , 对接商家的「小二」便成为了商家们贿赂的主要对象 。
2012 年 4 月 , 阿里巴巴对外公布 5 名前聚划算小二因腐败被批捕刑拘 。 这在当时引发了整个阿里内部 , 甚至社会舆论对于阿里价值观的一次大讨论 。 而时隔九年 , 社会对阿里价值观的又一次大讨论 , 却来自完全相反的一个场景 。
7 月 27 日 , 阿里女员工发文指控 , 在台风天被直属领导强制要求出差 , 会后在与客户饭局上被灌醉 , 并指控被客户和其直属领导猥亵 。
这次恶性事件的业务场景很典型 。 酒局上的另一方当事人是济南华联商户的工作人员张某 。 济南华联品牌归属于济南华联超市有限公司 , 是地方性的连锁超市品牌 。
酒局文化在零售行业并不鲜见 。 对于当晚席间的情形 , 华联张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佐证了这种现象:「在酒桌上正常喝酒 , 中间肯定有搂抱的过程」 , 「就是正常的一个酒局吃饭」 。 而阿里本地大客户 LKA 负责人甘启梁事后则对女员工表示 , 「你觉得不喝酒 , 这个济南华联和一些北方客户以后的业务能谈下来吗?」
一位互联网 to B 业务客户总监对「极客公园」表示 , 应酬中喝酒有时确实是难免的 , 但也可以拒绝 , 「酒桌文化其实就是强调权力与服从的一种畸形文化 , 掌权者强迫需要权力的人 , 迫使他们服从 。 」
不管在什么样的场景下 , 这样的文化都不该出现在一家科技公司的身上 。 而事件发生后 , 对员工大声疾呼的冷漠和滞后反应 , 更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羞耻 。
从合作关系来看 , 这一次 , 阿里淘鲜达「服从」的对象——济南华联甚至算不上地方巨头 。 根据 7 月 28 日发布的《2020 年中国超市百强》报告显示 , 在山东省 , 排在济南华联前面的还有家家悦、银座、中百控股、利群集团 。 「济南华联在山东的影响力也算不上是顶尖 。 」
这位总监表示 , 在传统零售行业 , 乙方虽然在产品宣传手册上写着 , 自己公司产品要优于同行数倍 , 但他表示 , 「实际上大家都差不多」 。 乙方提供的方案差别不大的时候 , 客户最终选择谁家的方案、产品 , 「还是得看关系 , 得喝 。 还可能需要回扣 。 」
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背后 , 带出的不仅仅是被质疑的价值观 , 也是一个正在摧毁价值观的业务环境 。
文章图片
图2/4
阿里同城零售官网|阿里巴巴
「淘鲜达」是什么?
2017 年 , 淘鲜达因阿里「新零售」战略而诞生 , 比「盒马生鲜」晚一年 , 但存在感一直很弱 。
打开淘宝首页 , 「淘鲜达」占据着醒目的位置 。 其商业模式相当于利用淘宝 APP 巨大的流量 , 为线下的生鲜超市引流 , 增加线上销售额 。 同时 , 为一些传统商超提供数字化改造方案 , 比如库存管理、通常配送等能力的建设 , 并以此收取费用 。
某接近淘鲜达人士表示 , 「想加入淘鲜达需要零售商具备一定数量的门店与供应链能力 , 比如大润发、华联超市这类 。 另外 , 需要缴纳一定的合作费用 , 每个城市都不一样 。 」
但商家们的付费意愿可能并不那么大 。 数据显示 , 截至 2020 年 , 淘鲜达平台已有超过 50 家的实体零售商入驻 , 接入线下超过 2500 家门店 , 这些门店均以生鲜品类为主 。
作为对比 , 业务模式类似的京东到家 , 合作线下门店超 11 万家 。 2020 年百强超市中 , 有 77 家已上线京东到家 , 其中 41 家是前 50 强 。 在合作的商超品牌上看起来 , 京东到家远超阿里淘鲜达 。
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里淘鲜达业务、新零售在行业中的现状: 即便依托自身雄厚的流量、资金优势 , 也很难玩转新零售、改造线下业务 。
过去 , 阿里搭建平台 , 进行流量分发来获利 。 在电商平台上 , 消费电子、服装、化妆品等高毛利的品类 , 比线下实体店便宜很多 , 因此可吸引大量消费者 , 阿里也可以从中赚取佣金和广告费 。 这个时期 , 电商平台们要做的 , 就是源源不断地获取流量 。
但在生鲜领域 , 消费有很强的地域性 , 且消费群体定期消费的生鲜数量几乎是恒定的 。 开通线上业务能为一家本地超市带去多少利润增量 , 前景并不明朗 。
而且生鲜这种非标、易损耗、低毛利的品类 , 几乎很难出现较大的折扣 , 曾经电商吸引消费者的那套模式在生鲜领域行不通了 。 当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没有养成 , 平台也很难有能力与供应商去议价 。
文章图片
图3/4
饿了么本地服务也是同城零售的一部分|饿了么
「同城零售」的坎坷
2020 年 , 以生鲜行业为代表的同城零售成为阿里的「一号工程」 , 由张勇亲自带队 。 当年 4 月 , 天猫超市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 。 另一方面 , 并入了同城零售事业群的外卖平台饿了么 , 同样肩负起了「外卖一切」的任务 , 和天猫超市、淘鲜达、盒马一起组成阿里同城零售阵营 。
阿里之所以重金投入 , 外界猜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攻为守 。 因为「门口的野蛮人」美团及美团优选 , 早已经开始打电商的主意 。
2019 年美团推出美团闪购 , 外卖骑手升级「送一切」 , 开始将外卖以外的线下服务和产品进行线上电商化 。 据悉 , 美团闪购目前年成交额在几百亿元范围 , 公司内的目标是将数字做到千亿规模 。
另一边 , 由于社区团购的「烧钱」迅速 , 企业急需冲击利润和 GMV , 团购平台开始加入纸巾、饮料等日用品和标品——以 9 毛 9 低价菜引流 , 再用普通标品赚利润成为可行模式 。 而一旦用户高频买菜行为成立· , 社区团购的电商梦也就有了根基 。
2018 年 , 前京东高管李永和在做了张勇半年的特别助理后 , 升任天猫超市事业群总裁 , 当时天猫超市、淘鲜达和盒马并称阿里零售战场三驾马车 。
一个月之前 , 阿里再次进行架构调整 , 李永和不仅统领淘鲜达为代表的同城零售业务 , 同时接替王磊担任本地生活公司 CEO , 与高德、飞猪组成本地服务板块 , 向俞永福汇报 , 目的看起来是将同城零售和本地服务组合成有机整体 。
不料 , 架构刚调 , 李永和已经因为此次事件引咎辞职 。
「流量至上」的时代终结了
对流量的追逐一度是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原动力 。 在早期 , 靠烧钱补贴聚集起来的流量究竟能否创造更大价值 , 并不是多数创业者关注的重点 。 「有了流量 , 未来总有办法盈利 。 」是行业共识 。
于是 , 从 2014 年起 , O2O 的热潮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 。 阿里、京东这两家争夺线下流量的方式之一就是资本并购 。 2015 年起 , 阿里巴巴携巨额资本相继入股苏宁、银泰商业、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联华超市、三江购物等等;而京东也在入股永辉超市、沃尔玛等等线下超市 。 接着 , 巨头们依托于这些线下资产开展 O2O 电商业务 , 希望成为线下服务的流量入口 。
然而 , 倘若不能解决供需双方的问题 , 平台的发展就会很坎坷 。 2020 年 10 月 , 美团正式宣告旗下的新零售物种小象生鲜正式关闭;盒马直到今天也在不断试错 , 希望找到一种合理的商业模式;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生鲜电商公司即便上市 , 依旧没能找到健康的盈利方式 。
文章图片
图4/4
天津滨海新区泰达食代菜市场地下生鲜超市供应低价菜
无论哪种模式 , 这些新平台都没能搭建起一种新的稳固的供需关系 。 而这恰恰是支撑起一个平台的根本 。
比如 , 淘宝刚崛起时 , 那些被大型商超的高额店租拒之门外的小品牌找到了自己的春天:线上开店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线下租金 , 还能接触到全国更多的消费者 。
这类便宜品牌的涌入丰富了淘宝上的商品供给 。 即便是一些大品牌的经销商也会把货物放到网上卖 , 这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 形成了正向的商业循环 。
拼多多的崛起也是如此 。 因为上市 , 淘宝、京东上的很多白牌厂家被挤出平台 , 这些商家需要一个更合适的电商平台来卖货 , 而同时又有大量的消费者需要更便宜的货物 。 拼多多将两方的需求连接了起来 。
同城零售以日用百货、生鲜为主 , 都是客单价比较低、毛利也不高的品类 。 且线下实体店业态本来已经足够丰富、且离消费者很近 , 在这两个大品类里展开竞争 , 相当于在红海里竞争 。
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早期更多是蓝海市场 , 玩家要做的往往不是专注于打造自己的竞争壁垒 , 而是尽可能抢占市场规模、抢占入口 。 即便没有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 玩家依然可以因为竞争不充分而过得不错 。 但在红海领域 , 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壁垒才有机会存活下去 。
显然 , 进入到以日用百货、生鲜品类为主的同城零售场景 , 互联网平台们缺少核心竞争力 。 可以看到 , 在这两个大品类里过得较好的新品牌都拥有很强的供应链资源 , 比如新兴的名创优品、老牌的永辉超市 。
不是互联网公司不努力了 , 而是互联网仰仗的方法论在新的领域里 , 不见效了 。
此外 , 在工具类、信息产品类的业务上 , 烧钱补贴可以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用户 , 并养成用户习惯 。 但到了实体领域 , 在生鲜、日用品品类 , 当资本的无序扩张被管制 , 而钱也不是花在解决产业链问题、提高上游生产端的效率时 , 竞争短板必将显现 。
阿里在同城零售、新零售业务上的困境 , 也侧面体现了在线下这个充分竞争领域 , 流量至上时代的终结 。 (实习生谢睿哲对稿件亦有贡献 。 )
【财经自媒体|淘鲜达恶性事件背后:要改造世界的巨头,被改造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Siamese|一个框架统一Siamese自监督学习,清华、商汤提出简洁、有效梯度形式,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网站|无法使用?版本号是三位数的Chrome自带“bug”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
- 疫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四价流脑疫苗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