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中芯国际二季度净利增长4倍产能紧张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_原题是:中芯国际二季度净利增长4倍 产能紧张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半导体景气周期下 , 中芯国际二季度业绩亮眼 。
8月5日晚间 , 中芯国际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 , 期内中芯国际销售收入为13.44亿美元 , 同比增加43.2%;归母净利润为6.88亿美元 , 同比增长398.5%;毛利率为30.1% , 高于去年同期的26.5% 。
在8月6日业绩沟通会上 ,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介绍道:“第二季度毛利率成长 , 一方面产量增加 , 并选择了更高毛利率的产品 , 低价位的产品少了 , 高价位比例大了 ,同时每种产品价格也升高了 , (价格因素)带来的影响占9%左右 。 ”
可见 , 产能和价格的双增长成为中芯国际的业绩成长的重要引擎 , 同时二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也增长至100.4% 。 此外 , 赵海军还表示为客户提拉出货也带动了业绩 , 但是他指出:“为客户提拉出货的部分 , 不但不能够持续 , 还减少了接下来的出货 。 所以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无法继续大幅成长 , 预计环比成长2%~4% 。 随着市场变化 , 公司的精准攻关克难 , 我们将全年销售收入的成长目标和全年的毛利率目标上修到30%左右 , 但是实体清单、疫情以及全球产业链紧缺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 ”
眼下 , 晶圆产能紧张的趋势还将持续 , 赵海军表示 , 产能的增加需要时间 , 目前来看 , 今年年底或者来年上半年不可能缓解供不应求的状况 , 加之疫情等不确定性还在 , 价格往上走有可能继续存在 。
加速扩厂
下半年释放新产能
在全球晶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 , 各大晶圆厂都在扩大产能 。 集邦咨询发布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产值预估 , 2021年部分厂商将陆续扩大产能 , 预期今年整体晶圆代工产业产值将以945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 涨幅达11% 。
中芯国际也在加快扩产的脚步 , 目前 , 中芯国际在深圳、北京、天津都在建设或扩大厂房 。 据赵海军介绍:“我们12英寸成熟制程的产能在北京的工厂已经是满载 , 而且工厂里面的面积也已经用光 , 所以我们进行扩展 。 新建的深圳和北京工厂会有分工 , 把北京已经有的工厂的产量 , 一个月十几万片double(翻倍) , 就是将来在北京和深圳新工厂加在一起的生产量 , 新的8英寸工厂在天津扩建 。 ”
新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 , 按规划 , 中芯国际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月 , 8英寸成熟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月 , 新增产能主要还是在下半年形成 。
谈及成熟制程的产品需求 , 赵海军表示 , 今年上半年各个细分市场需求成长得都非常地快 , 包括射频芯片 , 主要在40纳米 , MCU也在40纳米 , 高压驱动在55纳米和40纳米等 。
尽管中芯国际面对着实体清单的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 , 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持续投入 , FinFET/28纳米占比大幅提升至14.5% 。
问及先进制程的客户订单情况时 , 赵海军表示:“此前我们做了很大的客户调整 , 原有的大客户不再生产 , 我们导入了很多新客户和不同的产品平台 , 但是这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 。 现在我们已经达产15000片一个月 , 客户也比较多样化 , 产能处于紧俏状态 , 供不应求 。 很多客户和新的产品还在不断地进来 , 因为我们产能很小 , 所以我们并不是很担心 。 ”
但是他也坦言 , 在14纳米和28纳米的设备供应上有延迟 。 赵海军称 , 目前中芯国际正和美国政府、供应商及客户密切交流 , 想办法推动 。 “我们的确看到28纳米、14纳米设备的批文准证推进方面有延迟 , 我们的供应商还在一直努力做这件事 , 我们也在一直努力沟通 , 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想出办法的 。 我们也有第二供应商的方案 , 大家在努力去验证 。 ”
产能供不应求 涨价持续
从行业来看 , 产能供应不足、缺芯的情况还在持续 。 多位创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目前整个市场处于混乱阶段 , 今年芯片出货的周期都会偏长 , 除了争夺晶圆厂商的产能 , 还需要抢封装测试的产能 , 产能已经排到了2022、2023年 。
赵海军表示 , 目前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三部分 。 首先 , 原有的存量需求依然稳固;其次 , 各类产品升级带来了增量 , 例如4G到5G的产品迁移 , 快充的普及 , 电动汽车及充电桩上量 , 智能家居的短距互联通信 , 碳中和行业的逆变器推行等等使单一终端产品的硅面积增加 , 也使总使用量大幅度增加 。 同时 , 半导体行业形态发生了转移 , 本土生产、在地生产的制造需求大大增加 , 三方面的需求叠加造成产能供应不足 。
但是新产能的建设还需要时间 , “从现在看 , 因为设备产能扩建的速度很慢 , 交货都很慢 , 所以新的产能供应没有那么快 , 要缓解现在供不应求的状况 , 我们看到 , 到年底或者来年上半年是不可能的 。 疫情也还在 , 国际的不确定性也还在 , 所以大家要建立库存 , 保证供应这件事情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 , ”赵海军谈道 , “我们认为 , 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 关于价钱 , 现在大家都已经在各个公告或者市场已经讲出来 , 继续往上面走是有可能存在的 。 ”
同时 , 他也指出:“我们相信在未来价钱能够持续稳定或成长 , 主要还是来自于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 在细分市场一些节点里面 , 产能会一直紧张下去 。 同时大家会越来越需求高质量的产品 , 比如电动汽车、高档手机或者工业应用里面的产品 , 像射频、MCU、高压驱动、特殊存储芯片等产品需求都是应用到价值比较高的产业链里面 , 它的价钱会稳定或者是继续成长 。 ”
谈及涨价策略 , 赵海军表示 , 中芯国际首先会尊重契约 , 和客户协商 , 同时会跟着市场趋势走 , “市场里我们走得比较慢的 , 别的同行发声做了 , 我们才开始做 , 幅度上也不是跳得很高 , 按照谨慎、契约、长期稳定的战略来做 。 不能因为暂时的涨价 , 导致最后客户跑了 , 我们不会这么做 。 ”
【21世纪经济报道|中芯国际二季度净利增长4倍产能紧张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星)
推荐阅读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
- 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 最新消息|中芯国际深圳买地建12英寸晶圆厂:2010万元拿下34703.84平米 均价不到580
- 硬件|三年半亏损28亿元 中芯集成完成上市辅导
- 21世纪经济报道|电商“失速” 代运营机构谋变
-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5G连接数已近4.3亿 加速探索垂直应用市场
- 思考|七宝德怀特“男神”教师:21世纪,千万别缺少这种底层思维
- 难题|全力突破21世纪最大数学难题,新入职华为数学家有多牛?
- 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快评:互联网“拆墙”是一个正和博弈
- 上交所|腾讯申请接入抖音开放平台;中芯人事巨变,上交所发监管函;Xbox 推 Guuci 联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