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网|去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

_原题是:去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 居全球第二位——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锐财经)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日前在北京开幕 。 会上发布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 居全球第二位;同比增长9.6% , 增速为全球第一 。
近年来 , 数字经济在中国呈迅猛发展态势 , 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和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主要动力 。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好
今年以来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 。 1至5月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 , 两年复合增长率明显高于全部工业的复合增长率 。 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5% ,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7% 。 跨境电商保持高位增长 , 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 农村电商提质升级 ,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普及 , 固定宽带普及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良好的发展势头背后 , 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今年6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印发 , 为数据的有序流动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月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 , 给出了数字经济核算统一可比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 , 形成了数字经济统计核算的中国方案 。
各地积极响应 , 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落地举措 。 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 , 《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发布 , 明确了北京到2030年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广东将于今年9月起施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 这也是国家公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以来的首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上海、深圳、青岛等地出台相关文件 , 城市数字化转型速度逐步加快……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 到2025年 ,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 数字经济正成为“十四五”时期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呈现三大新特征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 ,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呈现出三大新特征 。
引领——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投资、消费、出口复苏的关键因素 。 看投资 , 截至今年上半年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 , 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速远超全国平均增速 。 看消费 , 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 , 信息消费引领国内消费市场稳步复苏 。 看出口 , 1至5月 , 软件业实现出口191亿美元 , 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
改革——各地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 ,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环境动力 。 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地结合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 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 建立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 , 全国1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超1万亿元 , 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国领先 。
创新——近期 , 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 智能语音识别、云计算及部分数据库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的5G专利族声明量占比达32.97% , 位居全球首位 。 数字技术的进步有效推动了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逆势增长 。 上半年 , 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48.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20.3% 。
规范发展 , 维护数据安全
在业内专家看来 , 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 。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有关专家建议 ,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科技自立自强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实施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再造工程 , 加快“卡脖子”技术产品自主可控 。
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堵点仍然突出 。 专家建议 , “十四五”时期 ,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 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
数据安全事关全局 , 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与平台治理体系建设 。 上述专家建议 , 为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应进一步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 ,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 严格管理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的国家核心数据 , 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加强数据安全评估 , 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网|去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编辑:房家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