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扩产能抢人才 造车新势力“争地盘”白热化

_原题是:前5月新车销量破千万 , 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2倍据人民网消息 , 1-5月份 , 全国汽车市场继续较快增长 , 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亮眼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 1-5月新车销量108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5万辆 , 同比增长2.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 , 1-5月二手车交易量690.
_原题是:扩产能抢人才 造车新势力“争地盘”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日前公布7月销量数据 , 小鹏、理想、蔚来汽车交付量同比大增 。 与此同时 , 车企也通过建厂、上产线不断扩产 ,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
机构表示 , 新能源汽车已从补贴驱动跨越至市场驱动 , 步入了高速成长阶段 , 全球景气度持续共振向上 。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接近20% 。
● 本报采访人员 金一丹
赛道越来越拥挤
提升产量招兵买马
理想汽车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 , 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8000辆 , 环比增长11.4% , 同比增长251.3% 。 2021年前7个月 , 理想汽车总交付量达38743辆 。 理想汽车称 , 理想ONE目前累计交付量已达72340辆 。
7月 , 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达到8040台 , 同比增长228% , 环比增长22% 。 其中 , 小鹏P7车型7月交付6054台 , 自2020年启动交付以来 , 累计交付量4万台 。 1-7月 ,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38778台 , 是2020年全年交付量的1.4倍 。
蔚来7月交付量为7931辆 , 同比增长124.5%;1-7月 , 蔚来汽车累计交付49887辆 , 超2020年全年交付量 。 其中 , 蔚来ES8交付1702辆 , 蔚来ES6交付3669辆 , 蔚来EC6交付2560辆 。 蔚来企业传播负责人马麟告诉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7月销量是我们历史第二好成绩 , 符合预期 。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扩产能抢人才 造车新势力“争地盘”白热化】芯片紧缺是近期困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难题 。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目前江淮蔚来每天的平均产能约为400辆 , 按每月25个工作日计算 , 月产能可达到1万辆 , 但受芯片和电池供应紧缺的影响 , 每个月7500辆的产能也是有压力的 。 “目前出现供需失衡的芯片主要为基础芯片 , 对行业构成短期压力 。 ”
8月3日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 , 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 , 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
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指出 , 二季度汽车芯片短缺将达到最高峰 , 乐观预测下半年开始缓解 , 全年有望基本抹平影响 , 2022年年中汽车芯片供应有望恢复正常 。
提升产量招兵买马
在交付量持续增长的同时 , 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扩产 , 提升汽车产量 。
7月31日 , 小鹏汽车宣布武汉经济开发区的项目正式启动 。 据了解 , 该项目占地约1500亩 , 将设置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电驱等工艺车间 。 规划产能10万辆 , 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 据悉 , 武汉工厂是小鹏汽车第三个自主制造基地 , 另外两个分别在肇庆和广州 。
5月 , 蔚来汽车宣布与江淮汽车和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就联合制造蔚来汽车和相关费用安排达成了协议 。 根据协议 , 从2021年5月到2024年5月 , 江淮汽车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 , 以及潜在的其他蔚来车型 。 此外 , 江淮汽车将把年产能扩大到24万辆(基于每年4000个工时) , 以满足蔚来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
4月 , 位于安徽合肥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正式开工 , 蔚来汽车将在此与合作伙伴建设整车工厂和零配件基地 , 园区前期投资500亿元 , 规划整车产能100万辆/年 , 电池产能100GWh/年 , 预计年总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币 。 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从蔚来汽车获悉 , 该基地将于2022年投产使用 。
除了产能扩张外 , 引进人才也成为造车新势力抢夺的阵地 。 7月28日 ,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其微博发布招聘启事 , 招募500名自动驾驶领域技术人员 , 自研L4智能驾驶技术 。
BOSS直聘数据显示 , 2021年以来 , 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企业招聘岗位数量、求职者关注热度持续攀升 。 其中 , 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销售、用户运营等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 。
与此同时 , 行业薪资水平也大幅度上涨 。 据BOSS直聘统计 , 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为15367元 , 较2020年同期上涨21.6% 。 蔚来汽车招聘的智能座舱推荐算法开发岗位 , 给出的薪水范围是每月2.6万元-5万元 , 而智能人机交互的首席系统架构师月薪更是高达8万元-11万元;理想汽车给智能驾驶舱高级系统工程师岗位开出的月薪是3万元-6万元 , 智能驾舱测试经理月薪为3.5万元-6万元;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视觉算法资深工程师、自动驾驶软件高级专家年薪高达60万元-80万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造车企业的此轮抢人大战中 , 销售岗位人才也成重点的抢夺对象 。 在BOSS直聘上 , 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四家企业在北京对该岗位给出的薪资分别是2万元-4万元、1.5万元-3万元、1.5万元-2万元、9千元-1.2万元 。
BOSS直聘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 , 随着百度、小米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的跨界进入 , 造车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 , 造车新势力们需要在技术、运营、用户体验等方面下功夫 , 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
打响市场争夺战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提出 , 汽车消费市场格局也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转变 。
乘联会数据显示 , 1-6月 , 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1.5万辆、销售120.6万辆 , 同比均增长2倍 , 累计销量已经与2019年全年水平基本持平 。 其中 , 纯电动汽车生产102.2万辆 , 同比增长2.3倍 , 销售100.5万辆 , 同比增长2.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19.2万辆 , 同比增长1倍 , 销售20万辆 , 同比增长1.3倍;燃料电池汽车生产632辆 , 同比增长43.6% , 销售479辆 , 同比增长5.7% 。
乘联会指出 , 新能源汽车已经12个月刷新月度销售纪录 , 今年以来 , 新能源汽车销售月度波动频率已经与整个汽车市场波动频率趋于一致 , 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市”效应逐渐消失 , 将切换为市场驱动为主的消费方式 。
今年以来 , 科技公司掀起新一轮的造车热潮 , 百度、小米、滴滴、创维、360等先后入局 , 使造车新势力阵营进一步扩大 。 乘联会认为 , 新能源汽车风口正强 , 产业链门槛正在降低 , 科技公司抢占汽车蓝海的势头正盛 。
对于科技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 , 李斌表示 , 蔚来一直将友商视作“竞争队友” , 包括特斯拉在内 , 大家既有竞争关系 , 但也是新能源智能汽车赛道上的队友 。 对于新造车势力而言 , 大家拥有共同的使命 , 就是要让更多的燃油车车主主动将车辆置换为新能源汽车 。
“只有当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量50%的时候 , 才是电动汽车企业彼此竞争的开始 。 ”李斌坦言 。
快速扩产上量 , 抢占市场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共识 。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9月 , 月销量突破1万台 。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也表示:“1万辆车是我们近期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 ”
中信证券预计 , 预计到2025年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接近780万辆 , 渗透率超过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