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淘宝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
_原题是:淘宝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 , 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
在七夕之前三天的一个深夜 , 王璐(化名)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个好友申请:“我是你的专属孤寡蛙” 。 通过申请后 , 她接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你好 , 我是XX专门为你预订的七夕孤寡小蛤蟆 。 特意来提醒你 , 距离七夕还有4天 , 你该找对象了!”
文章图片
图1/3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但到这还没有结束 。 随后 , 王璐迎来了长达3分钟的“蛙叫”服务 。 这个“蛙叫”包括520个纯文字版“孤寡孤寡孤寡 。。。。。。。 ”;一首“蛙界”广为流出的单身狗之歌;以及一大堆与孤寡青蛙有关的表情包 , 交替轰炸着单身的王璐 。
对此 , 王璐感到很意外 , 同时还有一种被捉弄的恼怒 。 她气急败坏地打电话给好友后才了解到 , 原来这是时下最流行的七夕特供服务 , “或许你可以把它看成单身青年参与七夕的一种方式 。 ”好友说 。
月销5000单的“孤寡青蛙”
七夕往往被看成是属于情侣、夫妻的亲密节日 , 单身群体只有“吃狗粮”的份 。 但是随着中国单身群体的数量日益庞大 , 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参与七夕了 。
据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了解 , “孤寡青蛙”出自青蛙叫声“咕呱”的谐音 , 原本是用来调侃单身群体的一个梗 , 但现在在七夕节期间替朋友叫一只“蛙”的恶作剧 , 正在成为单身青年中一股潮流 。
文章图片
图3/3
“孤寡青蛙”的服务在淘宝热销/淘宝店铺供图
但这个看上去颇为幼稚且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游戏 , 已从去年火到了今年 , 并让部分淘宝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
在淘宝搜寻关键词“孤寡青蛙” , 已有近8500个商品 , 起价在5元左右 。 如按照时间长短和服务偏好进行定制(例如语音收费等) , 每单的最高价格可达百元 。
作为客服 , 小陈(化名)的淘宝店铺仅“孤寡青蛙”这一个服务产品的月销量就超过了5000单 。 他在8月11日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透露 , 他所属的客服团队有一百多人 , 临近七夕节的这一周 , 每日都能接到超过700单的“叫蛙”服务 。 “如果你确定了就要赶紧下单 。 从目前情况看 , 即便你现在下单 , 前面也还有大概500多人在排队 , 可能要到后天(8月13日)才轮到你 。 所以尽量早点下单 , 错过七夕就不太好了 。 ”
“我们这里最大的成员年级在20岁 , 最小的在16岁 。 都是很懂怎么玩的年轻人 , 绝对不会让你友情破裂 。 ”小陈还表示 , 若是被整蛊的朋友生气了 , 则可以购买“不孤鸟”予以回击 。
据悉 , 在“孤寡青蛙”火爆之后 , 衍生出了一款名为“不孤鸟”的服务 。 而“不孤鸟”的谐音出自“布谷鸟” , 专门用来对付“孤寡青蛙” 。
在一番相互攻击下 , 单身人群也可以在嬉笑怒骂间度过一个“独而不孤”的七夕节 。
文章图片
图4/3
“不孤鸟”是专门用来反击“孤寡青蛙”的服务/淘宝店铺供图
为孤独买单
七夕不再是只属于情侣的节日 , 而单身人群更不是小众群体 。
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 国内的单身成年人规模达2.4亿 , 其中有超过7700万是独居成年人 , 并将在2021年上升至9200万人 。
单身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 , 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和“孤寡青蛙”聊天截图的人也越来越多 , 他们甚至充当起朋友圈中的“七夕氛围组” , 并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
甚至还有体验过“孤寡青蛙”服务的人在朋友圈写道:“这个七夕 , 你或许没有收到昂贵的大牌口红 , 但却有替朋友‘叫蛙’的自由 。 ”
实际上 , 起价5元一只的“孤寡青蛙”已经成为了“孤独经济”中的一种商品形态 。
对于“孤独经济”商品形态的定义 ,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廉思认为 , “孤独经济”的商品形态一般满足三个特征:首先是趣味性 , 能满足感官要求和情感诉求 , 其次是独立完成性及多样性 , 最后是易上手、易“入坑” 。
由此看来 , 每只“孤寡蛙” , 都为“孤独经济”的壮大而付出了一份力 。
一位提供“孤寡青蛙”服务的淘宝店家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透露 , 愿意为“孤寡青蛙”买单的多数是Z世代(特指1995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群体 , “他们正逐步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群体 。 ”
据CBNData发布的《2020“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显示 , 2020年中国Z世代人口约2.6亿 , 开支达4万亿人民币 , 约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 , 同时其消费增速也远超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 。
在消费力稳步上升 , 以及中国单身群体迈向3亿人大关当下 , 有机构预测 , 若按照人均每月消费3000-5000元来计算 , 孤独经济未来的规模将在万亿级别 。
若真如此 , “孤寡青蛙”可能只是孤独经济衍生品的冰山一角 。
【澎湃新闻|淘宝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文 石恩泽
_原题是:《七夕单身特供!淘宝店月销5000+的“孤寡青蛙” , 折射超万亿“孤独经济”》
推荐阅读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飞船|2021中国航天年度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心潮澎湃
- 手机|小米将五年研发投入翻倍至千亿“死磕技术” 自研芯片澎湃P1主攻充电续航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mAh|?小米12Pro正式发布 搭载自研充电芯片小米澎湃P1
- 摄像头|小米 12 Pro 首发图赏:用清淡的素皮,包裹澎湃的骁龙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