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 , 在成都高新区都城雅颂居外 , 工作人员将美食放进无人车 , 机器人收到指令后按照设置的路线送餐 。 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医院、三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 , “成都造”机器人上岗 , 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患者与他人的接触时间与频次 。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战疫能手” , 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
当前 , 成都已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 并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 《成都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提出 , 高标准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力争到2023年 , 形成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
链接应用场景
开拓市场 人工智能应用遍地开花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 人工智能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 在多个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 不同层次、不同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开始出现在成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 。
过去一周 , 在成都高新区都城雅颂居“跑腿”的美团无人配送车为小区居民送快递、送外卖等 , 以满足他们的生活物资配送需求 。 据了解 , 利用无人配送车“无接触”的科技优势 , 有利于减轻一线防疫人员的配送压力 , 还能有效阻断传播链接 , 降低传播风险 。
在成都 ,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 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医院、三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 , “成都造”机器人上岗后 , 有效地减少了医护人员、患者与他人的接触时间与频次 。
航空工业旗下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 , 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了大型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 , 可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灾害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
“按照工信部对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创建要求 , 结合成都实际 , 我们将围绕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 , 打造50个特色化、体系化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 。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在智慧医疗领域 , 将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 , 加快实现医疗机构互联、医疗数据互通、检验检测结果互认 , 提升医疗智慧医院的水平 。 在智慧金融领域 , 将推动人工智能在身份认证、反欺诈、信贷、风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非法集资监测等金融领域应用 。 在智慧交通领域 , 将构建车城网平台 , 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智能驾驶项目、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设 , 积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
链接龙头企业
赋能产业 基本形成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如今 ,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不仅局限在“机器换人”的简单逻辑中 , 而是着眼于如何赋能产业 。 在科伦药业的智能化车间 , 循环滚动的生产流水线上 , 一排排玻璃药瓶依次进入 , 清洗消毒、灌装、密封、贴签、包装、封箱全程自动化控制 , 最后由不停运行的机械臂将一箱箱包装好的药品整齐码放在转运盘上 。 在40公里外的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 , 全自动机器人顺畅有序地完成冲压、高精度焊接、精准喷涂、一体式自动化合装等工作 。
近年来 ,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 。 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达550余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 , 较2019年分别增长83%、67% 。 这其中既有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 , 也有川大智胜、四方伟业、考拉悠然等本土企业崛起 , 基本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 并在智能视觉、语音识别、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
【配送|看人工智能如何“链”动未来】“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 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成都高度重视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 。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成都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城市前列 ,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在这一轮发展中乘势而为 , 重点突破 。 本报采访人员 程怡欣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天文|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