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产品的AI能力已不可或缺
地图的本质是抽象数据与真实地理信息的紧密结合 , 打造一张全面、立体的互联网地图 , 要依托POI高精知识图谱 , 将分散在不同平台的信息聚合在一起 , 当用户搜索某一地点时 , 其名称、类别、标签、评分、周边信息等必须一应俱全 , 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在AI赋能下 , 位置服务不再是固定的数据 , 而真正是流动的服务 , 从而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扩展到各场景 。 因此 , 基于AI技术提升体验 , 目的是让地图更加贴合用户的日常需求 , 满足更多场景 , 而体验层面的创新实质上离不开AI对地图生产方式和效率的提升 。
文章图片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 , 地图数据采集却都是一个苦力活 , 从发现路标、路牌到记录重要坐标 , 所有工作都由人力完成 。 这样的采集方法耗时耗力 , 挑战颇多:一是成本高 , 二是周期长 , 三是采集环境要求高 。 所以对于地图数据采集 , 一是人力成本必须降低 , 二是数据处理必须高效 。
央视曾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百度地图采集员的故事:一个人出发、一辆采集车、一个采集背包 , 就成功采集了20多万公里的道路数据 。 曾被认为是“慢功夫”的地图数据采集 , 硬是攻坚克难寻求了突破 。 如今在百度地图中已实现90%的采集环节AI化 , 而这也重新定义了地图数据生产流程 。
百度地图很早就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 将采集车采集到的街景信息、POI、车道线和路牌等道路数据 , 利用“影像深度学习技术、全景图像自动识别以及多源数据自动差分”三大技术 , 实现这些全景图像的自动化POI提取、电子眼识别和高精地图数据处理等应用 , 具备高效率、高时效的特点 。
文章图片
AI技术正在从全链条提升百度地图的生产能力、产品体验和功能升级 。 基于高度AI化的数据生产模式 , 百度地图借助图像识别、自动差分融合等技术 , 打造出了业内规模领先的全景数据库 , 全景照片现已突破20亿张 , 成为业内唯一拥有全景数据的地图厂商 , 这也成为其实力的最好例证 。
此外 , 百度地图结合强大的AI化数据生产能力 , 以全景高精采集、全新的工艺架构为基础 , 构建了全国高精度的基础骨架路网 , 并辅以轨迹大数据挖掘、用户上报分析能力 , 实时更新道路通行性信息 。 可以看到 , 在百度地图赋予出行服务新能力、新价值的背后 , 都是其AI技术价值的释放 。
AI地图的“智能化蜕变”
百度地图不断进化、创新 , 从交互自然化到服务智能化 , 再到逐渐实现现实世界与数据世界紧密结合 , 在我们希望得知地图下一步如何进化的时候 , 百度地图已经用AI能力给出了答案 。
推荐阅读
- Baidu|百度抢跑元宇宙 却默认“输给”字节?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Baidu|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 只能传3次文件被吐槽是“一次性App”
- 青春|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免费空间 10GB,支持无差别速率下载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量子|百度量子平台2.0重磅发布!推动构建量子计算领域繁荣生态
- 汽车|Apollo迎来7.0重大升级,百度自动驾驶开放平台迈向工具化时代
- 国计民生|25万亿级新蓝海!百度、华为、腾讯重磅出击,抢食智慧城市"大蛋糕",AI巨头如何赋能?来看真实案例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