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 , QQ浏览器团队回应称 , 经过测试发现确认存在调起摄像头动作 , 但这一动作并不会开启摄像头 , 更不会拍摄或记录 。 回应还强调 , QQ浏览器不会采集用户任何隐私 。
是主观故意还是代码不规范?
App接二连三被曝光“秘密”行为 , 难免让用户担忧和质疑:为什么类似事件会频繁发生?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分析 , 从企业的动机角度来看 , 引发公众广泛担忧的上述操作行为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 , 更可能是编程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的 , 是代码层面的技术问题 。
“就最近的‘微信读取相册事件’而言 , 如果这真的是一种故意行为 , 早就被大家察觉了 , 不会等到版本升级之后才被发现 。 我认为更多是代码层面存在一些bug(指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缺陷或问题) , 而这些bug此次随着iOS升级才显现了出来 。 ”他说道 。
南都·隐私护卫队注意到 , 与“微信读取相册事件”事件类似 , “TikTok频繁读取剪切板”被曝光的背景是苹果手机更新隐私保护功能 。 此前 , 小米手机上线的隐私保护功能也曝光了多款App频繁访问相册的行为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手机推出隐私保护功能 , “安全”逐渐成为新的卖点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透露 , 手机操作系统对App行为的记录和透明化展示的机制相关的要求已经体现在了新立项的国家标准中 , 相信标准发布实施后 , 国内的手机都将更新功能 。 届时 , 社会监督的力量将进一步压缩App滥用个人信息的空间 , 对个人信息保护将非常有帮助 。
用户难求真 , 是否需要监管介入?
类似事件被曝光后 , 企业会紧急“扑火” , 发布声明进行回应 。 南都·隐私护卫队梳理发现 , 企业大都解释称是技术错误或为了用户使用方便 , 且功能都在本地完成 , 不会回传数据至服务器 。
一方面是用户质疑隐私被侵犯 , 另一方面是企业声明不会侵犯隐私 。 对此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可认为要根据两方面进行事实认定 , 一是读取信息后有无将其上传 , 是否仅在本地处理;二是通过读取信息进行预处理后 , 是否进行了后续预处理目的以外的数据分析或加工 。
“所有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层面上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 即客户需要及时性的反馈 。 事实上 , 如果没有预处理 , 这种反馈效率会很低 , 因此通过读取数据进行预处理是有必要的 。 如果App只对数据进行本地处理 , 那么并不构成个人信息收集和滥用 , 这种行为是合法的 。 ”他说 。
在许可看来 , 分析这类事件都要基于事实认定 。 如果App在读取数据之后没有上传、泄露 , 那就是合法的;如果将数据上传了但并未做出后续处理 , 这类情况在国内法律中尚无定论 , 但他认为是合理的 , 毕竟没有给个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损害 。 但如果不仅上传备份了 , 还做了进一步的处理 , 那无论企业怎么声称是为了用户的利益或便利进行该操作 , 都违反了相关规定 。
推荐阅读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GripSeal|液压油缸能用GripSeal格雷希尔快速连接器进行油压密封测试吗?
- 普鲁斯特|2022年,我不要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
- 安全|好购App未经许可读取用户手机剪贴板内容 法院认定侵害隐私权
- 相关|博汇科技:对虚拟主播换脸、语音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
- 人物|贾跃亭所持1739.8万股乐视网股票将于明年1月5日进行网拍
- Intel|英特尔已为Linux 5.17准备了一些Wi-Fi改进
- 进行了|真我GT2 Pro挑战直屏天花板:五项全能2K无级变帧!业内直屏独一档!
- Linux|Linux 5.16-rc7正式发布 圣诞假期令其改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