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德共探职业教育新径 育“产业新工”

中新社兰州10月12日电 (采访人员 魏建军)“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 具有高度契合和良好合作前景 。 ”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经济大使史蒂芬·伯恩根12日通过视频表示 , 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 , 双方正积极推进在智能制造、数字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 共同做大产业市场 , 造福两国民众 。
当日 , 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议在兰州举行 。 旨在从德国制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中探寻甘肃省职业教育、产业工人培养的新路 , 挖掘甘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德国制造、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结合点 。
史蒂芬·伯恩根表示 , 德中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 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 , 体现了双方合作的韧性和潜力 , 双方经贸合作广泛深入 , 人文交流日益频密 , 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已成为双方关系最鲜明特色 。
甘肃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包俊宗表示 , “德国制造”是家喻户晓、享誉全球的品牌 , 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学习的对象 。 这得益于其拥有一批理念先进、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
“甘肃有一定工业基础 , 但制造业大多数还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 , 在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 ”包俊宗认为 , 该省要学习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做法 , 弥补西部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短板 。
【兰州|中德共探职业教育新径 育“产业新工”】在今年就业季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探索设立“订单班” , 并“牵手”世界化工巨头德国企业巴斯夫 , 让该校学生成为“最幸福的毕业生”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