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航天员“衣柜”上新,带你走近这些“太空高定”( 二 )



东华大学|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航天员“衣柜”上新,带你走近这些“太空高定”
本文图片

除了服装 , 航天员的“太空居家鞋” , 也同样由东华大学参与研制 , 全新的材料确保了航天员在飞船舱内及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进行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 。
几十年如一日持续攻关 , 全方位助力航天事业发展
走进东华大学 , 和这里的师生们闲聊 , 让采访人员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眼神里、言语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的自豪感 。 撑起一把“太空伞”、织出一对飞船的“玻璃翅膀”、乃至制作贴心的“太空马桶”……事实上 , 从我国航天事业启航至今 , 东华的不同学科团队就习惯了“组队” , 打破学科壁垒携手合作 , 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航天事业的全方位科技攻关 。
20世纪80年代 , 由材料学院潘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就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击 , 于1994年成功研制出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 , 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

东华大学|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航天员“衣柜”上新,带你走近这些“太空高定”
本文图片

在纺织学院 , 陈南梁教授团队开发“半刚性电池帆板玻璃纤维网格关键材料” , 并把玻璃纤维织成线、做成织物 , 为“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货运飞船插上了“玻璃翅膀” , 让飞船更轻 , 却强度更高 , 寿命更长 。 团队创新设计制造的“星载天线金属网” , 则为航天器撑起的一把太空伞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性能卫星的通讯能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使用的航天飞行器高可靠钝化玻璃 , 则来自材料学院韩文爵高级工程师团队 。 这让控制系统的大功率整流器件能够抵抗太空中超高温或超低温 , 还能防止太空光子、中子、质子等粒子的强辐射 , 陪同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首次飞入太空 。

东华大学|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航天员“衣柜”上新,带你走近这些“太空高定”
本文图片

化工生物学院袁琴华教授团队 , 则瞄准了日常小事中的大课题 , 开展多学科攻关 , 最终研制出“太空马桶”——“HYF”尿收集与应急大便收集装置 , 将研发的航天卫生材料成功应用到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中 。
更多高科技服装将“下凡” , 让普通人穿得更健康更智能
一代代东华大学的科研人员不仅凭借着一系列“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 , 主动承担“神舟”“天宫”“北斗”“嫦娥”等国家重大航空航天任务 , 在他们的努力下 , 更多经由航空服研发而解锁的高科技 , 也开始“下凡” 。 用一位青年科研人员的话说 , 在不久的未来 , 更多普通人也可以像航天员一样 , 穿得更健康、更智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