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再赴天宫许半年之约( 二 )
22时13分 ,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舱内 , 画面上出现了他们身着舱内压力服的身影 , 表情自然放松 。
进入舱内后 , 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随着“30分钟准备”“15分钟准备”的倒计时 , 发射时间倏忽而至 。
此时已是10月16日0点23分 , “滴滴滴”的倒计时声音不绝于耳 。
“起飞!”
从东风的指挥员到北京总调度 , 起飞时刻的通报声在两地大厅响起 , 通过话音系统的扩声传遍参加任务的各个点号 。
3分钟后 , 助推器分离;10分钟后 , 船箭分离;13分钟后太阳帆板正常展开……
火箭发射582秒后 , 船箭分离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 分离后约25分钟 ,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 , 神舟十三号进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
紧接着的是6个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流程:6次自主变轨、转寻的控制 , 过中瞄点、飞船俯仰调姿……在一步步按计划实施的程序中 , 神舟十三号向着组合体靠近 。
10月16日6时22分 , 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200米了 , 14分钟后 , 组合体的对接机构清晰地在飞船上方19米处出现 , 现场所有人见证飞船第一次从径向与天宫对接 , 全新的视角也带着全新的挑战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张跃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径向对接期间 , 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和飞船大幅度姿态调整 , 对中继测控和飞船能源带来较大影响 , 测控支持模式和飞行程序安排调整变化大 , 这都增加了地面状态监视判断和应急处置的难度 。 ”
随着最后的平移靠拢 , 天宫空间站和神舟十三号缓缓靠近 , “对解锁锁紧完成”的声音为它们的“太空之吻”作出见证 。
这时 , 中国空间站因为神舟十三号的加入呈现出全新的“T”字构型 , 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合为一体 , 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说:“为确保应急故障及时有效处置 , 我们仅针对神舟十三号任务就设计了400多个故障预案 , 组合体相关预案高达2500个 。 最紧急时 , 15秒内就必须完成发令处置 , 这不仅是对预案设计的挑战 , 也是对人员支持能力的巨大考验 。 ”
当天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 , 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 按程序完成各项工作后, 翟志刚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 。
9时58分 ,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先后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
飞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 至此 , 中国空间站正式迎来包括女航天员在内的第二个飞行乘组 。 该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将刷新中国人驻留太空的时长纪录 。
推荐阅读
- 飞船|2021中国航天年度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心潮澎湃
- SpaceX|因美监管机构环评影响 SpaceX明年初难发射星际飞船
- 飞船|回望2021 | 三人遨游
- 天宫|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今日将开展第二次出舱活动
- 空间站|全球拍天宫丨“中国宫”打卡菁菁校园:仰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宫|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明日将开展第二次出舱活动
- 空间站|高青县唐口小学“天宫课堂”进教室
- 飞船|壮丽太空 梦幻之旅
- 网友|全球拍天宫丨逐月追日,捕捉毫秒间的掠影
- 天宫|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超2个月 天宫日常 航天员在空间站“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