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神舟十三号还将首次在轨飞行6个月 , 期间首次实现4个航天器组合体在轨飞行 。 中国航天员将创纪录地长期照料空间站 , 并在天宫里过新年 。 同时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刷新聂海胜等人创造的110天在轨飞行记录 , 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
从神舟八号改进型飞船至神舟十一号应用型飞船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经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的考验 , 而今 , 已经打造出适应空间站任务的应用型标准飞船 。
在不断创造纪录的过程中 , 能源管理、信息管理两个系统都进行了大幅度地能力提升 。 尤其是神舟十三号将在径向对接口停靠 , 帆板将长期被空间站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和大柱段舱体遮挡 , 导致载人飞船在光照区供电能力受到影响 , 需要空间站为飞船并网供电 。 轨道舱配电器为了满足长期停靠最大并网供电能力需达到1400瓦的要求 , 进行多项适应性更改 。
在极其有限的设备空间里 , 上海航天人孜孜不倦地探索 。 805所设计师对内部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均进行了大范围调整 , 并通过鉴定级力学试验、热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 , 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期间 , 还开展了空间站并网供电试验 , 证明未来神舟十三号将可通过这条并网专线获取需要的电能 。
804所测控与通信子系统对视频话音、遥控遥测、空空通信链路 , 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复核 , 确保飞船在双目标测控区内 , 可以独立与地面进行遥测信息传输 , 这是载人飞船的一条特有的信息传输带 。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和在轨飞行试验顺利开展 , 标志着中国航天又一次创造了天地往返新传奇的完美开篇 。 在这一过程中 , 上海航天人飞始终高度重视各类风险 , 高度关注关键环节 , 高度协同联合作战 , 把过程记录做实做细 , 把管控力度加大加强 , 把使命责任压准压实 , 不断缩短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
作者:史博臻 杨华星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图:王淇俊
【载人飞船|神十三成功发射!3个首次打造天地往返新的传奇】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 作业点|空间站“神剧”|与宇宙同框,超酷!
- 原神|iQOO Neo5 SE评测:驯服原神的2K价位段轻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