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凛冬将至!看储碳“绿巨人”如何抗住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在红树林里 ,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鸟类 , 如鹭鸶、大白鹭和海鸥;看到一些美丽贝类和螺类 , 更可爱的是把贝壳和螺壳当家的寄居蟹 。 在涨潮时 ,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颜色鲜艳、形状可爱的浅海鱼群在红树林里游弋 , 会上树的滩涂鱼和水陆两栖的蛙类 。 在一些红树林里 , 人们偶尔还会发现野猪和一些小型哺乳类动物 , 这些陆上的动物在此出没 , 让红树林真正成了陆海空三界动物的乐园!
我国的红树林资源非常丰富 , 其中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都很有特色 。 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
储碳的“绿巨人”陆地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 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释放氧气 , 称之为“绿碳” 。 我们比较常见绿碳的集中体现是在森林和草原 。 而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地球 , 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则被称为“蓝碳” 。 我们正在谈论的红树林和海草床及滨海盐沼并称为“滨海蓝碳三大生态系统” 。
那红树林的固碳机制是什么呢?红树林既可作为绿碳的主力 , 也可以作为蓝碳的主力 。 作为植物 , 红树林和森林、草原一样 , 其树叶通过光合作用 , 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释放氧气 , 发挥着绿碳的功能 。
另一方面 , 红树林大多分布在沉积型的海岸河口 。 在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同作用下 , 大量外源性碳被冲积到下游 , 到了海岸以及河口 。 这些碳被沿岸和河口的红树林捕获后 , 一层层积累在红树林盘根错节的根部所在的沉积物中 。 因周期性的淹水 , 长期处于厌氧状态的红树林沉积物以及红树林的落叶和一些腐烂的根部因缺氧而分解速度慢 , 就把碳长期深深埋藏起来了 , 有些地区的红树林泥炭甚至可达十几米之深 , 这些都是巨大的储碳库 。
随着“蓝碳”的提出 , 对实现“蓝碳”主力军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 , 广东的珠海、湛江、深圳 , 海南的东寨港 , 广西的山口和福建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 , 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硕果|这一年 重大工程建设结硕果
- ColorOS|刘作虎谈 ColorOS 12:为老机型适配很难,新的惊喜将至
- 售价|摩托罗拉 edge X30/S30 将于 24 日再次开售,X30 系统大更新将至
- 无人机|英商界担忧:无人机时代将至,“脱欧”却可能重创英国无人机产业
- Super|GT2 Pro将至?realme 真我GT2系列特别活动官宣:12月20日见
- 显存|双 12 将至,AMD 超威卓越平台游戏本热促来袭
- 售价|擦窗机器人,并非越贵越好
- 尺寸|小米 12/Pro 国行将至,已入网工信部:搭载骁龙 8 Gen 1
- 形态|VR行业的“第二春”能火多久?下一代互联网形态或悄然将至
- 归期|华为Mate50 Pro 归期将至?搭载5G芯片+ 2K高刷,等等党这次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