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桓台县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属淄博市辖县。桓台县名字听着很古老,其实不过百年。这里历史上长期叫做新城。公元前206年设县,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更名为“桓台县”至今。
桓台县在山东属于第一层次的县城,在山东排名20强之内。目前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位于第73位,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百强县。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桓台县有着价值堪比安阳甲骨文的老物件,只是因为发现得比较晚,加之都不认识到底是什么,只能放在家里当作“桓台之宝”供着。
桓台有两枚远古时期的兽骨,这两枚看似不起眼的兽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甲骨文,它被发现时,已经在位于田庄镇史家村的木构大型祭祀坑里躺了数千年。
这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甲骨文,比安阳殷墟甲骨文至少提前300多年,为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有力佐证。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这两枚刻有文字的卜骨,均系羊肩胛骨,保持了羊肩胛骨的原貌,未有任何修整的痕迹,上刻文字有着古代汉字的身影,刻文刻画较深,刀痕明显,残断处仍留有烧灼痕迹。
不过,这最早的甲骨文仍在桓台的博物馆里,目前没有人可以准确、详细地解释上面的文字含义。随着对古代文明日益了解,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读懂这两片甲骨文的含义。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桓台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一大名人,可惜的是不要说省外,即便是山东,可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因为这个名人的专业特长和行事风格有点“偏”,这里是清初刑部尚书、一代诗宗王渔洋的故里。
王渔洋在清朝很有影响,其著作被康熙皇帝作为贵重礼品赠送给外国使者,王渔洋的诗学理论神韵说,被誉为“宇内圭臬”,当时是“户有其书,人颂其诗”。
作为渔洋故里,桓台建立了王士禛纪念馆,设立了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修复改造了王渔洋故居以及与之相关的忠勤祠、四世宫保牌坊等,以“尚书府邸”为特征的新城古县城修复改造也在进行中。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王渔洋故居的屋檐上有着一幅幅神秘的走兽家族,这些美观的小动物屹立檐角,宛如端坐云端,给人神秘的朦胧之感。屋顶檐角向心,叫“钩心”,同时各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故称“斗角”。神秘的气息,彰显了古建筑沟通天地的玄妙艺术,映衬出它的雄伟无俦和深不可测,回荡着谜一般的魅力。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王渔洋故里景区位于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桓台县新城镇。新城作为历代县衙公署和县政府所在地,镇域内现留存有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
王渔洋故居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是王渔洋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的长春园故址上修缮而成,又名西城别墅。王渔洋故居保留明、清、民国时期建筑108间,主体建筑为五进院落,规模庞大,雕梁画栋、曲径通幽,茂林修竹,古朴典雅。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以王渔洋为代表的新城王氏家族,明清时期,有进士30名,举人52名,贡生158名,号称“齐鲁第一进士家族”。在三百年的承传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学文化。
内行看门道,王渔洋故居还充分说明,桓台的建筑业很发达,去年建筑业总产值463亿元,获“鲁班奖”1项、国优工程奖3项、泰山杯奖8项,稳居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首位。
桓台的鱼鹰特别多,因为这里有几个大湖,搞得跟江南水乡一样的感觉。这几年桓台不断擦亮“水清岸绿、水绿绕城”北国水乡名片。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县境北部的马踏湖,相传为春秋首霸齐桓公会盟诸侯马踏成湖,现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马踏湖位于桓台县城北部的起凤镇,湖内港港汊汊。红莲湖则位于南部的果里镇,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今年开始,红莲湖水世界开园运营,打响“齐韵水乡、渔洋故里”全域旅游品牌。
华沟村坐落在起凤镇的马踏湖中,系明洪武年间立村。村内河沟纵横,湖湾相连,木板小桥比比皆是,如临江南水乡。这里的渔民很富裕,现在全国区域股权市场首个乡村振兴板块“桓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板”已经开板。起凤镇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首批示范镇。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
文章插图

【 如今|山东的桓台:原本家底实力雄厚,如今却靠颜值吸粉】今年以来,桓台特色、现代气息、时尚气质有机融合,桓台又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大家到桓台现场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年轻气质”和“活力指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