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声音
霸王条款不具有约束力 版权方插入广告也有责任
实际上 , 上述情况早已是行业通病 。 早在2019年 , 《人民日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早已对这类行为公开批评 。 浙江消保委的问卷结果显示 , “免广告”是用户购买会员的主要原因 , 占比达83.3% 。 但71.04%的用户表示 , 在购买会员后 , 看视频时还会经常遇到广告 。 有的广告穿上了VIP的“马甲” , 摇身一变成为“会员专属” 。
“购买会员后 , 视频开头还插入一个VIP专属推荐 , 必须要手动关闭 , 否则就会一直播放 。 ”黑龙江的贾女士对爱奇艺视频的做法十分不满 , “如果自己点击才能关闭广告 , 这还能叫免广告吗?”而且 , “前情提要”“下期预告”等时段也成了广告泛滥的“重灾区” 。
那么 , 只要在合同中有所声明 , 视频网站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既然消费者花钱买了VIP服务 , 就应该按照承诺提供VIP服务 , 不能随意插播各种广告” ,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北青报采访人员表示 , “会员协议中的规定 , 明显排除或限制了消费者的权益 , 减轻了经营者的责任 。 依据《消法》 , 属于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规定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霸王条款 , 属于无效条款 , 对消费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格式化合同 , 本来应该倾向于接受格式化合同的一方 , 应该便于理解 , 防止误导 , 也就是格式合同的理解应该倾向于消费者 , 会员付费的目的就是去除广告 , 去除广告就应该包括所有类型的 , 也包括这12种形形色色的广告 。 ”他还表示:“但此事还不只是视频网站单独承担责任 , 部分版权的版权所有方 , 用低价授权影视IP , 并在IP中嵌入广告 , 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IP价格折让 , 而这些植入最后还是要视频网站用户再次通过看广告的方式买单 , 实际上增加了用户收看成本 。 ”
本组文/本报采访人员 温婧 统筹/余美英
推荐阅读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Intel|Intel在Alder Lake平台演示PM1743 PCIe Gen 5 SSD,带宽达14GB/s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部落|excel固定显示行列视频:应用冻结窗格同时固定标题行和列
- 入口|微信迎来新变革:保护隐私,增加视频号入口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