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人 , 何种身份 , 用这种杯子喝酒 , 都只能获得杯中低于触发虹吸的临界高度的酒 , 过多过满则就会将杯中美酒全部漏光 , 故此被称为“公道杯” 。
清光绪宜兴窑绿地粉彩公道杯 故宫博物院馆藏
图片源自dpm.org.cn
传说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得到“九龙杯”后 , 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 。
在一次宴会上 , 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 , 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 , 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
结果事与愿违 , 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滴酒未沾 , 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 , 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 。 皇帝对此甚是不解 , 究其原因 , 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 , 盛酒时只能浅平 , 不可过满 , 否则 , 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 , 一滴不剩 。
不论是长信宫灯还是九龙杯 , 都是中国古代对于“虹吸原理”运用的实例 。 虹字在甲骨文中这样写:状如大虫弯曲 , 另有两头 。
“虹”字演变图
图片来自qiyuan.chaziwang.com
是不是长得很像“倒U形管”的形态 , 这并不能称之为巧合 , 虹吸原理的名字由来似乎也有着象形的涵义 。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 长信宫灯和九龙杯承载了中国古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高级水平 。 也因为这样 , 长信宫灯的“灯光”始终闪耀 , 穿越千年而来 ,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依旧给我们新的灵感 。
总之 , 科学技术原理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 艺术的创作因为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有了不同维度的内涵 。 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 也是它在历史长河中始终焕发生机的重要原因 。
参考文献:
https://m.gujianchina.cn/news/show-9326.html
https://www.sohu.com/a/195387979_100027529
https://www.jianshu.com/p/e95a26862061
https://www.puercn.com/puerchacj/cjzs/145755.html
来源:科学艺术研究中心
编辑:藏痴、yrLewis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 IT|奥运圣火开始在东京都传递 部分区域赛事将空场举办
- IT|日本多地取消奥运圣火公路传递
- IT|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出现新冠病毒集体感染事件 已有6人确诊
- IT|东京奥运会火炬意外熄灭后圣火传递再生变故:大阪或取消传递活动
- IT|东京奥组委公布圣火熄灭原因:运营人员没把气瓶拧好
- IT|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开启 将在日本国内传递121天
- 硬件|冰霜巨人ProSiphon精英版热虹吸散热器开售 报价169.99美元
- 硬件|4风扇+500W散热 ProSiphon Elite虹吸散热器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