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根据天体运动规律 , 火星、地球每隔26个月将会分列于太阳两侧 , 三个天体近似连成一线 。 2021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便是这样一个时期 , 在火星工作的包含美国、欧洲、印度的全部火星探测器在此期间都将与地面失去联系 , 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也不例外 。
早有准备 天问一号的“日凌模式”
【天问|近期,天问一号居然“失联”了一个多月……】为了保证在轨飞行安全 , 火星环绕器团队于2021年9月中旬对火星环绕器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整 。 在完成全面状态检查后 , 通过地面指令将环绕器设置为自主安全稳态管理模式 , 即“日凌模式” , 以应对器地失联情况 。 在进出日凌期间 , 地面每天接收火星环绕器状态遥测 , 一方面判定环绕器在轨状态 , 一方面判定太阳对器地通信的干扰 。
随着火星、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的移动 , 火星环绕器对地无线通信经历了受到干扰、出现中断、逐渐恢复的过程 。 2021年10月中旬 , 器地通信恢复 , 任务团队开始了火星环绕器状态评估工作 。 经过仔细分析与确认 , 火星环绕器状态良好 。 日前 , 任务团队通过地面发令形式 , 正式将器上状态设置为“出日凌” 。 这标志着火星环绕器顺利完成了一月有余的全自主飞行 , 圆满通过了日凌考验 。
后续火星环绕器将会恢复探测工作 , 完成轨道调整进入科学探测任务轨道 。 进入科学任务轨道后 , 火星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共7台载荷将会开机工作 , 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探测 。
天问一号重大节点回顾:
2020年7月23日 , 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
2020年7月28日 , 天问一号在飞离地球120万千米处回望地球 , 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 , 获取了地月合影 。 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 , 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 , 均呈新月状 , 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
2020年8月2日 , 天问一号3000N发动机开机工作20秒 , 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 继续飞向火星 。
2020年9月20日 , 天问一号4台120N发动机同时开机工作20秒 , 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 , 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
2020年10月1日 , 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深空自拍”飞行图像 。
2020年10月9日 , 天问一号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 , 顺利完成深空机动 , 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
推荐阅读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安全|针对近期异常登录 LastPass回应:暂无证据表明数据泄露
- 多方面|联想陈劲:moto edge X30近期将推出新固件MR1版本,多方面升级
- 海信|紫光展锐唐古拉 T770 芯片首发机型确定:中国电信天翼一号2022款
- 红外相机|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郝明鑫|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非法|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东方红|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来源|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运载火箭|我国资源一号02E卫星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