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解读青铜密码,传承中华文明。由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黄河电视台承办,国家4A级景区——张壁古堡冠名播出的大型演播室文博类栏目《文明守望》第二季“故事里的青铜”第五期,将于10月31日晚21:10分在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频道播出。
太原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冀瑞宝
向我们隆重推荐的青铜重器为晋姜鼎
晋姜是晋文侯夫人
鼎已无迹可寻
仅有铭文传世
晋姜鼎曾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命运?
它为何会消失于茫茫历史长河?
宝鼎上一百多字的铭文
为何会引起历代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
它将为我们讲述怎样一段历史传奇?
冀瑞宝将为我们揭开
这件藏在文献里的
青铜重器的神秘面纱......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历史之门】
演绎文侯勤王的丰功伟绩
【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晋姜鼎为何会引起考古界极大关注
这还得从晋姜的夫君晋文侯说起……
晋文侯是春秋初期
晋国非常重要的一位国君
公元前771年
申侯联合犬戎杀死周幽王
西周灭亡
太子宜臼和幽王之弟携王余臣
各自称王
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晋文侯与秦襄公、郑武公
一同帮助周宜臼东迁洛邑
建立东周
是为周平王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周平王对晋文侯
协助东迁的功德予以褒扬
并作《文侯之命》表彰
公元前760年
晋文侯又杀死携王余臣
周二王并立至此结束
晋文侯股肱周室
夹辅周王
俨然像周初的周公一样
成为再造周室的功臣
使得晋国在诸侯国中的
地位和影响大增……
【重现之门】
北宋时晋姜鼎何以“重现江湖”?
北宋中叶
陕西的韩城出土了一尊鼎
它重达百斤
为青铜铸造
鼎内刻有121字的铭文
此鼎一出土
各地的收藏家和金石文人蜂拥而至
据《考古图》的作者吕大临的记载
当时的北宋
收藏家有三十多人
收藏的青铜器达二百余件
最先到达现场的是刘敞
他正好在西安任职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刘敞花重金买下了这尊鼎
并取名为韩城鼎
没错,这个韩城鼎
就是我们所说的晋姜鼎!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刘敞买下了韩城鼎后
就兴冲冲地带回了家
开始考释铭文
并制作拓片
很多与他交好的文人
被他请到家里
观看韩城鼎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晋姜鼎铭》
《晋姜鼎铭》是刻于
晋姜鼎上的一篇铭文
铭文记述晋姜辅助晋文侯
建立功业的事迹
全篇有铭文一百二十—字
内容如下
在周平王某年九月乙亥日
晋姜说∶我继承我婆婆
和晋国先君的遗志
不敢安于逸乐
慎身明德
以辅佐我的君王
恭敬虔诚
发扬光大其事业
使其永不衰落
壮美我的京师
治理我的万民
遵照晋侯之命
派遣我以千辆车的盐
贯通道路
前往繁汤换取吉金
也就是到今天河南新蔡一带
换取铸造青铜器的原料
以这些吉金铸造宝鼎
通过德行以服天下君子
晋姜祈求万寿无疆
保佑子孙万代
永祀不绝!
晋姜鼎“重出江湖”
随即引起北宋宫廷的珍视并藏于皇宫
欧阳修、吕大临等大文豪与金石学家
也纷纷著书立说
后来这件重器虽淹没于历史洪流
却未挡住历代学者研究的目光
孙诒让、吴生、于省吾、郭沫若、陈连庆等
都对这件无法找回的国宝牵肠挂肚
而如今我们只能从《博古图》中
想象它的样貌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戎生编钟现世揭开晋姜鼎之谜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戎生编钟是西周中期懿王时的遗物
早先流失海外
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1998年于香港购回
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套编钟
是由晋国大臣戎生铸造
被专家们称誉为“国之重器”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编钟每件钟上均铸有铭文
从大至小连读
共计一百五十五字
而这一百五十五个字
恰巧和晋姜鼎的铭文相呼应
记述了晋姜辅佐文侯的事迹
有些内容可与文献相印证
极具史料价值!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晋姜鼎|晋姜鼎:我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文章插图
文末小叨
铭文对于每个青铜器
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晋姜鼎121字的铭文里
还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