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你的快递信息正被买卖!最低2元一份,居然还有鄙视链……( 二 )


“一个人购买的产品、收件地址可以反映出消费水平 , 通过面单收集来的个人信息大多用作推销 , 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 快递面单也是有鄙视链的 , 比如说 , 我们不收男装快递的面单 , 不收拼多多、极兔快件的面单 , 不收收件地址是高校的 , 这些都代表这个客户没什么消费能力 , 对我们没用 。 ”小武说 。
不过 , 也有不法分子不会如此区分 。 另一位收购实时面单的买家则表示 , 不管快件里装的是什么 , 面单统一3元一张 。
快递面单从哪来?到哪去?
不管是出售还是收购 , 如此大量的快递面单从何而来?
在中新经纬采访人员以买家身份采访过程中 , 有位自称是某快递公司负责扫描面单的人士表示 , 他每天大概能接触5000单快递 , “有充足的面单出售” 。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有收面单的 , 一单几块钱 , 我就想打听一下 。 ”上述人士还说 , “如果你需要实时面单 , 我可以现场直接拍给你 。 ”随后 , 他发来了一张快递面单照片 , 能清楚看到收件人、购买物品、电话、地址等信息 。
据央视财经报道 , 有不法者“卧底”快递公司 , 造成大量信息被售卖 。
近日 , 浙江宁波警方查明 , 一犯罪团伙为了获取快递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 , 通过临时应聘的方式进入快递公司 , 再利用整理快递包裹之机 , 偷拍快递面单照片 , 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 。
2021年4月 , 河北邯郸警方破获一起非法窃取个人信息案件 , 不法分子买通快递企业内部员工后 , 非法登录快递企业内部系统获取客户个人信息 , 又将这些信息转卖给境外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 。
据悉 ,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电商客服”或“快递员” , 使用的诈骗手法包括“发送退货链接 , 骗取银行账号信息”“快递遗失 , 商家理赔”等几类 。 其中“网购理赔类”是目前比较高发的诈骗类型 。
9月下旬 , “UP主自述30分钟内被诈骗16万”的话题成为热搜 。 据受害者讲述 , 她当天接到了一个自称申通快递员的电话 , 对方表示因为快件丢失需要进行理赔 。 对方在电话中准确地报出了她在快递单上留的化名和快递单号 , 她也因此放松警惕 , 相信了对方 , 一步步被引至圈套之中 。
买卖个人信息 , 违法!
快递面单买卖隐患重重 。 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 , 买卖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 。 法律专家表示 , 买卖个人信息 , 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 。
中新经纬采访人员注意到 , 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 , 《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规定了其需要履行的义务 , 如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 , 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 , 接受社会监督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