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森智能卫星通讯车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量子|探访安徽合肥高新区 打卡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听得懂”人话的鼠标、能够同声传译的会议速记本、“掌握”方言的电视遥控器、评估演奏者能力并在线教学的智能钢琴、能陪护儿童的机器人……像这样仅靠“声音”就能控制使用的智能产品 , 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遍处可见 。
1999年 , 中国科大博士生刘庆峰创办了科大讯飞 , 并于2001年入驻合肥高新区 。 如今 , 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 , 多次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各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佳绩 。 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 被任命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 , 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
文章图片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在科大讯飞的引领下 , 合肥高新区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 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在这里崛起 。
“中国声谷”作为中国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 已建成较为完备的产业平台、技术平台 , 其中 , 语音开放平台是依托“中国声谷”龙头企业科大讯飞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 。 “中国声谷”在全国创造了三个“第一”:全国第一个以“中国”冠名的AI产业基地、第一个部省合作共建的细分产业发展机制、第一个配套以产业园命名的专项支持政策 。
文章图片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近年来 , 通过部省合作共建和市场化运作 , “中国声谷”集聚了科大讯飞、寒武纪、移远通信、芯智科技、华通信安、龙芯中科等一批龙头企业 , 截至2020年底 , “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 , 成功实现“双千目标” 。
据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 未来 , “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十四五”发展战略 , 围绕“2+8+N+3”重大平台载体布局 , 构建“三位一体”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 推动高强度原始创新 。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 培育发展新动能 。 以昂扬的姿态、务实的作风 , 全力以赴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光伏新能源等产业推向纵深 。 (完)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量子|百度量子平台2.0重磅发布!推动构建量子计算领域繁荣生态
- 网络|深圳高交会上“大咖”开讲,对量子计算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
- 技术|量子通信 开创电力通信安全新时代
- 量子|我国科学家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 量子|202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 量子|百度CTO王海峰:AI大生产平台再升级 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量子|美国《信号》杂志预测2022年十大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