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国际会议ICCAD 2021上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志鹏教授团队获得了CAD Contest布局布线算法竞赛的第一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EDA被誉为“芯片之母” , 是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 , 难点主要在于算法 , 其核心问题在算法上通常具有极高的计算复杂度 。
据悉 , 今年是该团队首次参加ICCAD竞赛 。
首次参赛就夺得全球第一
“战队”平均年龄24岁
据人民日报 , EDA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 , 也被誉为“芯片之母” 。 从市场规模看 , 百亿美金的EDA市场构筑了整个电子产业的根基 , 支撑起万亿美金的电子产业 。 “谁掌握了EDA , 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 。 ”
而ICCAD会议始于1980年 , 是EDA领域历史最悠久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 , 其中CAD Contest算法竞赛作为会议的标志性事件 , 长期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
本届CAD Contest算法竞赛共有来自12个国家/地区的137支队伍参与 , 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 , 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
本届竞赛的布局布线问题作为EDA芯片后端物理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 , 直接影响芯片的功耗、面积、时延等各项性能指标 。
根据ICCAD 2021会议公布的竞赛结果 ,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所设计的算法在所有测试算例上均达到了竞赛中的最优结果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支实力雄厚的参赛团队非常年轻 , 包括苏宙行博士、研究生罗灿辉、梁镜湖和谢振轩 。 其中 , 谢振轩、梁镜湖均生于1999年 , 罗灿辉生于1998年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此外 , 导师吕志鹏关注芯片领域不到三年 。 在此之前 , 他主攻算法研究 , 2018年 , 他带领实验室里一群计算机专业出身、毫无任何芯片背景的“热心群众” , 跳进了芯片主战场 。 年轻团队首次参赛即夺冠 , 背后是实验室团队40余年的积累 。
“我们深知 , 要想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 绝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表面 , 一定要结合实际应用并落地 。 我们希望借助研究所数十年的积累与传承 , 一方面赋能中国企业解决EDA‘卡脖子’问题 , 另一方面为国家培养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 。 ”
EDA作为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 , 难点主要在于算法 , 其核心问题在算法上通常具有极高的计算复杂度 , 即为NP难问题 。 本次竞赛的布局布线问题 , 涉及了图着色、集合划分、二次指派、广义指派、斯坦纳树、斯坦纳森林等众多经典的NP难问题 , 是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业应用相结合的典型场景 。
推荐阅读
- Disney|上海迪士尼登顶热搜 超五千人凌晨排队买玩偶:网友直呼看不懂
- 最新消息|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冲上热搜 多位明星持股
- 未来|热搜第一!雷军官宣,要花掉1000亿
- 视点·观察|三只松鼠刚下热搜 奔驰新广告模特“眯眯眼”又引争议
- 视点·观察|上海市消保委发文谈三只松鼠被骂上热搜:消费圈的审美也要与时俱进
- 硬件|威刚宣布XPG龙耀Caster DDR5内存 第一家冲上7GHz
- 技术|中望仿真 2022正式发布,构筑“国产CAE技术攻坚”坚实基础
- 电磁|中望仿真 2022正式发布,构筑“国产CAE技术攻坚”坚实基础
- 尺寸|小米高端手机对标苹果冲上热搜,雷军直呼意外!董明珠:我做手机一定超过小米
- 技术|聚力产业技术攻坚 广西率先组建创新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