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说起《三国杀》这款游戏,想来年轻的玩家听上去都有些陌生了,但是对于有一定年纪的玩家而言,《三国杀》算得上一个时代爆款,可以这么说,在《三国杀》出现的时候它几乎没有对手,而在《三国杀》衰落的时候,也没有一个能打的对手出现,在同类型玩法下,《三国杀》是自己杀了自己。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其实早在最开始《三国杀》刚推出来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游戏最好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三国杀》相对来说非常平衡,武将的三围都不算很强,玩家无论是选反贼或是主公,策略和心理战术都远比卡片强度重要,当然内奸仍然是一如既往的难赢。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当年因为卡牌不多,所以每一个武将技能都做到了通俗易懂并且契合人物生平。
举个简单的例子,关羽的技能有一个武圣,就是红色牌可以当杀使出,现在看这个技能似乎已经很弱了,但是在当时普遍断杀的年代,关羽这个技能足以让他在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又或者是诸葛亮的观星和空城两个技能,而这两个技能,观星自然就是说明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料事如神,而空城技能则直接对应了演义中的空城计。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游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武将你看了他的技能都能了解到他的大概生平有过什么辉煌的事迹,甚至武将与武将之间也有关联。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关羽,在演义中曾温酒斩华雄,所以在《三国杀》中华雄的技能被关羽完美克制,当华雄被红色杀砍中时,出杀的人可以回一滴血或者摸一张牌。
【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简直就是为关羽量身定做的。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这样的设置让玩家的代入感变得极强,很多玩家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武将利用策略和运气和其他人打得有来有回。
而纵览整个卡牌游戏市场,像《三国杀》这样玩法的,除了腾讯《英雄杀》外几乎没有对手,而腾讯《英雄杀》因为故事线过于天马行空,所以对于喜欢历史尤其是喜欢三国历史的玩家而言,《三国杀》几乎就是唯一选择。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然而在运营十来年的过程里,作为市场寡头的一方,《三国杀》却最终自己杀了自己。
作为一名《三国杀》老玩家想来一定知道,《三国杀》运营到现在,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游戏了,随着武将越出越多,留给《三国杀》的武将越来越少,游戏逐渐暴露出了几个很致命的问题。
首先是角色的简介开始越来越向小作文的方向发展,这种感觉就像以前玩《游戏王》,最开始介绍都简单通俗易懂,结果现在一看技能整个人都是懵的。
其次因为可用武将不多,后来推出的武将都是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武将,比如严白虎一类,但是武将强度却比张飞关羽高了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玩家代入感大大下降,虽然笔者也知道这是发展到后期没办法的事情,但确是玩着不爽了。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再一个就是氪金问题了,《三国杀》目前现状是氪金就能拿到一些强度很高的武将,虽然不充钱的武将也能玩,但游戏的平衡实际上已经从早期策略+运气的玩法渐渐转变成了武将强度+运气的玩法,策略反而成为了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玩一个祢衡只管无脑出牌真的毫无游戏体验。

对手|三国杀运营多年难逢对手,结果却自己打败了自己
文章插图
所以,《三国杀》其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他在这个领域其实没有太强劲的对手,只是运营到后期,心思渐渐就不花在平衡上了,哪怕是对于一些武将重做,也远比不断推一些奇怪的武将出来要好。
或许现在唯一能玩的,应该就是国战了,其他模式几乎都是怪力乱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