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赵磊编辑:饶霞飞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B站就像它的基本盘——Z世代的年轻人一样 , 无法被预测 , 也总能带来惊喜 。
11月19日 , 哔哩哔哩(NASDAQ:BILI)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日的第三季度业绩 , 先不谈具体数据 , B站给这季度的财报做了一个说唱视频 , 一个说唱歌手打扮的“小电视”在炫目的背景和动感的节奏中 , 把B站这几个月做的事唱了出来 。
在第二季度的“短暂休整”后 , B站在第三季度再次拿出亮眼成绩 , 关键用户指标和营收状况创下新高 , 本季度收入32.26亿元(人民币 , 以下未注明则同) , 同比增长74% , 和2019年Q4一样 , 是B站上市以来的两个最高单季增速 。
而在B站一直努力的“破圈”成果上 , 虽然二季度的月活用户和日活用户环比都有所下调 , 但是三季度强势反弹 , 平均MAU达1.972亿 , 同比增长54%;八月份MAU破2亿 , 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平均DAU达到5330万 , 同比增长42%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81分钟 。
业界对B站的态度也像对年轻人一样复杂 , 乐观的人看到B站的高速增长 , 悲观的人则看到B站持续扩大的亏损和残酷的竞争环境 。 本季度 , B站的调整后净亏损达到9.9亿元 , 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 同比扩大了189% , 也是上季度的两倍 , 环比扩大了108% , 远远高于收入增速 。
二级市场上 , 投资者们就像坐过山车 , 二季度和三季度B站股价波动剧烈 , 有人觉得B站的“破圈”告一段落了 , 有人觉得B站未来不可估量 , 连高瓴这样的巨头 , 也一度甩卖了半仓 , 但是Q3财报公布后 , B站股价当天盘后涨幅一度超过5% 。 11月20日更是大涨22.17% , 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 达58.46美元/股 , 总市值203亿美元 。
不管年轻人讲不讲武德 , 但年轻人确实充满了可能性 , 和年轻人站在一起的B站也是如此 , 一边高速增长 , 一边亏损不断 , 但我们的目光不应局限于一两个季度 , 对于B站 , 最好多一点耐心 。
破圈还在继续
谁掌握了年轻人 , 谁就掌握了互联网话语权 , 此话诚不我欺 。
一句“年轻人不讲武德”背后 , 人们可能不知道马保国是谁 , 也不知道马保国做了什么 , 但以B站为主阵地的二次创作 , 让这个梗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 遍布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
梗是速朽的 , 从“文体两开花”到“耗子尾汁” , 每一年都有很多新梗冒出来 , 然后很快消失 , 但是B站造梗的能力是持续的 , 多元文化、想法独特、接受度高的年轻人们汇集在B站 , 这些梗就源源不断地从B站的内容生态里长出来 , 用“文化输出”的方式帮助B站破圈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2/6
图/ 《风犬少年的天空》
2020年 , 是B站的“破圈之年” , 从跨年晚会开始 , 到《后浪》的讨论热潮 , 再到《说唱新世代》和《风犬少年的天空》 , B站用多种方式推动用户增长 , 一边是借势营销和独特表达 , 一边是不断推出精品内容、引入明星网红UP主 , B站在“品牌推广”上下了大功夫 。
财报数据显示 , B站的内容成本和营销费用在快速上涨 , 本季度收入成本24.64亿元 , 同比增长63% , 其中分给游戏联运方、UP主、主播的分成为11.8亿元 , 购买赛事、综艺、剧集、纪录片版权的内容成本占比相对有所提升 。
但是相比虎牙、斗鱼、爱奇艺等平台 , B站在主播分成和购买版权上的投入还比较小 , 从根本上来说 , B站还是靠UP主的PUGC内容和社区属性驱动的 , UP主和创作生态是B站的核心竞争力 , B站的OGC内容 , 如纪录片、自制综艺、剧集和动漫 , 更多还是为了满足已有用户的需求 , 针对性强 , 成本控制也比较好 。
比如有用户发现 , B站的不少电影版权是有时效性的 , 而且像《说唱新世代》和《风犬少年的天空》这类B站自制出品节目 , 满意度普遍比较高 , 投资回报率也比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大水漫灌”式的版权购买要好得多 。
B站的生态闭环是活跃的内容创作者 , 创作大量优质内容 , 吸引忠实粉丝带来表达成就感和商业变现 , 激励创作者生产更多内容 , 所以要看B站有没有吸引力 , 还是得看UP主和创作生态的情况好不好 。
本季度 , B站月均活跃UP主数量同比增长51% , 月均投稿量同比增长79% , 拥有万粉以上的UP主数量同比增长75% , 增速都有所下滑 , 一方面是由于UP主群体基数大了 , 增速自然下滑 , 另一方面是疫情期间宅家导致的创作热度在复工复产后下降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3/6
来源/ B站财报  燃财经制表
从社区氛围来看 , 本季度 , 用户日均视频播放量破了纪录 , 达到13亿次 , 同比提升77%;社区月均互动数达55亿次 , 同比增长117% , 日均使用时长81分钟 , 没有下滑 , 说明B站的内容创作和互动还是比较有活力的 , 这也是推动活跃用户数据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随着B站覆盖绝大部分一线城市90后、00后年轻人 , 靠内容自发破圈的难度也在提升 , 需要更多方式触达更多年龄层和三四线城市用户 , 因此B站今年的市场与营销费用大幅提升 , 去年同期还不到4亿 , 本季度就飙升到11.9亿 , 同比增长227% , 前两个季度增速也非常高 , 分别为234%和181% 。
从写字楼、住宅楼的电梯广告 , 到地铁站的巨幅广告 , 甚至在田间地头的墙上都能看到B站标语 ,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 B站的破圈还在持续 , 尽管成本很高 ,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 确实是有用的 , 能把用户吸引到B站 , 再靠社区留住用户 , 剩下的问题就是变现了 。
商业问题未解
用户层面 , B站追求的是“破圈” , 商业层面 , B站追求的就是“多元” 。 相比2018年上市那会 , 现在已经没有人认为B站是一家“披着视频网站外衣的游戏公司”了 , 目前B站的非游戏业务(直播、会员、电商、广告)已经达到60% , 且其他各项业务都有不错的增速 。
营收结构多元 , 只是解决了抗风险的问题 , 但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B站没有能够支撑其在商业上持续创造价值的“主心骨” , 游戏、直播、会员、广告、电商都有各自的限制 , 且一时半会难以突破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4/6
来源/ B站财报  燃财经制表
表面上看 , B站本季度游戏收入12.75亿元 , 增值服务收入9.8亿元 , 广告收入5.58亿元 , 电商和其他收入4.13亿元 , 各项收入十分均衡 , B站不是那个单靠游戏赚钱的公司了 , 但是从毛利率来看 , 手机游戏和广告要明显高于B站大力投入的增值服务 , B站未来想实现收入的大幅提升和扭亏为盈 , 关键也在于能不能将用户有效导流给游戏业务 , 以及能不能提高广告加载率 。
单说用户价值 , 以2亿MAU计算 , 资本市场给B站每个MAU的价值是100美元 , 腾讯为650美元 , 阿里为750美元 , 字节跳动为300美元;以5330万DAU计算 , 资本市场给B站每个DAU的价值是375美元 , 腾讯为800美元 , 阿里为1500美元 , 字节跳动为450美元 。
也就是说 , 相比做游戏的腾讯、做电商的阿里和做广告的字节跳动 , B站的货币化率并不高 , 用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 这主要还是跟B站目前在各个具体业务上的限制有关 。
首先 , B站用户规模的扩大 , 对于游戏业务的带动是不明显的 , B站此前会在财报中披露手机游戏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 , 从披露的几个季度看 , 该项数据增速均低于B站MAU的增速 。
B站的主发行游戏类型为二次元游戏 , 这是近年来游戏行业最赚钱的一个细分品类 , 此前B站的定位是ACGN社区 , 用户属性与二次元游戏高度重合 , 但是随着B站圈层多元化 , 二次元用户规模并不会明显扩大 , 而在B站的自研能力、运营能力、其他游戏受众规模没有到达一定程度前 , B站要想方设法加强对二次元品类的代理、运营能力 , 同时不断巩固二次元用户群体 , 比如每年的拜年祭等各类活动 。
一句话 , 拿出更多的好产品 , 不管是代理还是自研 , 保住自己核心二次元发行渠道的地位 , B站才算是在游戏业务上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 在此基础上 , 再慢慢进入其他品类和环节 。 目前头部产品对渠道的依赖越来越少 , B站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
而在广告上 , B站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解除“封印” , 比如贴片广告是否真的就完全没有可能了 , 或者在算法上能否改善广告匹配率 , 提升eCPM;或者能开发出新的广告模式 , 比如B站推出的“花火”平台 , 为UP主对接品牌方提供服务 , 收取广告提成 。
B站目前的广告收入增速很快 , 但基数也很低 , 未来一两年内 , 不管是加贴片广告还是大幅提升广告效率 , 都不太现实 , 广告很难成为B站的支柱 , 顶多是锦上添花 。
至于电商就更不用考虑了 , 品类限制太大 , B站运营能力也不够 。 除了游戏外 , 目前B站投入最大的还是增值服务 , 包括直播和内容付费 , 比如以5.13亿港元战略投资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双方将围绕影视剧播出与影视IP衍生开发等 , 进行一系列深入合作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5/6
图/ 《说唱新世代》
在财报电话会上 , B站副董事长、COO李旎表示 , B站的OGV长视频战略会聚焦在自制出品 , 围绕精品化、IP化和服务生态三个标准 , 同时关注整个ROI和付费转化 , 在她看来 , 长视频对于B站的价值是会员+广告+拉新+PUGV生态反哺+IP消费 , 短期来说 , 2020年前三个季度内容成本跟收入之间的比例稳定 , 现金流为正 , 每个头部项目都是广告客户必抢的资源 。
版权内容对于B站整个生态的价值是很大的 , 比如《说唱新世代》除了对广告和大会员的增长有效果 , 也为PUGV的生态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创作内容 , 带动整个音乐品类的增长 , 产生的IP也能持续产生巡演、活动以及版权收入等 , 但是这些价值有很大一部分不会体现在现金流上 , 更不会产生高额的利润 。
所以 , 即使B站撕下了游戏的标签 ,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 也得靠游戏持续供血 , 其他的则只能交给时间 。
B站无须着急
B站连年亏损 , 且亏损幅度越来越大 , 有一些投资者很着急 , 但是大部分人对B站依然看好 , 相信中国年轻人 , 相信B站所讲的资本故事 , 这直接反映在股价上 , 今年以来 , B站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 , 涨幅高达165% 。
跟长期看不到盈利希望的长视频行业不同 , 只要用户对小破站足够忠诚 , 扭亏为盈就是迟早的事情 , 甚至用现在的商业模式去套用B站的未来 , 都显得有些缺乏想象力 。
B站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 就是“视频化” , 甚至在包括抖音、快手、腾讯的一众互联网公司中 , B站是先天体质最优的:这里的用户和创作者很早就习惯了视频表达 , 且相对自由 , 不限于平台制定的算法规则 , 视频可长可短 , 有良好的互动 , 形成了广泛且稳固的兴趣圈层、文化圈层 。
简单来说 , B站可能最贴合人用视频自然表达的方式 。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 这句话的野心是非常大的 , 短的、长的、不短不长的 , 都在B站 , B站董事长陈睿在财报电话会上的一番话很有见地:“短视频还是长视频 , 在用户那里不是选择的要素 , 把长视频做短或把短视频做长都是很容易 , 难的是让用户喜欢 , 短或长有场景的区分 , 但并不是用户选择的原因 。 ”
陈睿很有自信 , 他觉得过去十一年来 , B站一直是一个内容生态驱动的 , 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兴趣的一个视频平台 , 事实也证明这种模式下B站的增长是持续而健康的 ,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视频平台 , B站更能代表未来的趋势:覆盖全场景 , 覆盖多个品类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
文章图片
图6/6

未来B站要努力做的一件事 , 是把长视频、短视频、中视频的生态打通 , 把OGV的生态和PUGV的生态打通 , 以视频为纽带 , 连接人、内容、商品、服务 , 第一步要做的 , 就是先把年轻人生活中的这些连接起来 , 游戏、动画、剧、商品、线下演出、赛事 。
如果B站做得好 , 很有可能成为视频化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
但另一方面 , B站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 以为自己拥有如此多的年轻用户 , 就能高枕无忧 。 拿第三季度的业绩来看 , Q3是传统的旺季 , Q4的增长情况可能就会有所回落 , 另外 , 在破圈过程中 , 如何把握好度 , 做好新用户的区隔、圈层的划分、社区氛围的维护、社区机制的优化等等 , B站需要长期投入 。
B站是一个社区 , 而且永远都是 , 关系的建立、拓展、维护 , 内容的打磨 , 品牌的建立 , 都急不来 , 不能被竞争和增长绑架 , B站管理层一直强调 , 不增长就会死 , 但是另一方面 , 跑的太快也容易死 , 最少也是动作变形 。
【创事记|无须着急,让B站“多飞一会”】市场需要多一点耐心 , 这样B站也会更从容 , 就让B站这颗无法预测的子弹 , 再多飞一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