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一段“男子戴头盔看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 视频中的字幕显示:“为保护个人信息 , 戴着头盔去看房” 。
事实上 , 以“买房”搭配“头盔”、“口罩”、“面罩”、“墨镜”等词在网上检索 , 类似的故事并不少见 。
而这些故事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 。
被人脸识别拍到 , 致优惠审批没有通过
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在去年底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 , 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 , 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 , 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 。 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 , 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
该传闻的真假暂且不论 , 但消费者因为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拍下 , 而无法享受优惠的故事确实发生过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据宁波晚报今年6月报道 , 去年7月 , 来自宁波的宋先生的姐姐在余姚某楼盘买了一套房子 , 后来宋先生也想买房 , 于是对该楼盘进行了了解 。
【高价|听说售楼部有人脸识别,精准识别可卖高价!无奈之下,他们带着头盔来了…】宋先生姐姐的房子是通过一名姓吴的售楼经理买的 , 去年下半年 , 吴经理从宋先生姐姐那里得知他也想买房后 , 便给宋先生打来电话拉他买房 。
吴经理向宋先生介绍 , 因为他姐姐买房之后介绍了他 , 所以能给他享受“老带新”返利2万元的优惠活动 。
“当时吴经理就说 , 2万元返利只要我们自己承担一点税费就可以了 , 就是冲着这个‘老带新’我才买了那套房子 。 ”宋先生说 , 去年11月 , 他支付了首付款 , 签定了购房合同 。 售楼处说 , 2万元的“老带新”返利要有一个审批流程 , 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给他 。 于是宋先生一直等着 。
期间 , 宋先生一直按照要求配合办理手续 , 以便获得2万元的返利 。 但今年6月中旬 , 售楼经理却反馈说“老带新”审批没通过 , 2万元返利给不了了 。
据宁波晚报 , 该楼盘售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 是因为宋先生的“老带新”返利优惠的审批没有通过 , “我们规定业主来售楼处之前 , 要在公众号上进行‘老带新’备案 , 并且备案一个小时后来售楼处才能算数 , 这位业主当时备案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售楼处了 , 我们售楼处都有人脸识别的 , 所以审批没通过 。 ”
为何售楼处要使用人脸识别?
据南方都市报 , 有地产中介表示:房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 与其“分销模式”有关 。
每当新楼盘上市时 , 房企一方面会花大量费用做营销宣传 , 吸引潜在购房者 , 另一方面也会找各种卖房平台(中介)作为“分销渠道” , 让渠道帮忙招徕客户 。
如果是中介拉来的客户 , 那房企就要给中介一定的佣金 , 而中介为了获取更多佣金 , 就会给客户提供一定程度的额外优惠 , 以此吸引更多客户 , 这导致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混战”经常发生 。
这时候 , 售楼处的人脸识别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 它可以让房企迅速识别某个购房者是中介拉来的 , 还是看了宣传的“自然到访客户” , 关系到客户能不能享受中介渠道的优惠 。
以“买房”加“人脸识别”为关键词在网上检索 , 可以发现 , 有关售楼处用人脸识别判断客户类型的消息比比皆是 。
文章图片
比如上图中的网友就表示 , 如果是自己去售楼处看房的话 。 当迈进售楼处大门的时候 , 自己的脸就会被记录下来 。 然后如果看房的人在看房后想去附近的中介问有没有优惠 。 就会被告知只要是自己走进售楼处大门 , 被人脸识别记录下来了 , 那么售楼处就会认定这个人是“自然到访”客户 , 不可以享受中介渠道的团购优惠 。
今年8月 , 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称 , 天津“XX文苑新房售楼处”擅自采集了他的人脸信息 。
原来 , 一个月前 , 这位网友通过中介购买了XX文苑的一套房屋 。 但在8月4日 , 他被售楼处告知 , 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曾经识别到与他相似的人独自看房 , 因此他属于自然到访客户 , 不属于中介渠道客户 , 不能享受渠道优惠 。
文章图片
戴口罩也没办法
为了避免被人脸识别认出 , 一些客户也想出用头盔、口罩、墨镜之类的办法 , 遮挡住面部 , 但这又有多大用呢?
据南方都市报 , 深圳市明源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位销售人员表示:“我们做过测试 , 可以同时识别50个人 , 戴口罩也可以识别 。 ”这名销售说 , 与传统的安防视频不同 , 系统可以识别并预测看房者的行动路径 , 框选其必经路线 , 设置摄像头进行抓拍 。
等看房者确定买房 , 用“人证一体机”进行身份验证时 , 系统后台就会将身份证信息绑定到此前的记录上 , “相当于人、人脸、手机号、所有来访记录进行比对” 。
这位销售还表示 , 人脸识别摄像头和监控摄像头的外观一样 , 可以全程“无感”抓拍 。 “他们是不知道的 , 之前确实听说过相关的案例(戴头盔看房) , 但是现在慢慢没有了 。 ”
据“明源云”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18日的一篇名为《飞单问题屡禁不止肿么破?解决方法竟然是“看脸”》介绍:
飞单问题的核心是客户识别和归属 , 以前手机号码是作为客户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 , 但是号码容易隐藏、变更 , 所以飞单问题屡禁不止 。
但是只要销售案场安装了明源云客的人脸识别设备后 , 客户到访过案场 , 摄像头就会抓拍客户的面部特征 , 并自动录入系统 , 每天下班时 , 营销管理人员对人脸识别系统记录的到访客户进行归属和关联 , 每个客户都有了明确归属 , 自然到访客户就不可能通过隐藏号码、更换号码、场外拦截来实现飞单了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明源云”微信公众号
在知乎平台上 , 据一个名为“优房售楼系统”的账号发布的名为《“口罩”也封印不了优房算法人脸识别》文章称:
由于疫情后人们普遍戴口罩 , 优房软件算法工程师第一时间对现有的模型表现进行量化分析 , 建立了数据评测与标注 , 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进一步升级为人眼虹膜识别...
升级后的模型 , 大大提升了案场戴口罩人脸识别图片建模的成功率 , 与平时不戴口罩相差甚少 , 在上千万数量级的干扰数据下 , 用戴口罩抓拍搜索 , 最高命中率高达97% 。
后来 , 在房地产项目的实际使用中 , 利用渠道风控对佩戴口罩的客户进行识别 , 人脸识别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 譬如某项目 , 近一个月都是戴着口罩来访的的 , 但识别率仍然高达97.77%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据佛山市大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显示 , “优房售楼系统”是该公司开发的售楼管理系统 。 而据“优房软件”介绍”防飞单人脸识别系统“的页面显示 , 该软件可以将数据实时上传云系统 , 并且永不丢失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优房软件”官网截图
人脸识别技术不能滥用
《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已有规定 ,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公开收集、使用规则 , 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
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下称“规范”) , 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南: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 , 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 , 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
据新华网 , 我国法律对于个人信息在消费领域的收集、使用虽未予禁止 , 但强调对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 即个人信息的收集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和征得当事人同意;个人信息的利用要遵循确保安全原则 , 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被侵害时 , 经营者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
据央视新闻 , 在日前宣判的我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中” , 申明“人脸识别技术不能滥用”原则 , 显然很有必要 。 我们应看到 , 该案受到广泛聚焦 , 背靠的现实背景就是:如今人们已进入“看脸”时代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面越来越广 , 从原来主要用于移动支付和机密领域到“哪哪都有它”——业主进小区要“刷脸”、员工进单位要“刷脸”、学生进图书馆要“刷脸”……人们对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的伴生风险渐次敏感 。
这份敏感并非多余:包括人脸、指纹、虹膜在内的生物特征 , 几乎是个体信息安全最后的防线 , 因为这类“人体密码”不像数字密码那样可以更改 。 如果被人随意采集、贩卖跟盗用 , 那可能将我们置于没有基本安全可言的境地 , 其风险不容小觑 。 正因如此 , 虽说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学习、模型理论、动态图像处理等技术的人脸识别是AI(人工智能)转向“强智能”的重要标志 , 但必须站在生物安全的高度去审视其潜在风险 。
在此之前 , 网上已曝出打包贩卖人脸数据与“明星换脸”的非法利益链 , 这也在提醒着全社会: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风险与乱用隐患 , 必须有前瞻性预判与系统性防范 。
人脸识别涉及身份信息识别与隐私权保护议题 , 现行刑法等对非法获取个人隐私不乏规制举措 。 鉴于人脸识别应用的“出圈”化 , 专门针对人脸识别的伦理规约与法律规定也在完善 。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南方都市报、宁波晚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智能|AGV新一代模式开启,AGV+你有听说过吗?
- 科大讯飞|以爱之能,自由听说——科大讯飞无障碍智能通信产品面世
- 降水|你听说过“悬在空中”的河流——大气河吗?
- 球友|听说这支底板有望成为新的“入门神器”?-乒乓国球汇
- 学期|听说这段语音,能让你一秒“高潮”
- 形态|OPPO Find N折叠屏线上线下售罄,闲鱼高价转售
- 时间|听说看完这篇的A-Level学生,都在圣诞前脱单了...
- 海信|【尴尬】老牌大厂海信/酷派公开diss小米和OPPO 耍猴/高价低配?
- 超大|120G超大流量包!点击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