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11月24日4时30分 , 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 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 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 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为什么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复杂的航天任务?“嫦五”抵达月面后如何再次启动返回地球?采回的月壤又对中国的太空探索有何种意义?央视新闻23日晚开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别节目全都讲明白了!
最复杂航天器竟像“糖葫芦”?“嫦娥五号”被称为
我国最复杂的航天探测器
它全重8.2吨
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
4个部分组成
串联在一起
就像一串糖葫芦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嫦娥五号”示意图
“嫦五”工作计划表大公开!
1、“嫦五”发射升空后 , 大约4天后即可抵达月球;
2、减速入轨 , 绕行探测月球;
3、待选定地点后 , “嫦五”上部与下部分离;
4、着陆器、上升器将进行月面软着陆 , 自动进行月面采样、样品封装等操作 , 并将样品由上升器携带升空进入月5、球轨道 , 与环月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 , 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内部;
6、最后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点火启动 , 从环月轨道直接返回地球;
7、返回器将在再入大气层前与轨道器分离 , 最后降落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草原上;
8、轨道器就变为太空垃圾;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3天 。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而从任务的操作来看 , 本次探月飞行包括:
两次发射(地面发射与月面发射)
两次着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
两次封装(月面封装与月轨封装)
一次交会对接(月轨对接)
如何正确在月球上“挖土”?
本次探月需要采集的样本
大概有2000克左右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我国首次开展月球采样
需要采集的样品有两种手段
第一种是钻取
打入深层次保留信息
以便科学家能够开展研究
计划取500克左右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第二种是采集月球表面的土壤
即“月壤”
需要用到一套专门的采集装置
顺利采集到这两种样品
有助于科学家对月球包括地球
甚至宇宙的起因开展相关研究
样本封装也有黑科技!
本次采集需要保证样品不被污染
回到地球才有利于科学家更好开展分析
因此
封装将分为
月面封装与月轨封装
两个不同的任务
月面封装是对于月壤而言的
“嫦娥五号”的机械臂在采集月壤样本之后
将其通过一系列方式送入上升器中
进行第一次封装
防止其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出现损耗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第二次封装则是上升器的月壤
转移到再入器中
来保护月壤样品
不受再入时恶劣环境的影响
封装非常重要
一旦密封盖被打开
里面的样本将付之一炬
因此封装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
严丝合缝
完全密封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而本次封装工作的难点在于完全无人操作
全自动地实现月壤“采集-包装-转移-封装”
一条龙服务
极具挑战性
史上最难工程有多难?
“嫦娥五号”任务被称为
中国航天史上最难的一项工程
主要体现在:
新技术多 。 我们要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交汇对接、高速载入返回等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 。
系统组成非常复杂 。 “嫦娥五号”由“四个器”组成——轨道器 , 上升器 , 着陆器和返回器 。 它们各自分工 , 分工明确 。
月面发射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 包括落月位置、月尘冲击等 。
“嫦五”对于中国航天意义重大“嫦娥五号”任务
其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次
小型无人版的阿波罗载人登月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如最终能够成功完成
相当于为我国航天后续的载人登月
进行了一次前期上的技术验证
扫除诸多障碍
本次探测如果圆满成功
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第三个
成功带回月壤的国家
“‘嫦娥’既是女神也是孩子”从事探月工程13年
在专家们看来
“嫦娥”既像他们心目中的女神
又像陪伴长大的孩子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嫦娥”系列探测器的设计
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他们眼中
她们就是最完美的女神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而陪伴着走过的无数岁月
又像伴随它们慢慢长大
对于出征的“胖五”和“嫦五”
看着他们飞向遥远的太空
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听了这么多航天知识
“陪你追嫦娥”长达12小时的直播特别节目
精彩可远不止如此!
立功!大气球获取“情报”先升空见过充满氢气
重量有2、3千克的大气球升空吗?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想象一下航天科研人员在大风中
小心翼翼地举着大气球等待放飞的场景
如果遇到台风天气
甚至需要5个人一起拽住气球
还要掌控好气球的位置避免挂到树上爆炸
这难度系数
听起来是不是相当高了?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但每次航天发射任务前
就是靠着放飞挂着探空仪的大气球
获取高空的风向、风速等重要数据
为后续做出火箭发射的决策打好前站
而本次“胖五”运载“嫦五”的发射任务
下面这只飞到3万米高空的大气球可是立功了!
群众撤离安置点 , 保障到位!当然
最终圆满完成发射任务
不只是航天科研人员的努力
也离不开其他多系统的支持
处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规定范围之内的东郊镇
在发射任务开始前
就早早地安排群众撤离到安置点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安置点为3000余位当地居民
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医疗、消防、被褥、盒饭……
甚至还有人性化的露天观影服务
看看能给这贴心的安排打多少分?
前方高能! “达康书记”连呼“不得了”还没看够?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内高能来啦!
央视新闻特邀“达康书记”——演员吴刚
现场“陪你追嫦娥”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想知道是什么让“达康书记”
连呼14声“不得了”吗?
一起来看↓
馋哭了! “成功包”祝发射圆圆满满“我要吃2个包子 , 好事成双!”
“我吃6个 , 六六大顺!”
“我能吃10个 , 十全十美!”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发射前夕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科研人员
进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
吃“成功包”祝福发射圆圆满满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4000余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个个馅儿大皮儿薄
有汁水丰富的肉馅儿
有健康美味的韭菜鸡蛋馅儿
快来戳视频一饱眼福!
祝福“嫦娥五号”
我们等着她成功“挖土”归来

央视新闻|“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本文图片

祝福中国探月工程
“九天揽月探登驻 十六春秋绕落回”
_原题_:“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