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复星新冠疫苗国内II期临床启动 中德联手树立全球合作典范

央广网上海11月26日消息(采访人员周洪)中德合作研发的mRNA核酸疫苗(mRNA , 中文全称“信使核糖核酸”)再获新进展 。
11月25日 , 复星医药和德国BioNTech共同宣布 , 其首选mRNA候选新冠疫苗BNT162b2将在中国江苏泰州和涟水开展II期临床试验 。 值得一提的是 , 该款疫苗在海外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有效性达到惊人的95% , 让全球市场为之兴奋 , 目前已在美国申请FDA紧急使用授权(EUA)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 全球合作成为战胜疫情的必由之路 。 多方合力助推下 , 新冠疫苗研发推进速度创人类抗击传染病历史的新纪录 , 截至11月12日 , 全球已有至少11种候选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 多款候选疫苗已提前量产 , 为仍被疫情笼罩的世界各国注入“强心针” 。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 , 通过结合使用疫苗和其他经过测试证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来结束这场疫情 , 现在有了真正的希望 。
【全球|复星新冠疫苗国内II期临床启动 中德联手树立全球合作典范】全球携手“助推”中 , 来自中国的“推力”不可或缺 。 据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 ,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已涵盖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 。 而这5条技术路线均对外开放 , 已与多国展开合作 。 早在今年1月 , 中国首先公开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 , 在该数据基础上 , 德国BioNTech迅速研制出多个候选核酸疫苗 。
11月24日 , 中德领导人通话表示双方将加强国际合作 , 携手抗击疫情,重振世界经济 ,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尤其是加强疫苗交流合作 , 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 , 特别是让发展中国家获益 。 在此共识下 , 密切产业合作成为当前中德合作交流的主旋律 。 作为中德合作促进全球科研成果转化的典范 , 复星新冠疫苗凝聚了中国科研智慧和全球优秀医药企业创新能力 , 是国内疫苗研发中具有代表性的mRNA核酸疫苗 。
回溯疫情暴发初期 , 基于自身医药产业的积累及全球化的科创布局 , 复星管理层迅速决策 , 通过国际合作布局新技术赛道的新冠疫苗 , 即mRNA核酸疫苗 。 与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传统技术路线不同 , mRNA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 , 不带有病毒成分 , 没有感染风险 , 特异性更强 , 有效性更高 , 并且研发周期较快 , 容易量产保障全球供应 。
3月以来 , 复星与德国领先的mRNA平台型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达成战略合作 , 深度参与mRNA疫苗研发 , 除与合作方全面深入探讨研发计划外 , 还完成中国境内临床试验 , 设计并与中国研究单位完成了包括BNT162b2在内的多个mRNA获选疫苗的动物攻毒试验、并及时与合作方分享 , 为mRNA核酸疫苗的全球攻坚贡献中国技术经验和智慧 。
11月18日 , 复星医药全球合作伙伴BioNTech宣布mRNA新冠候选疫苗BNT162b2在海外三期临床试验中的最终数据分析中有效率达到95% , 处于同梯队领先位置 , 海外研发即将冲刺上市 。
同时 , 在中国政府及国家药监等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 复星医药在中国快速推进疫苗临床研究 , 加速高有效性的mRNA核酸疫苗的国内上市步伐 , 并为该疫苗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推广与使用 , 提供关键性临床数据 。
从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 , 到率先公布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从开放全部疫苗研发技术路线 , 到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从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研发合作 , 到多个企业大力推动跨国合作……中国不仅处于领先地位 , 更始终致力于推动新冠疫苗研发的国际合作 。
面临疫情“大考” , 包括复星在内的多家中国民营企业有效运用全球性资源优势互补 , 在疫苗研发、生产及推动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 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担当 , 树立了疫苗研发全球合作典范 , 也为人类最终战胜新冠病毒带来了曙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