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中山大学发布新冠病毒纳米颗粒疫苗研发成果

中山大学26日晚间通报 , 国际顶级免疫学期刊《Immunity》北京时间11月25日刊发了中山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张辉教授课题组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新型纳米颗粒疫苗的成果 。 课题组发现通过纳米颗粒偶联可以显著增强蛋白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响应 , 目前 , 这款纳米颗粒疫苗正在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临床批件 。
文章称 , 这款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位居全球第一 , 在恒河猴动物体内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位居世界第三 。 尽管各个实验室在检测手段和实验灵敏度上均有所不同 , 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该纳米颗粒疫苗的高效价 。
张辉介绍 , 与以往技术路线非常成熟的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腺病毒疫苗不同的是 , 该纳米颗粒疫苗是多抗原重组蛋白疫苗 , 可以实现在单个纳米疫苗表面同时展示24个相同或不同的新冠病毒抗原 。
张辉团队对经过纳米颗粒疫苗免疫过的人源化鼠模型上进行了野生型SARS-CoV-2的呼吸道感染 , 发现未经免疫的小鼠肺部损伤严重 , 病毒复制迅速 , 并且部分小鼠在感染三天后相继死亡 。 而经过纳米颗粒疫苗免疫过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 , 肺部无损伤 , 在包括肺的11个脏器组织中均检测不到残留病毒 。 可见 , 纳米颗粒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可以显著地抵御机体免遭新冠病毒感染 。
【病毒|中山大学发布新冠病毒纳米颗粒疫苗研发成果】在安全性方面 ,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疫苗没有引起小鼠其他脏器器官损伤等副作用 , 团队同时检测了小鼠诱导产生的抗体是否可能引起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DE) , 结果发现 , 纳米颗粒疫苗诱导的抗体均无ADE作用 。

    推荐阅读